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關於文明禮儀方面的故事,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2021-03-28 17:23:07 字數 5037 閱讀 3206

1樓:子虞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 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 ,精要奧妙的理論, 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 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 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2、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 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

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

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3、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裡放出來 ,想給它洗個澡 。不料, 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

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開啟,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

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

上覆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 難能可貴!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4、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 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

孔子見大門裡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

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 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

」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

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 ,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 。 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

老子,其猶龍邪! 」

5、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

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2樓:匿名使用者

列寧讓路

有一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準備自己退回去。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列寧毫無疑問是一位偉人,但他卻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貴而無禮,這更顯出了他偉大的品質。

「忍氣吞聲」的林肯

有一次,美國**林肯和兒子羅伯特驅車上街,遇到一列軍隊在街上通過。林肯隨口問一位路人:「這是什麼?

」林肯原想問是哪個州的兵團,但沒有說清楚。那人以為他不認識軍隊,便粗魯地回答:「這是聯邦軍隊,你真是個他媽的大笨蛋。

」林肯面對著一個普通路人對自己的斥責,只說了聲「謝謝」,毫無怒容。

程門立雪

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求教。楊時、遊酢二人,原是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經四十歲,而且已考上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學習。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書院拜見程頤,但正遇上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外面開始下雪,楊時、遊酢求學心切,侍立一旁,不言不動等了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二人在外站立,吃了一驚:

「啊,兩位還沒走?」這時外面的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了。

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第二代子孫,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兒子。孔融七歲時,恰逢祖父六十歲壽辰,賓客滿門。一盤酥梨,放在桌上,母親讓孔融去分。

孔融按照長幼順序分,每個人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父親感到很奇怪,問:「其他人得到的梨都是大的,你的卻是最小的,為什麼?

」孔融從容地回答道:「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的道理啊。」

總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亞總理期間,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與一位老人就養老金問題發生爭執。霍克一時衝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

」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他說:

「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3樓:蔣之榕

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

「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4樓:月牙超級甜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時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爹爹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 相互幫助、 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5樓:有夢既敢為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6樓:之朋桂興生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遊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

「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時候有一個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廟,於是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鎮。走著走著,他越來越迷路,不知道該往**走。這時,他身邊剛好有一個老伯伯走過,他一把擋在老伯伯前,大聲吼道:

「喂,老頭兒!快告訴我xx寺廟在**!還有多遠啊!

」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靜地說:「無禮(五里)。」於是那個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還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廟。

這時候,他尋思著老伯伯的話,突然明白了什麼……

8樓:朋軼植夜梅

恩,我就跟你說個我的親身經歷吧!

前些時候,我做兼職,就是發傳單,我想你在街頭也應該遇見過。不知道你是怎麼面對這些發傳單的人的~呵呵,以我發了一天覺得,很多人都是不正眼看下,然後當著別人理都不理的,更不會接!

但是我那天碰見了一個很有禮貌以及素質的人,他當時接過我的傳單,微笑著說了聲謝謝!

我發了一天,他是第一個說謝謝的,而且臉上不是不耐煩而是微笑!

我想這就是文明禮儀與素質的體現吧~!

找關於文明禮儀方面的歌曲,關於文明禮儀的歌曲

這個好象還好一點 禮儀之邦 子曰 禮尚往來 舉案齊眉至鬢白 吾老人幼皆親愛 掃徑迎客蓬門開 看我泱泱禮儀大國 君子有為德遠播 江山錯落 人間星火 吐納著千年壯闊 子曰 禮尚往來 舉案齊眉至鬢白 吾老人幼皆親愛 掃徑迎客蓬門開 看我華夏禮儀之邦 仁義滿懷愛無疆 山川疊嶂 萬千氣象 孕一脈子孫炎黃 看我...

求文明禮儀方面的活動,文明禮儀活動目的

聰明的報童。某一個地區,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後就給大家分發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

關於文明禮儀的古詩有哪些有關文明禮儀的古詩有哪些?

1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2 君子憂道不憂貧。3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4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5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6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7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8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9 歷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