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古代有哪些計時工具

2021-03-26 12:21:32 字數 5649 閱讀 4539

1樓:不曾明瞭

圭表,日晷,日規。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

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圭表等太陽鍾在陰天或夜間就失去效用。為此人們又發明了漏壺和沙漏、油燈鍾和蠟燭鍾等計時儀器。

刻漏,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

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2樓:黃素馨雲南

除了日晷,之外還有銅壺滴漏,沙漏,蠟燭鍾油燈鍾。銅壺滴漏是比較精確的,並且不受陽光的限制。比銅壺滴漏更精確有名的還有水運渾天儀,水運儀象臺,大明燈漏等三件。

工作原理是和銅壺滴漏一樣的。

3樓:騎來騎去駕駕駕

日晷(時刻),香(臨時用),天干地支紀年法。

4樓:澄壯酆星華

沙漏,日冕,滴水計時,太陽

5樓:辜愫虞偉曄

還有「香」.

「看天」.

6樓:宿春雨邸宛

主要有以下幾類:

應用機械原理設計的計時器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利用流體力學計時,有刻漏和後來出現的沙漏;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臺等。此外,還有應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據日影方向測定時間)計時的日晷,它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之一。

日晷簡介:

日晷,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

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7樓:籍浩崇貞

古代計時工具包括日晷、圭表、漏刻、渾儀、天體儀、水運儀象臺等

古代有哪些計時工具

8樓:牙牙的弟弟

圭表、刻漏、沙漏、水運儀象臺、大明殿燈漏等。

1、圭表

圭表是古代漢族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

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2、刻漏

刻漏引又稱漏刻﹑漏壺,是中國古代的漏水計時器。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

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

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

3、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水運儀象臺

水運儀象臺是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製造的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

標誌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高峰,被譽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鐘。

水運儀象臺的構思廣泛吸收了以前各家儀器的優點,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學家張思訓所改進的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

在機械結構方面,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和天平秤桿等機械原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裝置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整體,成為一部自動化的天文臺。

5、大明殿燈漏

大明殿燈漏是中國鐘錶史上最為著名的計時儀器之一,由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制。

著名科技史專家英國李約瑟博士在研究了歐洲鐘錶與中國宋代水運儀象臺後,曾在他的《中國天文鐘》一文中斷言「中國天文鐘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歐洲最早出現機械鐘是1320~2023年間。

它的工作原理屬漏水計時,而造型似宮燈,放置於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之為大明殿燈漏。古文獻《元史 天文志》對它有專條記敘,試作今譯如下:

燈漏高一丈七尺(合今尺五米四),它的框架用金製作。上部有彎曲的樑,樑的中間是一顆雲珠,雲珠二側有象徵日月的球體,日在左,月在右,雲珠之下再懸有一顆珠子。這曲樑的兩端各裝有龍頭,龍的嘴能張合,龍的眼珠能轉動,用這樣的動作顯示燈漏內的水流是快了還是慢了。

曲樑的下面有一中樑,在中樑上,一左一右有兩條戲珠的龍,它們隨著珠子的下降或上升而俯仰,用這樣的姿態顯示燈漏內的水位是否適應執行的需要。

9樓:喵喵喵

1、日晷

以太陽的移動投射在晷上的陰影,對應晷面上的刻度,根據投射到的相應位置來確定當時的時辰。然而日晷的侷限性相當大。遇到陰雨天及沒有太陽的時候,就可以下課了。

所以我們便有另一種計時工具來彌補日晷的不足。

2、漏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狀浮標,隨滴水而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3、圭表

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在《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因此可見圭表有著悠久的歷史。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圭有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在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另一部分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測定表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4、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5、水運渾天儀

水運渾天儀是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運轉,能模仿天體執行的儀器,並可以測定時間。這個渾天儀改進了漢代科學家張衡的設計,注水激輪,令其自轉,晝夜一週,除了表現星宿的運動以外,還能表現日升月落,當然比張衡的水運渾象儀更加精巧、複雜了。

所以,當水運渾天儀造成之後,置於武成殿前,文武百僚**後,無不為其製作精妙,測定朔望、報告時辰準確而歎服,共稱其妙。

6、水運儀象臺

為北宋元祐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制。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臺水運儀象臺高三丈五尺餘, 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臺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臺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洩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

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

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11樓:楊首固

如果沒有鐘錶,我有燃香(一炷香)、滴漏(水鍾、流量計時)、沙漏、(中國現存最古的漏壺是西漢時代的。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鍾。)植物開花(花鐘)、日晷(立竿見影)、心跳脈動、日月的位置(東昇西落),公雞打鳴(一鳴四更天2、3時,二鳴五更天明(拂曉))。

這些都不精確,古人都用它們做過計時工具。

12樓:中年單身男子

日晷,漏壺是小型的,比較大的有赤道式日晷,渾儀,水運儀象臺等

13樓:渾棠環孤菱

圖一,日規,又稱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計時工具。

圖二,沙漏,它的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圖三,水運渾天儀,依靠水力而使其運轉,能模仿天體執行的儀器,並可以測定時間

圖四,水運儀象臺,它有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它是機械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圖五,大明燈漏,是一種可以自動報時的計時器。

圖六,時鐘,在上個世紀普及到了家家戶戶。

圖七,掛錶,小時候家家都有著種表,不過現在好多人家都換上了電子錶。

14樓:留以邵含巧

古代計時工具包括日晷、圭表、漏刻、渾儀、天體儀、水運儀象臺等

15樓:告瑜太叔丹翠

日晷,還有漏壺也叫漏刻,還有圭

16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嗎,

古人的計時工具有哪些 20

17樓:賽爾皮卡

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

1、圭表: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

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2、刻漏: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

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3、沙漏: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4、水運渾天儀:《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樑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

渾象每天轉一週,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人類最早的計時器是公元前22023年,史前人類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中國古代計時器的創始時間不晚於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前222)。應用機械原理設計的計時器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利用流體力學計時,有刻漏和後來出現的沙漏;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臺等。此外,還有應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據日影方向測定時間)計時的日晷,它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之一。

參考資料

古代的灌溉工具有哪些古代灌溉工具有哪些

龍骨水車,又名翻車,一直到解放初期全國各地都在廣泛使用。根據動力的不同,龍骨水車分為 人力水車,是應用很廣的農業灌溉機械。畜力水車,水轉水車。桔槔,長杆一端系重物,另一端系水桶,利用槓桿原理的人力提水的工具。轆轤,利用輪軸原理,實際上是一種起重機械,用於提取井水,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有使用。筒車亦稱 ...

古代有哪些計時方法

在人類剛脫離動物界的時候,大約還很難有什麼時間意識。他們只能遵從太陽的安排,在白天進行採集和狩獵。日出而作,日沒而息 使他們開始就有了朦朧的 日 的概念。人類共同的活動,需要有更長的時間單位。要造一把石斧,一枚骨針,原始人常常要相當時日。那麼,他們是如何計算日子的呢?我們古代有一種 刻木記日 方法,...

古代陶罐用什麼工具畫的,古代繪畫的工具有哪些啊,用於哪裡,能具體點嗎

你就在課文裡化出用擬人的修辭的話,就對了因為老師看不到文章,所以你就按照老師說的來,動動手吧,嘿嘿 不憧追答 就是把東西當做人來寫的追答 人的對話,人的思想,就是擬人 但是這個題目是說幾句話 古代繪畫的工具有哪些啊,用於 能具體點嗎 中國繪畫的發展與中國畫材料 工具的關係並不像兩條無變化的平行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