古代的凳子叫什麼中國古代椅子都有哪些分類?

2021-03-05 09:18:14 字數 5895 閱讀 3800

1樓:百度使用者

古代的凳子稱為杌子、馬紮。《金瓶梅》中就多次提到「坐在杌子上」或「拿了一把杌子」,至今山東等地的農村還稱凳子為「杌子」,這應當是有歷史淵源的。另外以下材料也足以說明:

馬紮也稱馬閘、交杌或交椅,其模樣同我們今天見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將小凳子稱為「杌子」或「小杌子」。而我們的馬紮源自北方遊牧民族的「胡床」,東漢始傳入,見於文獻記載,但沒有形象資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由棕繩聯接,後世稱為馬紮。

圖為最早見到的馬紮形象。 胡床,漢代自胡人傳入,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軍椅。所謂床,《釋名》雲:

「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廣雅》雲:「棲,謂之床。

」裝,載也,棲也,皆為人坐臥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曰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內容迥殊,以之劃分時代,蓋為此也。

(參考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 原來,我國漢以前的傢俱都屬低面傢俱,無坐具,人們席地而坐,只有案几而無桌子。到了漢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胡床」傳入,這裡的「床」是坐具的含意,與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

「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胡床就是倍受他的鐘愛而經常被提及的用具之一。因而交椅應是我國古代民族相互友好往來與不斷融合的標誌。

而交椅經過發展,在宋元時已出現了帶靠背的交椅,分為直背與圈背兩大類,由於交椅可摺疊,搬運方便,故在古代常為野外郊遊、圍獵、行軍作戰所用。後逐漸演變成廳堂傢俱,而且是上場面的坐具,古書所說的那些英雄好漢論資排輩坐第幾把第幾把交椅,即出源於此。

2樓:匿名使用者

在坐具當中,馬紮是最早出現的,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個靠背就衍變成了椅子。凳子在民間的稱謂叫杌凳。最初用來踩踏上馬、上轎時使用,所以也稱馬凳、轎凳。

民間俗稱的名字中,還有「武凳」,因為習武之人坐如鐘,不需要倚靠什麼,因此得名。

3樓:百度使用者

■凳子篇 說椅子就不能不提凳子,因為沒有凳子就衍生不出後來的椅子。 凳,最早並不是我們今天坐的凳子,它是專指蹬具,相當於腳踏。它作為坐具,是漢代以後的事。

這種坐具發展到兩晉、南北朝乃至唐代使用得更為普遍。在坐具中,凳子的 等級稍次於椅子,明清時期的凳子形式很多,有大方凳、長方凳、長條凳、圓凳、五方凳、梅花凳等。 ●圓凳 圓凳,也叫圓杌,是一種杌和墩相結合的凳子,多帶「束腰」,用料較珍貴,如紅木、楠木。

圓凳的凳面變化較多,有圓形、海棠形、梅花形等。 ●方凳 凳子對漢族人來說是「舶來品」。東漢末年,西北民族進入中原,一種名叫「方凳」的高型坐具隨之流入。

這種凳子尺寸不等,最大的約兩尺見方,最小的也有一尺。雖然外貌總體看來不過就是「長方形」凳子,但樣式變化卻讓人感到「靜中有動」,比如明代方凳,有的是一色木製,有的則在凳面鑲嵌大理石,還有的採用絲繩、藤條編織軟芯,這是考慮到炎炎夏日坐起來清爽宜人。方凳可以與方几、方桌搭配使用,在古代眾多傢俱中十分重要。

●繡墩 繡墩與凳的最大區別是:沒有四條「腿」,而採用攢鼓的做法,形成兩端小中間大的腰鼓形。墩,在漢代時已經出現,以前多用竹藤製作而成,後來才在墩面上裝飾繡套,而成為「繡墩」。

●春凳 能叫「春」(凳)的,自然與情愛有關。古時候,江南地區的人喜歡把這種兩人凳叫做春凳,通常,有人家嫁女兒時,這種凳子會被貼上喜花,上面放置錦緞被褥,作為嫁妝抬到夫家。

古人上轎子上馬車時踩的那個小凳子叫什麼?

4樓:fly_傻的冒泡

馬紮。馬紮屬於中國傳統手工工藝製品。是一種小型的坐具。

腿交叉作為支架,上面繃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 「馬紮」俗名稱板凳、杌扎,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而著稱。

馬紮指一種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上面繃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

5樓:匿名使用者

墊腳、馬紮 奴才跪下來,踩著人的背上去

6樓:宜川果業管理局

凳子在民間的稱謂叫杌凳。最初用來踩踏上馬、上轎時使用,所以也稱馬凳、轎凳。用來踩踏上馬、上轎時使用的稱馬凳、轎凳。用來上馬車使用的叫車凳。

求古代那種放在榻上的像椅子扶手一樣的叫什麼?

7樓:阿休and阿呆

應該是統稱作「憑具」之類的小物事,也有可能正是所謂的「隱几」。

《孟子·公子子醜下》:「隱几而臥」。

明《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載:「以怪樹天生屈曲。若環帶之半者,為之。有橫生三丫作足為奇,否則裝足作幾,置之榻上,倚手頓顙可臥。

《書》雲『隱几而臥』者,此也。」

《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 成玄英 疏:「隱,憑也。 子綦 憑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世事無端自糾紛, 放翁 隱几對爐薰。」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漏鼓三交,且自隱几而臥。」

8樓:澍楠子

叫【憑几】,古代先有的席,進而有了榻,然後人們發現坐著不得勁,就有了憑几,是在還沒發明椅子的時候用來倚靠的,之後就有了椅子,現在可能沒地兒買了吧。

9樓:此生休

不用買噠……以前席地而坐沒有依靠的地方 所以有了這個來借力 今天你見到的靠背椅就是這玩意兒長了四條腿之後的樣子== 日本古代劇裡也多有這個

10樓:billy比利翁

那個啊,其實那個叫搖籃

中國古代椅子都有哪些分類?

11樓:手牽手的幸福

交椅:起源於古代的馬紮,也可以說是帶靠背的馬札。

圈椅: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座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適,頗受人們喜愛。

官帽椅:官帽椅是由於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

玫瑰椅:這種扶手椅的後背與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後背低,靠窗臺陳設使用時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別致。

靠背椅:椅子沒有扶手的都稱靠背椅。

椅子是一種日常生活傢俱,一種有靠背、還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沒有椅子。據文籍記載,椅子的名稱始見於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床。

按材質分類:實木椅、玻璃椅、鐵藝椅、塑料椅、布藝椅、皮藝椅、發泡椅等。

按使用分類:辦公椅、餐椅、吧椅、休閒椅、躺椅、專用椅等。

12樓:駒欣彤褒螺

1、靠背椅

所謂靠背就是隻有靠背沒有扶手的椅子。靠背由一根「搭腦」.兩惻兩根立材和居中的靠背板構成。一般是指一切靠背無扶手的椅子的統稱,可分為兩種。

2、燈掛椅

搭腦兩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掛在灶壁上用以承託油燈燈盞的竹製燈掛而得名。燈掛椅是明代最為普及的椅子樣式。基本特點是:

圓腿居多,搭腦向兩側挑出,整體簡潔,只做區域性裝飾。。明代燈掛椅的造型整體感覺是挺拔向上,簡潔清秀,這是明代家居造型的特點,可以說是明代傢俱的代表作。

2、扶手椅

指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常見的有玫瑰椅和官帽椅,官帽又分為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之分。

3、玫瑰椅

江浙又稱「文椅」,靠背和扶手都較矮,二者高度相差不大,而且與椅盤垂直的一種椅子明代扶手椅中常見的形式,其特點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較細,故予人一種輕便靈巧的感覺。

4、官帽椅

特點是在許多處做曲線處理,椅子「搭腦」正中削出斜坡向兩邊呈八字微下垂後又增起,兩端出頭,形似官帽。

5、屏背椅

指把後背做成屏風式的靠背椅。常見的有「獨屏背」和「三屏式」等,是明式傢俱的一種式樣,至清代體形較大的又有稱「太師椅」的。

6、太師椅

太師椅是古傢俱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椅具,到了清代,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

7、圈椅

椅面上安置獨板組成的靠背和扶手。類似小型的圍屏,故稱圍椅。這種坐椅別具一格,傳世實物不多見。是明式椅子的一種變體式樣。

由交椅發展而來。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不像官帽椅似的有梯級式高低之分,所以坐在上面不僅肘部有所依託,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撐。多用圓材,方才少見。

扶手一般都出頭,不出頭而與鵝脖相接的也少見。造型圓婉優美,體態豐滿勁健,是我們民族獨具特色的椅子樣式之一。

8、交椅

明式交椅,上承宋式,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明代交椅以造型優美流暢而著稱,它的椅圈曲線弧度柔和自如,俗稱「月牙扶手」,製作工藝考究,通常由三至五節榫接而成,其扶手兩端飾以外撇雲紋如意頭,端莊凝重。

9、六方椅

椅子的變體做法,往往將座位的前緣加寬後做成六角形座面,故相應的設有六足,扶手前端也不出挑。北方稱六方椅,南方稱「六角椅」。

10、禪椅

此椅造型特點一為六方,二為矮腿,雖為罕見,但在明式經典存世器物中,均可尋其淵源。從其造型看,應為事佛之善男信女趺坐修行養性之用具。

為事佛而特別制器,定為財力與情趣兼具之士所為,故禪用之傢俱多被人高視之。

11、寶座

寶座不是一般家庭的用具,只有宮廷,府邸和寺院中才有,而佛座畢竟和寶座有所不同。多四面裝板,三面透雕。

12、轎椅

轎椅式樣和圈椅相似。惟座面離地很矮,是為了加上底盤,穿上轎杆,抬起來行走用的,也有擺在內室的,但一般靠背後仰角度較大,座心軟,可以單獨放在床前或其他角落使用。

13樓:鈕亦玉銀茂

椅子的名稱始見於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畫就有兩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圖象;257窟壁畫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長凳的婦女;龍門蓮花洞石雕中有坐圓凳婦女。這此圖象生動地再現了南北朝時期椅、凳在仕宦貴族家庭中的使用情況。

儘管當時的坐具已具備了椅子、凳子的形狀,但因其時沒有椅、凳的稱謂,人們還習慣稱之為「胡床」,在寺廟內,常用於坐禪,故又稱禪床。唐代以後,椅子的使用逐漸增多,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才從床的品類中分離出來。因此,論及椅、凳的起源,必須從漢魏時的胡床談起。

宋。高承《事物紀原》引《風俗通》稱:「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後漢書。五行志一》:「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

」這兩段記載可證,我國古代椅子的出現當在漢靈帝時期(168-189年)。

胡床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使用較廣,有錢、有勢人家不僅居室必備,就是出行時還要由侍從扛著胡床跟隨左右以備臨時休息之用。胡床在當時傢俱品類中是等級較高的品種,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貴客才有資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還多有褒詞及生動描述。

如南朝梁庾肩吾《詠胡床詩》曰:

傳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體自平。

臨堂對遠客,命旅誓出征。

何如淄館下,淹流奉盛明。

胡床因其形態特點又有「交床」和「繩床」之稱。隋朝稱「交床」,是因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鹹令改之。宋。陶

《清異錄》雲:「胡床施轉關以交足,穿繃帶以容坐,轉縮須臾,重不數斤。相傳明皇行幸頻多,從臣扈駕,欲息無以寄身,遂創意如此,當時稱『逍遙坐』」。

胡床開始並無靠背,形如今天所見的馬紮兒。唐代始有靠背。這種逍遙坐很可能就是帶靠背的胡床。

胡床最早出現於漢代,比唐明皇早幾百年,要說為唐明皇創意顯然不妥。所以這裡所說的創意,應指增加了靠背。胡床在唐宋時期盛行,宋代尤甚,不過宋時稱胡床者漸少,而稱其為交椅的逐漸增多了。

帶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還可以從唐代《濟瀆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碑陰》的記載中得到印證,文中記有:「繩床十,內四椅子」。

從這段記載可知在唐代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稱。這裡所說的「繩床十,內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繩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顯然是為了與另外六件無靠背繩床相區別。可見,椅子的名稱雖已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見傢俱,但它還未完全從床概念中分離出來。

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稱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絕》中寫道:

馬上誰家白麵郎,臨街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這裡所說的床,雖反映不出是否為帶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決不會是睡眠用的臥具。

「椅」,也作「倚」。起源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為一種樹木的名稱,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傢俱。

中國古代有天枰嗎?都叫什麼名字,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天帝叫什麼名字?

天平分為古代天bai平和現代du天平,古代的天平是一種衡zhi器,產生較 dao早,到春秋晚期,天版平和砝碼的製造技術權已經相當精密。以竹片做橫樑,絲線為提紐,兩端葛懸一銅盤。後因天平秤重物比較麻煩,改為 銓 稱量小物時才用天平 現代天平一種衡器。由支點 軸 在樑的中心支著天平梁而形成兩個臂每個臂上...

中國古代有銀行那,中國古代最早的銀行叫什麼

我國銀行業的產生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當時出現了一些兼營銀錢的機構,如邸回店 質答庫等 隨後,宋代有錢館 錢鋪,明代有錢莊 錢肆,清代有票號 匯票莊等。這些機構雖還稱不上是真正的銀行,但已具備了銀行的某些特徵。1845年在上海由英國人創辦的東方銀行,是由出現於我國的第一家銀行 1897年成立...

中國古代神話中十二祖巫各叫什麼,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元素神

上古巫族 有十二祖巫,外界也稱十二魔神,天生肉身強橫無匹,吞噬天地,操縱風水雷電,天山移海 改天換地。蓐收 全身金色鱗片 左耳穿一條金蛇 腳踏兩條金龍,人面虎身,肩胛處生羽翼,西方金之祖巫 句芒 全身青木顏色 鳥麵人身 腳踏兩條青龍,東方木之祖巫 共工 蟒頭人身 腳踏兩條黑龍 手纏青色大蟒 全身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