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有哪九子分別叫什麼有什麼習性龍生九子分別是哪九個?都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習性?

2021-03-04 00:37:25 字數 5625 閱讀 1893

1樓:地下水汙

一,贔屓 bìxì

長子贔屓,長得很像烏龜,喜歡背重物。傳說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大禹治水時,曾幫大禹橫渡黃河,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立下汗馬功勞。

二,螭吻 chī wěn

次子螭吻,也叫鴟吻、鴟尾,形狀像四角蛇剪去了尾巴,常為宮殿屋角上的裝飾物。據說此物能吞萬物,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魚虯」是鴟吻的前身,故屬火性,有鎮邪避火功能。

三,蒲牢

三子蒲牢,形體較小的龍子,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一看到鯨魚就會大喊大叫、落荒而逃。於是,人們就將它的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的形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後來人們又演義它的功能為「負責報時」。

四,狴犴 bì àn

四子狴犴,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它的形象刻鑄在監獄牢房門上,「狴犴」一詞後人用為「牢獄」的代稱。

據說狴犴掌管刑獄,又多飾於死囚牢的門楣上,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秉公而斷,故威風凜凜,又常飾於官衙的大堂兩側,或行政長官街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讓其虎視察看,以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五,饕餮 tāo tiè

五子饕餮,惡獸名,形似狼,好飲食,古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像作為裝飾。傳說饕餮特別貪食,喜歡品嚐各式各樣的美食,因此常站在鼎蓋上沾沾油水,人們稱它為「美食主義者」;因為是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

六,蚣蝮 gōng fù

六子蚣蝮,平生最喜歡水,擅長游泳,所以大都被裝飾在橋頭柱、橋洞之上,或飾於石橋頂端以及建築滴水上,被稱為「好水者」。

七,睚眥 yá zì

七子睚眥,相貌似豺,好噬殺。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傳說中睚眥性情**,愛爭鬥廝殺,且能吞兵器,還負責看護天下兵器,因而刀、劍之類**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裝飾在兵將的兵器上,也大量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的**上。

八,狻猊 suān ní

八子狻猊,貌像獅子。又稱金猊、靈猊。狻猊喜歡蹲坐,佛座上的獅子是其遺像。

佛祖釋迦牟尼稱其為「無畏的獅子」,意為敢食虎豹且氣宇軒昂,所以又常蹲坐於廟中佛的坐席上,或成為文殊菩薩的座騎。

九,九子椒圖,形像螺蚌,「性好閒,立於門首。」螺蚌遇到外敵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他用在門上,除取「緊閉」之意、以求平安外,還因其面目猙獰以負責看守門戶、鎮守邪妖。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椒圖「性好僻靜」、忠於職守,故常被飾為大門上的鐵環獸或擋門的石鼓,讓其照顧一家一戶的安寧,被民間稱作「性情溫順」的龍子。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九子」版本中,最被世人認可的有兩個:一個是明武宗時期內閣首輔李東陽在《懷麓堂集》中所記載的「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另一個則是明代大文豪楊慎在《升庵集》中記載的「贔屓、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眥、狻猊、椒圖」 。

細數下來,這兩個版本有同有異,加在一起一共出現來十二個龍子。

1、贔屓

力拔山兮託功德

贔屓(音碧戲)又名龜駝、霸下、填下,樣子像龜,但與龜不同的是,它的腦袋被塑造成沒角的龍頭模樣,而且四肢遍生鱗片。 傳說贔屓生來力大無窮,好馱重物,曾經馱著三山五嶽到處遊走,而如今人們所見的贔屓,只背馱著石碑。傳說,龍子們曾助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可當他們要回天庭附名師,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不想放他們走,便對贔屓說:

「你若能駝動太祖皇帝的功德碑,我便讓你還去。」贔屓不知是計,便答應了下來了,哪知駝上後再也無力動彈——因為功德是無量的,贔屓從此被壓在功德碑之下。 自此之後,人們再修石碑時,都以贔屓為基座,以示功德無量。

如今,中國很多碑林、寺院中,都有儲存完好的贔屓駝碑。

2.螭吻

宮殿的避禍神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傳說中,他長得龍首魚身,形態最早出現在漢武帝修建的「柏樑殿」之上,當時,有大臣說:「大海中有一種魚,尾部好像鴟,他能噴浪降雨,不如將其形象塑於殿上,以保佑大殿免生火災。

武帝應允。 等到大殿建成之日,群臣爭相詢問殿脊之上為何物,武帝不知如何回答,便以他長得像鴟的尾巴給起名「鴟尾」,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諧音的螭吻。如今,我們所見的螭吻已被工匠們簡化,尾巴如貓頭鷹的特徵往往看不出來了。

他常處於殿堂正脊的兩端,左右各一,為吞屋脊狀。

3.蒲牢

吼聲驚四座

蒲牢是所有龍子中長得最像龍的,但身形卻比他爹小許多。傳說他生性好鳴叫,漢朝的《東都賦》中記載:蒲牢生活在海邊,汪洋大海本是龍族地盤,可蒲牢卻十分害怕海中的鯨,每每遇到鯨時,他便嚇得大聲吼叫,妄以藉此趕走鯨。

後人根據蒲牢「性好鳴」的特點,將其鑄於鍾鈕。同時,為了使鍾能發出更洪亮的聲音,便借「蒲牢見鯨,叫聲響入雲霄」之意,特意將撞鐘的木杵作成鯨狀。只是古人或許沒怎麼見過鯨,木杵上畫的都是大魚。

如今,在全國各地,幾乎每一口古鐘上,都有蒲牢的身影。

4.椒圖

閉門求安全

椒圖原本的長相雖有水族的特點,但與他爹還是差距巨大的——形似螺蚌。螺蚌遇到外物入侵,總會下意識地將殼緊閉,椒圖也是如此,它生性好閉,反感一切東西進入他的巢穴。因此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刻與大門門環的底座之上,並銜一圓環,大概是取其緊閉之意,以來門戶安全吧。

5.趴蝮 鎮水神獸 趴蝮又名蚣蝮、帆蚣,身段似龍非龍、似蝦非蝦,平生喜波愛水,伴水而居,以水中妖孽為食,是龍最喜愛的子嗣。 相傳很久以前,趴蝮因觸犯天條,被囚禁在一隻巨型龜殼中,鎮守大運河一千年。

這一千年中,大運河都平安無事,等到它刑滿釋放之日,人們為紀念他護河之功,便在運河邊為它雕刻了石像,寓意運河永享太平。如今,只有在杭州的大運河起點和元朝運河的終點——北京什剎海的後門橋,人們才能一睹這鎮水神獸的真容。

6.狻猊

香爐獅子座

狻猊又名金猊、靈猊,形似獅子,雖然相貌凶悍,卻喜靜不喜動。相傳, 狻猊最喜歡的姿勢就是坐著,而且是坐在煙火旁,故而他的形象通常出現在香爐上,隨著爐內的焚香吞雲吐霧。 狻猊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第一部詞典《爾雅》中,是指一種出自西域的猛獸, 在今天看來多半就是獅子。

他的形象是漢代隨佛教傳入中國的,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如今,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還留有古人供奉狻猊的廟宇,因其在「李東陽版」九子中排行第五,所以這座廟又稱作「五爺廟」。

7.囚牛

願做琴頭聽音律

囚牛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從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傳說,龍頭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常蹲在琴頭上欣賞藝人彈撥拉弦,因此古人便把它的形象刻在琴頭上,直到今天,很多名貴的胡琴琴頭,仍雕刻著囚牛的形象,俗稱「龍頭胡琴」。 這位富有**天賦的龍子,不僅出現在漢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絃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刻有囚牛仰頭張口的形象。

8.睚眥

戰神,恩怨必報

傳說睚眥長得豺首龍身,性格剛烈,好鬥嗜殺,是龍子中的戰神。睚眥發怒時瞪起的**眼神,也被古人用來描述「怒目而視」,《史記》中司馬遷對「范雎報仇」一段的評價,便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於是,便誕生了「睚眥必報」這個成語。 睚眥好殺戮,所以古人常把它刻鏤在刀劍刃身與手柄接合的吞口處,希望能為**增添幾分懾人的威力,只不過它已被改造成類似龍頭的造型。

除了裝飾刀劍,它還被雕刻在宮廷儀仗、守衛的長柄**上,因為帝王們都相信睚眥能克煞一切**。

9.饕餮

史上第一貪吃客 饕餮在龍子中知名度最高,因為它貪吃的名聲從商周時期就開始流傳開了。傳說饕餮身形似羊,頭上只有一張血盆大口,而眼睛則長在腋下。它貪吃到了「見

什麼吃什麼」的地步,於是「饕餮」一詞常被用來形容貪得無厭。不過,饕餮也正因為好吃,成為不少愛美食之人的稱呼,像蘇軾就曾自稱「老饕」。 饕餮貪吃,蟄伏在食器上是再合適不過的。

鼎、彝、簋等青銅食器上,幾乎都有以饕餮頭像為裝飾的雕刻。後來,饕餮頭像逐漸簡化為一種比較抽象的獸形紋飾——饕餮紋,出現在眾多古代器物上。

10.嘲風

殿外排頭兵

明清時期的大殿上,殿角都有一排形象各異的身手,根據殿堂等級的不同,這些神獸數目也不同——等級越高,數量越多,故宮太和殿是等級最高的大殿,殿角共有10只神獸,取其意「十全十美」,這其中第一位是仙人騎鶴,第二位便是嘲風。傳說嘲風有鳳的血統,能飛簷走壁,但在一般人看來,它倒是有點像狗。嘲風蹲在大殿之上,除了作為各路神獸的代表,也有威懾妖魔,消除災禍的含義。

11.負屓

愛書法,愛碑文

負屓是龍子中另一位好風雅的——專好書法。它身似龍,頭似獅,尤其愛 碑碣上雕刻的書法,時常留戀在一些著名的碑碣上,不肯離去。於是,古人將纏繞狀的負屓,雕刻在很多有重要記事的碑碣頂端,與撐起石碑的贔屓上下呼應。

12.狴犴

罪犯的剋星

狴犴又名憲章,貌似猛虎,對作奸犯科之人極有威懾力,因而古時牢獄的大門之上,都刻有狴犴的頭像,因此監獄也被民間俗稱「虎頭牢」。 狴犴不僅是牢獄神,也是黎民百姓的訟神。傳說它能明辨是非,秉公斷案,因此古時衙門的大堂兩側和「肅靜」、「迴避」牌上都有它的形象,虎視眈眈地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生九子 分別是哪九個? 都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習性?

3樓:哆啦a夢沒鈴鐺

1、贔屓 (bì xì)

長子贔屓,長得很像烏龜,喜歡背重物。傳說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大禹治水時,曾幫大禹橫渡黃河,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立下汗馬功勞。

2、螭吻 (chī wěn)

次子螭吻,也叫鴟吻、鴟尾,形狀像四角蛇剪去了尾巴,常為宮殿屋角上的裝飾物。據說此物能吞萬物,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魚虯」是鴟吻的前身,故屬火性,有鎮邪避火功能。

3、蒲牢(pú láo)

三子蒲牢,形體較小的龍子,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一看到鯨魚就會大喊大叫、落荒而逃。於是,人們就將它的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的形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4、狴犴(bì àn)

四子狴犴,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它的形象刻鑄在監獄牢房門上,「狴犴」一詞後人用為「牢獄」的代稱。

據說狴犴掌管刑獄,又多飾於死囚牢的門楣上,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秉公而斷,故威風凜凜,又常飾於官衙的大堂兩側,或行政長官街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讓其虎視察看,以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5、饕餮( tāo tiè)

惡獸名,形似狼,好飲食,古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像作為裝飾。傳說饕餮特別貪食,喜歡品嚐各式各樣的美食,因此常站在鼎蓋上沾沾油水,人們稱它為「美食主義者」;因為是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

6、蚣蝮 (gōng fù)

平生最喜歡水,擅長游泳,所以大都被裝飾在橋頭柱、橋洞之上,或飾於石橋頂端以及建築滴水上,被稱為「好水者」。

7、睚眥 (yá zì)

相貌似豺,好噬殺。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傳說中睚眥性情**,愛爭鬥廝殺,且能吞兵器,還負責看護天下兵器,因而刀、劍之類**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裝飾在兵將的兵器上,也大量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的**上。

8、狻猊 (suān ní)

貌像獅子。又稱金猊、靈猊。狻猊喜歡蹲坐,佛座上的獅子是其遺像。佛祖釋迦牟尼稱其為「無畏的獅子」,意為敢食虎豹且氣宇軒昂,所以又常蹲坐於廟中佛的坐席上,或成為文殊菩薩的座騎。

9、椒圖(jiāo tú)

形像螺蚌,「性好閒,立於門首。」螺蚌遇到外敵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他用在門上,除取「緊閉」之意、以求平安外,還因其面目猙獰以負責看守門戶、鎮守邪妖。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椒圖「性好僻靜」、忠於職守,故常被飾為大門上的鐵環獸或擋門的石鼓,讓其照顧一家一戶的安寧,被民間稱作「性情溫順」的龍子。

求龍的九子都叫什麼,龍的九子分別叫什麼

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 龍生九子 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龍生九子 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 ...

龍生九子那龍子分別叫什麼龍生九子那九個龍子分別叫什麼?

1 老大囚牛 qi ni 喜 蹲立於琴頭。2 老二睚眥 y z 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 劍柄。3 老三狴犴 b n 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訟,常見於古代牢門之上,震懾囚犯,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是辨明是非,伸張正義的神獸。4 老四狻猊 su n n 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5 老...

龍生九子,分別叫什麼,龍生九子各叫什麼

龍生九子都有哪九子?我們常用 龍生九子 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雖然 九 是虛指,但總有好事者想把傳說神獸往上套,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老大囚牛 qi ni 老二睚眥 y z 老三嘲風 ch of ng 老四蒲牢 p l o 老五狻猊 su nn 老六贔屓 b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