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契合之處有哪些

2021-03-05 09:17:06 字數 5943 閱讀 3709

1樓:恏乄亖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關係,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視野、不同側面加以概括。擇其要者,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加以體現:

1.拯救意識。

馬克思有其自覺的擔當意識和拯救情結,他說過:「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馬克思最喜歡的格言之一,就是「為人類工作」。

青年馬克思就立志成為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角色,也就是犧牲自己、拯救人類。馬克思主義以人類的歷史解放作為自己的終極旨趣加以確認並孜孜以求。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同樣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感。

儒家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內聖外王」功夫,無疑體現著儒家的「家國天下」意識和拯救的責任感。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沉情懷,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遠志向,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巨集大抱負……,無不是這種憂患意識和使命感的鮮明體現。應該承認,這種訴求乃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得到認同的深層文化心理原因。

2.強調實踐。

馬克思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學叫做「實踐的唯物主義」,也就是那種「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他特別突出地強調實踐的本質地位和前提意義。因為在馬克思看來,以往哲學的致命缺陷就在於脫離了實踐,所以要麼陷入唯心主義,要麼陷入舊唯物主義,它們都只能侷限於「解釋世界」。而馬克思認為,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所以,他把「共產主義者」和「實踐的唯物主義者」看成是同義詞。中國傳統文化也特別強調「踐履」的功夫。孔子教誨人要「訥於言而敏於行」,認為此乃君子之德。

在他看來,「巧言令色,鮮矣仁」。中國傳統文化的「內聖外王」之道,要求「內聖」只有落實到「外王」才有意義和價值。

老子也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佛教推崇的是「聖默然」。

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真正信賴的是人的「行動」,而不是人的「言辭」,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在《實踐論》中就特別強調「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他把實踐作為人們認識的出發點、認識的動力、認識的檢驗標準和認識的最終歸宿。可以說,對於實踐的推崇這一共同立場,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在根本旨趣上的契合。

3.人民本位。

馬克思主義有一個由人本學立場到人民群眾主體性地位之確認的深化。它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

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一個由「人本」到「民本」的過渡。

所謂「天道遠,人道邇」(《左傳》),意味著神學觀念的衰落和人本觀念的興起。儒家有所謂「民貴君輕」、「民本君末」的思想。《尚書》曰: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賈誼也有言:「民無不為本」;「夫民者,萬世之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新書》)。

***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他充分地看到並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性地位,指出:「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

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他提出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的這種人民本位思想,既體現著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人民主體論立場,也凝結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本論觀念。

4.道法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作為其主幹的儒道兩家,都有其顯著的自然主義傾向。梁啟超先生說:「中國古代思想,敬天畏天,其第一著也。

……故人之於天也,敬而畏之,一切思想,皆以此為基焉。」《易傳》有「天垂象,聖人則之」的說法。

雖然《易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看似要求君子剛健進取,實則是模擬「天」的「剛健」之象的結果。因此,其中依然隱藏著人道順應天道的基本文化原型。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說法,莊子有「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說法。

馬克思主義不僅以承認並尊重歷史的客觀邏輯為其基本立場,而且以追求人與自然的矛盾的最後解決為終極目標。同時,它還認為自然界不過是人的「無機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絡,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絡」。這種對人與自然及其關係所作的巨集闊理解,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基本觀念也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5.辯證思維。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哲學,將其思辨的辯證法改造成為實踐的辯證法,它的根基就在於人的存在本身的辯證性質。在馬克思那裡,分工、私有制所造成的階級關係及其極化,以及階級關係的實際地超越,成為辯證法的歷史表徵形式。

據有關考證,「一分為二」最早出現在隋代楊上善所作的《黃帝內經》注中,它融合了《老子》的「一生二」和《易傳》的「分而為二」的說法。後來到了宋明時期,「一分為二」的內涵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化,獲得了對立統一關係的完整含義。張載提出「一物兩體」的思想,進而主張「仇必和而解」。

朱熹認為「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於無窮」。王夫之則在總結前人有關思想的基礎上,對「一」與「二」的關係作了較全面的闡釋,把「一分為二」同「合二而一」聯絡起來考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一分為二」和「合二而一」遂成為「對立統一規律」這一辯證法核心的中國式完整表述。

6.知行合一。

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理論聯絡實際。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就在於它不再像歷史上的哲學那樣是書齋裡的思想,不再是哲學家大腦中的思辨遊戲,而是變成了作為歷史創造者的人民群眾所掌握的強大思想**。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知行合一」,講求「實事求是」,講究「經世致用」。

鄙視凌空蹈虛、反對坐而論道,重視起而施行、主張文德武功,乃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性格和取向。對於中國文化來說,即使是談玄論道,也一定要落實到現實人生和現世社會。儒家是這樣,道家其實也是這樣。

佛家看似高蹈空玄之境,實則也是拒絕「頑空」和「斷滅空」的。佛教中國化之後,被中國本土文化同化為出世與入世相濟的信仰形式,追求的也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統一。

這樣的文化偏好,養成的「國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務在工商耕稼,志盡於有生,語絕於無驗」(章太炎語)。注重經世致用,此正所謂「廣大高明而不離乎日用」(陳白沙語)。這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聯絡實際原則也不謀而合。

7.真善融合。

馬克思主義承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其內在的客觀邏輯,因為「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它是「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但是,歷史過程本身又是由懷有各自目的的個人通過自己的自覺活動創造出來的。因此,「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歷史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也就是真與善的統一。其實,中國古代的歷史觀也是集「求真」與「求善」於一身的。中國的歷史觀有不同型別,有的強調「五德終始」,有的強調「天命」主宰,有的強調「民意」制約,有的強調「聖人」拯救等等。

它們雖然不曾達到唯物史觀的高度,但在其承認歷史的邏輯必然性上,卻與唯物史觀具有明顯的一致性。

在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中,歷史的演進並不是無序和紊亂的,而是有其「定數」。另外,中國古代歷史觀認為,歷史的演化總是表徵為一個由惡到善的過渡和發展的過程,所謂「天命靡常,唯德是輔」(《尚書》);「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左傳》)。這也決定了中國人看待歷史的視角。

中國人審視歷史總是有一種道德的眼光。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觀,固有其「真善統一」的核心理念。它同追求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唯物史觀之間,也存在著某種文化意義上的同構關係。

8.大同理想。

人類自從有了自我意識,便有了對理想的追求。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和追求。《禮記·禮運》提出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模式,就是這種遠景的集中體現。

對於理想社會,老子也有所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刻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幾乎所有對未來社會的描述,都無不體現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關係,充滿著富足、安祥、和諧、康泰的人間福樂。

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作為「自由王國」,作為「自由人的聯合體」,作為「真實的共同體」,乃是實現了個體的人的自由和整個人類自由互為條件,且勞動不再僅僅是作為謀生手段的理想社會,是人擺脫了異己化命運,不再受制於外在的他律支配,從而獲得徹底解放和真正自由的社會。「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這樣的社會理想,必將超出狹隘的地域侷限,成為整個人類最終所必將期待的目標。它之所以能夠為中國人所接受和認同,除了時代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原因之外,還必然有一個文化上的原因,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社會理念,為其提供了深層鋪墊。

拓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marxi**)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執行原理設計。

參考資料:深入闡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人民網

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相結合--人民網

2樓:彩霞滿天光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兩者之間不能簡單的以新舊而論,更不能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已經過時,對其打下封建的標籤。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世界上兩種偉大的文化成果,它們之間有著很多的同質基因。

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背景下,探索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異同,尋求兩者之間的契合與互動,成為當前思想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西方以宗教為主導的神性文化不同,它建立的是具有社會普世性的生活準則與處世原則,因此具有開放性與容納性,與之相同,馬克思主義建立在各個國家優秀思想整合與變革的基礎之上,同樣具有開放性與容納性,這為兩種文化的契合提供了基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質基因決定了它們之間的契合,主要表現為:

1、二者看待其它文化的態度相一致。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基石,結合了老莊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同時又接受了來自外域的佛教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是包容性的、開放性的文化體系。與之相同,馬克思主義整合了黑格爾、費爾巴哈等多位哲學先賢的思想成果,並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吸收與容納世界先進的思想和理論成果,實現自身的充實和發展。

2、二者的致思趨向具有一致性。

兩種文化都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並隨著時代的演變,按照實踐驗證一切的態度不斷變革、更新自身。即兩種文化都認同並遵循「任何真理都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變革,並從實踐中獲知真理。」比如,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經歷不斷的曲折與持續變革,從法國大革命的失敗到**十月革命的成功,從前蘇聯的解體到新中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馬克思主義也不斷的清除自身陳腐和僵化的部分,逐漸顯露出其內在的精華。

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對「實踐」至上性和優先性的強調,與追求「知行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3、二者對經濟與道德的關係看法上具有一致性。

在經濟與道德的關係問題上,中國古代先賢即有近於唯物論的觀點。《管子》一書的《牧民》《王輔》等篇,在**道德生活與經濟生活的關係時,就闡發了道德決定於物質生活條件的觀點,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有名論點。

漢代王充在《論衡•問孔》中,引用上面的論點批駁孔子「去食存信」的說法,並在《論衡治期》中解釋、發揮了《管子•牧民》中的觀點。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實踐者***贊同古代唯物主義者的倫理觀點,他談到「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用之者疾,為之者舒,是要垮臺的」,呼籲全黨重視開源節流,倡導艱苦樸素。

4、二者的歷史觀具有一致性。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都非常看重歷史的演進以及人類文明成果在歷史車輪中的不斷前進。兩種文化都秉承著人類歷史與文化結晶不是由某一兩個人創造的,而是由整個人類在不斷的摸索與積澱中形成的。

因此,可以發現中華傳統文化沒有虛構一個像「耶穌」與「默罕默德」一樣的先知與神靈,而是按照普世價值指導著人們的社會生活。馬克思主義也秉持無神論觀點,其思想反覆強調歷史是由整個人類去推動的,而不是由某幾個人主導的,同樣人類文化也是由各個民族、各個群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點一滴積聚而成。

談談元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同與異

馬克思主義是以辨證為我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完美結合為哲學基礎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 是人類社會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 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全球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中國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 中華民族的崛起,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結果。中國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

狹義的馬克思主義與廣義的馬克思主義有什麼不同,反映了什麼問題

狹義的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 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廣義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 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髮展著的馬克思主義。這說明馬克思主義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不斷髮展 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產生,也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區別

從字面上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運用,是一個實踐到認識的反覆過程。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實踐與運用後形成的新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是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踐過程結合中國國情並使之符合中國國情進而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重點詞是 中國化。簡言之是 馬克思主義符合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