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戲曲的發展歷程是什麼?詳細點介紹一下,謝謝!注意,不是現代戲劇,是現代戲曲

2021-03-26 06:55:13 字數 4973 閱讀 7704

1樓:の紅塵擺渡人

中國戲曲史

1、中國戲曲的孕育與形成

中國戲曲,起源於原始歌舞。漢代,在民間出現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戲」,尤以《東海黃公》為著。到了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歌舞與表演相結合的「歌舞戲」,具有了更為濃郁的表演成份,如《拔頭》、《代面》、《踏搖娘》等。

唐代,出現了由先秦時期的優伶表演發展來的以滑稽表演為特點的「參軍戲」;民間的歌舞戲進入宮廷,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民間又出現了「俗講」和「變文」等通俗說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很多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和「勾欄」;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的趨勢,出現了「宋雜劇」。金代,在宋雜劇基礎上,北方出現了「金院本」,南方出現了「南戲」。

元代,北方形成「北雜劇」,南方南戲進一步發展成熟,戲曲形成。

2、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戲

南戲,是中國戲曲最早的表現形式,它形成於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溫州(古稱永嘉)一帶的民間,時稱捻蘭臥泳鐢。它是在宋雜劇的基礎上,融和南方民間小曲、說唱等藝術因素形成的。以體制龐大、曲詞通俗質樸為其特點,已粗具戲曲的基本藝術特徵。

劇目多表現民間故事。

3、中國戲曲的第一個繁盛期——元雜劇

元代,是中國戲曲史的一種重要時期,它以其元曲聞名於世,而元曲中影響最著者,唯北雜劇(亦稱元雜劇)。北雜劇之文學,以質樸自然勝,後世戲曲文學無有出其右者;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雜劇作家,使北雜劇成為一代之文學。北雜劇之表演則顯示出戲曲在形成之初的樸實和濃郁的民間氣息。

4、中國戲曲的第二個繁盛期——明清傳奇

傳奇,源於宋元南戲,是它成熟化與規範化的結果。明中葉以後,傳奇代替雜劇成為戲曲舞臺上的主角。摯

現代戲曲指什麼?

2樓:陳俊均

戲劇是綜合性藝術。現代戲曲指的是藝術歷史的見證。中國古代戲曲與詩版

、詞、文、賦等文權學體裁不同的是:戲曲既作為閱讀的文字存在(「案頭之作」),包括劇本的情節、結構、關目、宮調、曲牌、文辭、聲韻等方面;又有著複雜的藝術形式(「場上之戲」),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臺佈景、**伴奏等,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因此,戲曲從萌芽到成熟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過程,中國戲曲被稱為「晚熟」的藝術。

它發端於先秦兩漢,醞釀於隋唐,形成於宋金,繁榮興盛於元,發展演變於明清。直到今天,中國戲曲發展為以國劇——京劇為代表,由眾多地方戲曲組成的戲曲大家庭,仍然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為大家帶來無窮樂趣。而崑曲,也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人類藝術殿堂的瑰寶。

請描述一下戲曲的影響力,對中國的文化、發展什麼的…… 儘量詳細點,謝謝! 20

3樓:今亦心

戲劇怎樣影響生活?

宣洩 無論是演員也罷,觀眾也罷,走出劇場都是普通人,所有的普通人都需要宣洩。如果沒有戲劇,我們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宣洩渠道將被堵死。從亞里士多德到黑格爾,人類社會的無數精神導師都會殫精竭慮地研究戲劇,推舉戲劇,首先就是因為他們知道人類的精神生活需要宣洩,而宣洩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戲劇。

如果說古代的人需要宣洩的話,那麼現代人會百倍地需要宣洩。生存空間的日趨狹小,生活節奏的日趨加快,資訊量的無限膨脹,物質世界對心靈世界的壓迫,文明程序中精神積垢日益加深,生存焦慮、生命焦慮的問題,無人能夠倖免。貝克特的《等待戈多》面世不久即震動了西方戲劇界,但是也有人說

不好懂,看不下去。而美國聖昆丁監獄的囚犯卻看得津津有味,手舞足蹈——他們迅速在劇中發現了自己,並與劇中人產生了深度溝通。實際上,這部劇作就是因為一次刑事犯罪而觸發了靈感:

當貝克特走在深夜的巴黎街道的時候,有個粗魯的人迎面一刀將他刺翻在地。當痊癒後的貝克特大惑不解地去監獄詢問罪犯為何殺他的時候,這個罪犯茫然地望著貝克特說,他自己也不知道。

毫無疑問,這個罪犯的精神積垢之深,非比尋常,如果他之前看過《等待戈多》,相信他拔刀出鞘的手會顫抖,如果他是個經常出入劇場的人,相信他會找到其他解決途徑。

觀望 戲劇,永遠是在講「故事」,所謂故事,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就算是在講殺人越貨的事情,講世界末日的事情,講任何悲歡離合的事情,也都是過去完成時態。而現在,此時此刻的演員和觀眾,是安全的。

戲劇進行的過程,是人類回望歷史的過程,咀嚼自己人生體驗的過程,戲劇的過程,就是人類自己觀望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責任、沒有義務,沒有利害、沒有風險。

那些最精粹的戲劇,最能體察人類精神的最基本需要,所以它總是在不斷提醒觀眾:你是在看戲。現在你看見的一切都與你無關,少安毋躁。

比如中國的傳統戲劇,比如民間那些裝扮離奇而演出古怪的戲劇,有些演出,比如說西北的血社火,甚至不惜以最極致的方式讓觀眾看見:面前的一切都是扮演,不必害怕。它會以極其可怕的方式提示你:

並不可怕。而觀望對於個人而言,觀望物件不在他人而在自己。當一個能於大禍臨頭之時睜開第三隻眼睛觀望自身處境,觀望自己的時候,他必然能找到最有智慧的應對之策。

角色 很少有人具有角色意識。所以我們會有「醫不自治」、「當老師的教不了自己的孩子」的共識。更少有人能意識到,他的個人生活與角色扮演、角色的分離與轉換密切相關。

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很「軸」的人,腦子不會轉彎的人,充斥著撞破南牆也不知道回頭的人。

人的一生要擔負很多角色,無一例外。很多人生悲劇與不能及時地、流暢地完成角色轉換有關,是由於角色錯位造成的。而角色錯位的問題大部分人難以倖免,包括一些非常優秀的個體——或者可以進一步說,優秀的個體更難以倖免。

比如維多利亞女王敲門的故事。有一天晚上,皇宮舉行盛大宴會,女王忙於接見貴族王公,無意中冷落了丈夫阿爾貝託。阿爾貝託負氣回到臥室。

不久,女王回來敲門,房門卻不開,裡面的人很冷靜地問:「誰?」女王回答:

「我是女王。」門沒有開,房間裡沒動靜了。女王悻悻地離開了一會兒,再回來敲門。

房內又問:「誰?」女王這會兒和氣地說:

「維多利亞。」可是,門依然緊閉。女王這會兒真生氣了,可轉眼有些覺悟了,她重新敲門,裡面仍然冷靜地問:

「誰?」女王有些委屈但是溫柔地說:「你的妻子。

」這一次,門開了。

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共同的核心問題是:角色意識。戲劇,就是在潛移默化中訓練一個人的角色扮演、角色分離和角色轉換意識和能力。

當一個人具有充分的角色意識和強健的轉換能力的時候,在丈夫面前她自然是溫柔的妻子,而不再是威儀天下的女皇,在兒子面前他自然是慈祥的父親,而不再是嚴厲的法官。

交流 戲劇與人生的本質聯絡,是一種精神聯絡。它的核心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動情。有的戲劇是以動情為主、中國古代戲劇普遍是讓人動情為主,比如《牡丹亭》、《西廂記》、《趙氏孤兒》。

中國的戲曲也講理,但是這個理常常侷限在倫理,或者道、或者理、或者道理、或者道德,比如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到此為之,感覺一切都水落石出,沒有什麼思考的餘地了。中國哲學中對天地人,對生命本源的追述,在戲曲裡很少體現。

西方戲劇普遍是讓人動心為主。比如《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它會把人放在一個精神困境中加以考察。

20世紀,世界文學的一個基本主題是交流的問題。交流障礙的最極端體會是:他人即地獄。

互相都覺得對方是地獄,其實就是互相根本不瞭解,互相隔膜。孤獨感、寂寞感瀰漫開來的時候,整個世界自然就成了一個荒原。而解除交流障礙,正是戲劇的精神要義之一。

舞臺上,演員與角色之間要交流,演員與演員要交流,舞臺上下,觀演之間要交流。戲劇,在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是人類探索交流的有效途徑,交流的多種多樣的方式。戲劇進行的過程,也是觀眾與演員雙方共同提高交流能力的過程。

參與 對觀眾而言,如果沒有參與,我們將得不到完整的、完美的戲劇。戲劇是動態藝術,是活體的互動藝術。只有演而沒有觀,不成其為戲劇。

而這「觀」,不但是指看,還指精神參與,就是說,要動情、動心。20世紀以來,在動情、動心之外,戲劇家一直在探索觀眾的身體參與的各種可能性。也即是說,觀眾也參與「演」。

觀眾和演員之間也產生角色互換的問題。演員反過來「看」觀眾的反應,觀眾與觀眾之間也可能互相「看」。

指導 戲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活的教科書,但它不是教你怎樣洗臉刷牙,而是教你怎樣處理生活中的危機。戲劇基本上不處理正常的事情。它要處理的是生活中的異常事情。

它是變形的生活或者藝術抽象之後的生活。有人說,**是漸變的藝術而戲劇是突變的藝術。生活的常態,一般人不假思索就可應對,但是生活的**,卻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戲劇是對人生種種可能發生的遭遇的預演。

實際上,戲劇本身的潛力也在不斷被開發,比如以戲劇的方式進行精神**的「戲劇**」正在風靡世界,以戲劇化的教學方式來教授枯燥的學科知識,在中國的大學校園裡已經初見端倪,比如廣西民族學院文學院進行的「讀、研、寫、演」戲劇教學體系;比如拓展訓練中的人際交往訓練、演講訓練、論辯訓練、即興發揮訓練、扮演訓練等等,戲劇與日常生活將越來越趨於融合。

人的戲劇生存

現實生活中充滿了戲劇性元素、因此當我們在舞臺上看到劇情的時候會有親切感,產生共鳴。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戲劇性元素,戲劇藝術就無從生根。我們對自己生活中的戲劇性元素不敏感,那麼在看戲的時候可能就會無動於衷。

所謂戲劇,從精神層面上講,就是人與人的交流與對話。戲劇,就是讓我們活得更從容、更自在、更超然、更積極。

更從容,因為我們會遊戲,我們知道生活中需要遊戲,也就是說再嚴重的事情也可以被抽象出來,被講述,再現,傳說,也有可能被形式化、程式化、格式化。

更自在,因為與戲劇在一起的日子裡,我們的心境更寧靜、安定,我們不再躁動、焦慮、糾結,我們可能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更和諧,我們知道個體生命存在於結構之中,系統之中,團體之中,人的自身是一個整體,世界是一個整體,人與世界也是一個整體,我們知道人生在世,有問必有答,有問則有答,有呼必有應,有刺激就有反應,反應會激發新的刺激,迴圈往復,生生不息,我們知道個人是生存在關係之中,人與人互相依存,他人與自我,相互生髮,對自我的最深刻認識是以對他人和社會的深刻認識為前提,對自我的深刻認識又是認識他人與社會的前提。

更積極,我們知道我們生存的地球一直在轉動之中,我們的世界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這就是戲劇的精髓——行動(action)。

戲劇與每個人密切相關,戲劇與人的全部生活有關,所不同的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處在戲劇狀態而不知道。開啟對戲劇的覺悟是身心健康的高階境界。在發達國家,國民素質的重要指標是戲劇素養。

西方的戲劇教育在專業教育之外,基礎教育中的戲劇教育也很正規,宗教活動中的戲劇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他們的戲劇扮演與戲劇觀賞活動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這個指標來衡量,我們還需要走很漫長的一段路。

戲劇欣賞與生活體驗融為一體。

戲曲的發源是什麼,中國戲曲的起源是什麼?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壎,他在 詞人吳用章傳 中提出 永嘉戲曲 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 戲文 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 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 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 樂旋律和唱唸上的...

中國思想的發展歷程各個學派有什麼特點

中國思想發展史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國古代經歷了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近代時期,在西方的資產階級思想影響下,產生了幾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0世紀初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始影響我國。20世紀以來,資產階級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論成果,並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展。1 春秋戰國時...

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的階段是什麼,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1.新民主主義階段 2.過渡時期 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 3.改革開放 新民主主義革命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1.新民主主義階.2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3.改革開放。中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分為三個階段 1 古代史,從三皇五帝到第一次鴉片戰爭 2 近代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