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農民起義的農民都是男人嗎 有沒有女人蔘加起義的

2021-03-28 00:26:03 字數 5289 閱讀 5090

1樓:匿名使用者

第1個是呂母

呂母,為西漢、新莽時期的日照起義軍女首領,曾經率領大軍破縣城,殺**。起義軍後來歸附「赤眉軍」。是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

呂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個財產俱豐的富戶。她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西漢末年,封建地主階級殘酷剝削壓榨農民,土地高度集中,農民被迫流離失所,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王莽掌權後,「託古改制」,朝令夕改,增加捐稅和徭役,更加造成社會經濟的大混亂,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

呂母的獨生兒子呂育任縣遊徽,掌一方巡察緝捕。王莽新朝天鳳元年(公元14年),因沒按縣宰的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稅的百姓,被縣宰殺了。這事激起民眾的憤怒。

失去兒子的呂母更是悲憤萬分,決意暗中聯絡勇士,代子報仇。為此,她把數百萬家產拿出來,開酒店,買刀劍,救濟貧窮的百姓。有些青年來買酒,手頭沒錢,呂母便經常賒給他們,如果有困難,呂母就借衣服、糧食給他們。

貧苦農民於心不忍,便成幫結隊到呂母面前,問她有什麼事情需要大家幫助。呂母說: 「既然你們閒不住,就把奎山腳下的那條小河溝開挖一下吧!

記住,要把挖的土堆積到一塊兒!」人們聽了呂母的話,拿杴扛钁,抬筐運土,把河道挖深加寬了。他們把河挖的泥堆到一塊,築成了一個大土臺,叫崮子,這就是後來呂母起義的點將臺。

旁邊的小河也叫做崮河了。

沒有幾年,呂母的家產用盡了。這些受惠的貧窮農民,中秋佳節相聚議論,湊起錢財衣物要償還呂母。呂母不收,哭訴道:

「多次救助你們,並非為了求利發財。只為縣宰不公道,枉殺我兒性命。我想報仇雪恨!

諸位壯士,你們能助我一臂之力嗎?」本來就被王莽的殘暴統治激怒的農民,更加火上澆油,異口同聲地答應,堅決跟官府拼個死活,為她的兒子報仇雪恨。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呂母很快拉起一支數百人的起義隊伍。

起義軍在崮河兩岸,大海之上,神出鬼沒地打擊官兵,抗捐抗稅。有時則避人海島,四處招兵,擴大實力。當時,連年發生水、旱、蝗災,再加上捐稅沉重,大量農民破產。

一些流亡的農民紛紛前來參加起義軍。不久,既有數千之眾。

經過三年準備,天鳳四年(公元17年),呂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臺祭天,自稱「將軍」,點兵遣將,親率勇士三千,浩浩蕩蕩地殺奔海曲城。經過一場激戰,起義軍一舉攻破海曲城,活捉了縣宰。縣裡的一些官吏跪在地上向呂母連連叩頭,為縣宰請求饒命。

呂母義正詞嚴地斥責道:「我兒不該處死,卻被縣宰冤殺。殺人者當死,罪有應得!

你們何必替他求情呢?」起義軍立即將縣宰當眾問斬,並拿他的首級到呂育墳前祭奠。為此,呂母聲名大振。

訊息傳到琅琊郡後,郡太守發兵海曲縣,鎮壓起義軍。在大兵壓境之際,呂母沉著指揮起義軍。部分乘船順崮河南撤,部分沿著崮河兩岸步行撤離。

然後,他們一起到海島上聚居。當時,王莽「託古改制」失敗,正加重剝削,窮兵黷武。附近的貧苦農民不堪其苦,紛紛前來投奔呂母。

一年之內,起義軍發展到上萬人。他們在海島上開荒種地,下海捕魚,省吃儉用,艱苦度日。這支隊伍,陸上海上,飄忽不定,只要時機有利,就上岸攻打官兵,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官僚的統治。

呂母起義的英勇鬥爭,引起了王莽的極大不安。王莽看派兵鎮壓不成,便派出「使者」,勸說起義軍投降,企圖瓦解這支農民起義軍隊伍,但沒有見效。

呂母起義,點燃了反抗王莽反動統治的火炬。天鳳五年(公元18年),呂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縣境內率眾起義。

呂母的部卒重返陸地,其主要部分參加了樊崇領導的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

現在,日照境內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呂母起義的點將臺猶存,後來稱作呂母崮,成為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領袖的紀念地。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女的做頭領的也有。

陳碩貞起義

唐朝爆發了一次農/民/起/義,為首的是位巾幗女傑,名喚陳碩貞,好大規模的起/義

3樓:飛翔的斑馬

我國曆代部落女首領、攝政女王、女皇帝、農民起義女首領一攬

(一)上古、商、周:

華胥氏(伏羲之母);

女媧氏(伏羲之妹);

簡狄(商契之母);

姜嫄(周棄之母);

女修(秦大業之母);

婦好(商高宗之後、女諸侯,前1220至前2023年左右);

西王母(周穆王西巡時期之女酋長,前970至前950年在位)。

(二)春秋、戰國:

武姜(鄭武公之後,前744至前736年攝政);

驪姬(晉獻公之妃,前651年攝政);

小主夫人(秦出子之母,前387至前385年攝政);

羋八子(秦惠文王之妃,前307至前265年攝政);

韓僖後(韓僖王之後,前273至前264年攝政);

趙威後(趙惠文王之後,前266至前264年攝政);

太史氏(齊襄王之後,前265至前249年攝政);

趙姬(秦莊襄王之後,前247至前238年攝政);

沙壺(哀牢部落之女酋長,前210年左右)。

(三)西漢、新:

呂雉(漢高帝之後,前195至188年攝政;188至180年在位);

竇猗房(漢文帝之後,前141至前135年攝政);

樛氏(南越明帝之後,前114至前112年攝政);

顓渠閼氏(匈奴狐鹿姑單于之後,前85至前83年攝政);

王政君(漢元帝之後,前33至前1年攝政);

傅氏(漢元帝之妃,前7至前2年攝政);

呂母(新朝末年第一個農民起義女首領,17至22年起義);

遲昭平(新朝末年農民起義女首領,21至23年起義)。

(四)東漢、三國:

徵側、徵貳(東漢初年交趾起義女首領,40至43年起義);

竇氏(漢章帝之後,88至92年攝政);

鄧綏(漢和帝之後,105至121年攝政);

閻姬(漢安帝之後,125年攝政);

樑妠(漢順帝之後,144至150年攝政);

竇妙(漢桓帝之後,167至168年攝政);

何蓮(漢靈帝之後,189年攝政);

劉氏(袁紹側室,202至204年攝政);

蔡氏(劉表側室,208年攝政)。

(五)晉、十六國:

賈南風(晉惠帝之後,291至300年攝政);

惟氏(代王拓跋猗迤夫人,321至324年攝政);

庾文君(晉明帝之後,325至328年攝政);

褚蒜子(晉康帝之後,344至357年、361至365年、373至376年攝政);

馬氏(涼文王之妃,355至363年攝政);

可足渾氏(燕景昭帝之後,360至370年攝政)。

(六)南北朝、隋:

馮氏(魏文成帝之後,466至490年攝政);

候呂陵氏(柔然伏圖可汗之後,508至520年攝政);

胡仙真(魏宣武帝之妃,515至528年攝政);

蘇毗末羯(蘇毗國女王,570至590年在位);

冼英(馮寶夫人、嶺南聖母,558至602年攝政);

獨孤伽羅(隋文帝之後,581至602年攝政);

達甲瓦(蘇毗國女王,590至605年在位);

棄邦孫(蘇毗國女王,605至620年在位)。

(七)唐、五代十國:

湯滂氏(東女國國王,620至658年在位);

陳碩真(唐朝初年農民起義女首領、文佳皇帝,653年10月至11月起義);

斂臂(東女國國王,658至690年在位);

武曌(唐高宗之後,660至690年攝政;則天皇帝,690至705年在位);

俄琰兒(東女國國王,690至710年在位);

沒祿·傑赤瑪倫(吐蕃贊普芒鬆芒贊之後,676至716年攝政);

韋香兒(唐中宗之後,705至710年攝政);

骨咄祿·婆匐(後突厥毗伽可汗之後,734至745年攝政);

趙曳夫(東女國國王,740至750年在位);

哲蚌·瑪傑東卡(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之後,797至798年攝政);

納朗·巴雅盼傑(吐蕃贊普朗達瑪之後,842至860年攝政)。

(八)遼、北宋、西夏:

蕭月理朵(遼太祖之後,926至927年攝政);

蕭氏(遼東丹王之後,930至940年主持東丹國);

蕭燕燕(遼景宗之後,971至2023年攝政);

劉娥(宋真宗之後,1022至2023年攝政);

蕭耨斤(遼聖宗之妃,1031至2023年攝政);

沒藏黑雲(夏景宗之後,1048至2023年攝政);

桃花石汗太后(東喀拉汗國博格拉汗之妃,1058至2023年攝政);

梁氏(夏毅宗之後,1068至2023年攝政);

高滔滔(宋英宗之後,1085至2023年攝政);

梁氏(夏惠宗之後,1086至2023年攝政);

蕭普賢女(遼宣宗之妃,2023年7月至12月在位)。

(九)西遼、金、南宋、蒙古:

蕭塔不煙(遼德宗之後,1143至2023年在位);

任氏(夏崇宗之後,1139至2023年攝政);

耶律普速完(遼仁宗之妹,1163至2023年在位);

李鳳娘(宋光宗之後,1189至2023年攝政);

李師兒(金章宗之妃,1208至2023年攝政);

楊妙真(金朝末年農民起義女首領,1211至2023年起義);

乃馬真·脫列哥那(元太宗之後,1241至2023年在位);

斡亦拉特·海迷失(元定宗之後,1248至2023年在位);

斡亦拉特·斡爾幹娜(察合臺汗國合剌旭烈兀汗之後,1251至2023年在位);

謝道清(宋理宗之後,1274至2023年攝政)。

(十)元、明、清:

弘吉拉·卜答施莉(元文宗之後,1332至2023年攝政);

唐賽兒(明朝初年農民起義女首領,2023年2月至4月起義);

斡亦拉特·弩溫達施麗(哈密忠順王卜答失裡之後,1460至2023年在位);

土默特·滿都海徹辰(蒙古滿都魯汗之後,1479至2023年攝政);

斡亦拉特·鍾金(蒙古俺答汗之後,1582至2023年攝政);

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清太宗之後,1650至2023年攝政);

王聰兒(清朝中期農民起義女首領,1796至2023年起義);

葉赫那拉·蘭兒(清文宗之妃,1861至2023年攝政)。

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共同點有哪些?

4樓:杜卡迪等等

1、爆發起義的根本原因是統治階級腐敗,剝削徭役繁重。

2、爆發起義的直接原因是自然災害或戰亂,導致農民生存受威脅。

3、爆發快,聲勢大,一般迅速地席捲爆發地。

4、提出均田、免糧、減輕徭役賦稅等保護農民階級的綱領,攻佔城池後嚴厲懲治當地的**汙吏惡霸。

5、一般以宗教或前朝著名人物為旗幟,達到**效應。

6、前期以游擊戰進行鬥爭,攻佔多數城池後才建立正式政權,但與朝廷作戰時仍常使用游擊戰。

7、大多數起義因農民軍自身侷限性和朝廷的嚴酷鎮壓,僅僅是曇花一現,或是被剿滅,或是被招安。

8、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

清朝農民起義

在清朝,各族人民的起義從乾隆中葉開始已經陸續不斷地發生,如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 有山東王倫的起義,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及四十八年 1783年 先後有甘肅蘇四十三和田五領導的回族 撒拉族人民的起義,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有臺灣林爽文的起義,但這些起義都很快地被鎮壓了。在這以後,到乾隆六十...

古代農民起義怎麼有那麼強的戰鬥力

1 因為戰鬥力渣來的都化作枯源骨了。人們只看到成功的 bai,沒 du看到多少起義軍 被消zhi滅。2 明末起義軍就有十三dao家七十二營,這些就是 十股起義軍了。這些絕大多數被消滅了。3 起義其實就是有個優勝劣汰的淘汰過程,上百股起義軍,最後跟官兵廝殺,最後勝出來的自然是最優秀的,例如李自成 張獻...

秦末農民起義有什麼意義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徵發淮河流域的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 今北京密雲 傭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吳廣被指定為屯長。當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 安徽宿縣西南 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阻隔在這裡,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按照秦法規定,誤了期限就要全部被處死。押送他們的兩個軍尉非常凶暴,陳勝和吳廣就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