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裁上看《行路難》是一首什麼詩

2021-03-04 00:35:53 字數 5416 閱讀 9229

1樓:學院派魚多多

從體裁上看《行路難》是一首七言古詩。

七言古詩,是對七古和歌行的統稱。古人所謂七言,並不是說全詩每一句都是七個字,而是隻要詩中多數的句子是七言就可以了。

李白在七言古詩發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李白的七古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巨大的思想容量,在反映生活的深度與廣度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藝術上,具有句式多變和韻律結構多變兩個突出特點,從而把七古的藝術表現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原詩:《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釋義:金盃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裡的菜餚珍貴值萬錢。心中鬱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閒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2樓:虎牙玉兒

《行路難》是一首「七言古詩「

【全文】

其一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臺?

行路難,歸去來!

其三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註解】

.《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開頭。

今存最早的《行路難》是鮑照的十八首。前人認為李白的《行路難》"似全學鮑照"。第一首乃取意於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一首。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鬥十千:形容酒價昂貴。珍羞:珍貴的萊餚。羞通"饈"。直通"值"。

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閒來兩句:傳說呂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於磻溪(今陝西寶雞市東南)。乘舟夢日邊:

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李白藉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

長風破浪: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過。

【背景】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複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衝擊。

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複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覆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

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汙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巨集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鬱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從體裁上行路難是一首什麼詩

3樓:凰伯爵鴉

《行路難》——古體詩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後的感慨。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後人廣為稱頌的千古名篇。

全詩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擬行路難》是一首什麼詩?

4樓:匿名使用者

鮑照《擬行路難》18選4原文註釋及賞析

二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①

千斫復萬鏤,

上刻秦女攜手仙。②

承君清夜之歡娛,

列置幃裡明燭前。

外發龍鱗之丹彩,③

內含麝芬之紫煙。④

如今君心一朝異,

對此長嘆終百年。

【註釋】

①博山:香爐名,形狀象海中的博山。  ②秦女攜手仙:指弄玉和蕭史。相傳弄玉是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嫁給簫史,夫婦騎龍鳳飛昇而去。這裡有意以仙侶攜手和情人變心相比照。

③此句言香爐在燭前光彩炫耀,有如龍鱗。

④此句言爐內燒麝香。

【賞析】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晉人袁山鬆改變其音調,創制新詞,流行一時。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歌詠人世的種種憂患,寄寓悲憤。

本篇是第二首,設為閨怨,嘆人心易變。

詩人採用以物寫人和「睹物生情」的手法來體現自己的創作意圖。詩中描寫一位被遺棄的美女,孤獨地注視著香爐,往事就象縷縷青煙,浮現在她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把重點放在「物」——香爐上,工筆重彩,精心描畫。

這隻香爐是京師名匠製成,上面雕刻著一對恩愛的仙人攜手跨鳳圖。這隻象徵著愛情和幸福的香爐曾伴隨她度過美好時光。 接下去, 筆調陡然一變:

「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曾幾何時,丈夫變心了,她只好對著這隻被閒置的香爐低噓長嘆……。這明明是一首棄婦詩,卻從香爐著墨;明明是寫人,卻不惜筆墨去寫物。

詩人用那隻精美的香爐來象徵女主人公,香爐的始愛終棄也象徵著女主人公不幸的命運。

詩歌的情調婉轉而深沉。女主人公雖然怨情鬱結,卻只是對爐孤坐,徐徐「長嘆」,並無激憤之語,然而悽楚之情溢於紙面。

四瀉水置平地,①

各自東西南北流。②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覺,

舉杯斷絕歌路難。③

心非木石豈無感?

吞聲躑躅不敢言。④

【註釋】

①瀉:傾也。

②首二句以平地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貴賤不齊。

③這句是說《行路難》的歌唱因飲酒而中斷。

④吞聲:聲將發又止。從「吞聲」、「躑躅」、「不敢」見出所憂不是細緻的事。

【賞析】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晉人袁山鬆改變其音調,創制新詞,流行一時。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歌詠人生的種種憂患,寄寓悲憤。

本篇是《擬行路難》的十八首中的第四首。鍾嶸《詩品》說鮑照「才秀人微,取湮當代」,此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詩人拈出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象作為比興, 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

乍讀之下,似乎詩人心平氣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現實。其實,他是用反嘲的筆法來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地,豈是平的?

瀉水於地,難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勢而流向各方嗎?一個人的遭際如何,猶如瀉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貴賤、家庭社會地位的高低所決定了嗎!

「瀉水」四句言不當愁;接下去寫借酒澆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滿懷的悲愁豈是區區杯酒能驅散的?

詩人擊節高歌唱起了悽愴的《行路難》。面對著如此不合理的現實,詩人「心非木石豈無感」?理的勸慰、酒的麻醉,難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嗎?

當然不能。全詩的感情在這句達到高潮。緊接著卻是一個急轉直下:

「吞聲躑躅不敢言。」詩情的跌宕,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態表現得淋漓飛致!此詩的語言近似口語,明白曉暢。

詩歌的情感時而壓抑,時而奔放,將複雜的心理歷程表現的曲折婉轉。

六對案不能食,①

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能幾時?

安能疊燮垂羽翼?②

棄檄罷官去,③

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

暮還在親惻。

弄兒床前戲,

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

何況我輩孤且直。④

【註釋】

①本篇原列第六首,言孤直難容,只得退出仕途。這詩見出一個才高、氣盛、敏感、自尊的詩人在貴族統治社會壓抑下的無可奈何之情。

②疊燮:即「蝶 躞」,小步走路。

③檄:文書。一作「置」。 ④孤:孤寒,謂身世寒微。

【賞析】

本篇是《擬行路難》十八首中的第六首,主要表現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慨心情。詩歌的開頭兩句,詩人通過「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的外形動作來表現內心的焦慮不安。尤其是第二句中三個連貫一氣的動作非常精確而傳神地刻畫出壯士失意的內心痛苦。

接下去的「丈夫生世」二句,將壓抑的情感盡情傾瀉出來。一個「幾時」、一個「安能」,說得分外沉痛,分外激憤。以上四句寫詩人備受壓抑的精神狀態和內心反抗。

下半段則用親切的語調描繪「棄檄罷官去,還家自休息」的情景。最後詩人由古代聖賢的厄運聯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扼腕長嘆:「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激憤中又帶著幾分無可奈何的悵恨,顯得異常沉痛。

此詩不以文辭取勝,而以真情動人。詩歌的格調悲愴而不頹唐,失望而不消沉,沉鬱中有關灑脫,悠閒中透出不平,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詩人自尊而孤做的精神狀態。

十四君不見少壯從軍去,

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窅窅日夜隔,①

音塵斷絕阻河關。

朔風蕭條白雲飛,②

胡前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遠望得留顏。③

將死胡馬跡,

能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④

綿憂摧抑起長嘆。⑤

【註釋】

①窅窅:(音杳):遙遠。

②朔風:北風。

③留顏:留住容顏不使變老。

④轗軻:車行不利,引伸為人生艱難。  ⑤綿憂:綿長不絕的憂愁。摧:悲。 抑:壓抑。

【賞析】

本篇是《擬行路難》十八首中的第十四首,主要表現戍卒流離邊塞、思鄉難歸的愁苦。全詩共十二句,每兩句一轉。開頭兩句總寫戍卒身世,由此牽出遠離故土之悲。第

三、四句則分別從時間及空間著眼來寫思鄉之切。第

五、六句寫邊塞環境的惡劣,而處境之苦更烘托出思鄉之情。如此苦情怎樣排遣呢?

唯有「登山遠望得留顏」,希望借遠眺稍稍寬慰思鄉之情,使容顏不至於因憂愁過度而憔悴衰老。第

九、十句寫戍卒前途命運的悲慘,他必將死在胡馬之跡縱橫的荒野,不可能與妻子團圓。最後兩句寫戍卒的絕望心情。詩人通過戍卒少壯從軍白頭不歸的遭遇,唱出了一曲血淚交流的哀歌。

《蒹葭》是一首什麼詩

一 近代學者認為 方玉潤 此詩在 秦風 中,氣味絕不相類。以好戰樂鬥之邦,忽遇高超遠舉之作,可謂鶴立雞群,翛然自異者矣。詩經原始 王國維 詩 蒹葭 一篇最得風人深致。人間詞話 高亨 這篇似是愛情詩。詩的主人公是男是女,看不出來。敘寫他 或她 在大河邊追尋戀人,但未得會面。詩經今注 東周時的秦地大致相...

你最喜歡的一首詩是什麼你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哪一首,你為什麼喜歡?

1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2 譯文 擊鼓的聲音震響 耳旁 兵將奮勇操練。人們 留在國內築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隨...

《贈從弟》 其二 是一首詠吻詩,詩人用什麼加以詠歎對松柏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贈從弟 其二 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起首二句,即以鬆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 亭亭 標示鬆的傲岸姿態,用 瑟瑟 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又以 谷中 映襯 山上 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