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端午要吃鴨蛋,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鴨蛋?

2021-03-24 20:13:48 字數 5311 閱讀 2822

1樓:浦上青楓一寂

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因為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溼,病蟲細菌活躍,容易引發眾多疾病。古時,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瘟瘡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

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過去,端午節吃的蛋一般為鹹鴨蛋,之所以吃鹹鴨蛋,也有一番說法。

據有關資料介紹,鹹鴨蛋鹹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洩痢等病症。直至現代,人們為豐富口味,才開始煮起了鮮蛋和茶葉蛋。

每逢端午節這天,一般家庭的主婦起得特別早,用**山、金銀花藤、花麥腎、艾草等10多味揮發性中草藥混合而成的「草頭湯」,來煮鮮蛋和鹹鴨蛋,供家人當早餐食用。

2樓:安安

各地習俗不一樣吧。老傳統說,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不過我們這不吃。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鴨蛋?

4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還是雨水節、農人節。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

農人根據端午節內雨水節氣的應驗度推測下半年的雨量,而適時調整下半年的農事。農諺在「初一開江雨,初五劃船雨,十

三、十四磨刀雨,十

七、十八洗街雨,二十龍晒衣(要下雨)」,農諺「頭八(五月初八)無雨二八(五月十八)休,三八(五月二十八)無雨種綠豆」意思是說初八如無雨,十八多半也無雨,如果二十八繼續無雨,則預示著下半年為旱年,只適宜種綠豆之類的耐旱作物。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除吃粽子外,還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分雞蛋、鴨蛋、鵝蛋等。

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

這種食法據說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5樓:小夥

中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三大節日」。 端午節為何叫「端午」?原來,「端」是「初」的意思,「初五」就是「端午」,按照中國曆法,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了。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曾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的認為端午節源自古代的夏至習俗,有的認為是古代長江一帶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不過在民間最普遍的說法則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後,他懷著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以後,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祭奠他。

後來,竹筒裝米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米,以線繩捆紮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

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制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外,中國各地還有一些吃食,比如吃鹹鴨蛋、喝雄黃酒,這都是取自民間避邪的說法。

除了吃,端午節還有很獨特的裝飾民俗。這一天,每家門前都要懸掛艾草和草蒲,這是兩種藥草,一方面是為了避邪,另一方面是因為初夏時節,多雨潮溼,毒蟲滋生,人容易得病,這兩樣藥草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另外,在端午節,人們還會給小孩纏繞五色絲線,寓意「長命百歲」,縫製香包,形狀就像老虎、葫蘆,裡面裝上香料,用絲線掛在小孩胸前,還要給小孩子穿虎頭形狀的鞋,圍上繡有老虎的肚兜,這都是為了保佑小孩平安吉祥的意思。

在中國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龍舟比賽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據說這一習俗也與屈原有關,傳說是老百姓發現屈原跳江後,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的風俗了。

每年端午,江邊湖邊的龍舟競賽,就成了一場規模巨集大的節日盛會,有的地方有五六十艘龍舟參賽,每艘船首都安裝有木雕龍頭,色彩鮮豔,形態各異。名船上鑼鼓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河岸止彩旗飄揚,萬眾歡騰。扣人心絃的龍舟競賽將端午節推向了高潮。

參考資料: http://gb.

6樓:百度使用者

在我國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為吃「節蛋」。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

清明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其實就是在蛋殼上染上各種顏色,類似我們今天的「紅雞蛋」,不過顏色不同而已;另一種則是「雕蛋」,在蛋殼上加以雕鏤成畫。前者可吃,後者則僅供玩賞。此俗在隋唐時已盛行全國。

我覺得一些地方端午節吃鹹鴨蛋,也有求圓滿之意。

端午為什麼要吃鹹鴨蛋?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8樓:匿名使用者

眾所周知,端午節吃粽子是全國各地普遍的習俗。所

謂「十里不同俗」,有的地方人們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還要吃鹹鴨蛋。這是為什麼呢?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鹹鴨蛋鹹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洩利等病症,是夏日食補與佐餐佳品。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端午節吃鹹鴨蛋,可以祛毒,利於保持身體健康。

9樓:管閃

端午也就是五月的開始,五月不是一個吉祥月,所以五用了午來代替。其實端午節早在屈原所在的那個時代(楚國)就開始了,那是只是為了辟邪,以求整個夏季安全平安!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鴨蛋?

10樓:歐陽語夢須籟

端午節還是雨水節、農人節。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

農人根據端午節內雨水節氣的應驗度推測下半年的雨量,而適時調整下半年的農事。農諺在「初一開江雨,初五劃船雨,十

三、十四磨刀雨,十

七、十八洗街雨,二十龍晒衣(要下雨)」,農諺「頭八(五月初八)無雨二八(五月十八)休,三八(五月二十八)無雨種綠豆」意思是說初八如無雨,十八多半也無雨,如果二十八繼續無雨,則預示著下半年為旱年,只適宜種綠豆之類的耐旱作物。

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除吃粽子外,還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分雞蛋、鴨蛋、鵝蛋等。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11樓:塗冰海種蘭

中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三大節日」。

端午節為何叫「端午」?原來,「端」是「初」的意思,「初五」就是「端午」,按照中國曆法,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了。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曾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的認為端午節源自古代的夏至習俗,有的認為是古代長江一帶人們對龍圖騰的崇拜,不過在民間最普遍的說法則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後,他懷著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以後,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祭奠他。

後來,竹筒裝米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米,以線繩捆紮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制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

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外,中國各地還有一些吃食,比如吃鹹鴨蛋、喝雄黃酒,這都是取自民間避邪的說法。

除了吃,端午節還有很獨特的裝飾民俗。這一天,每家門前都要懸掛艾草和草蒲,這是兩種藥草,一方面是為了避邪,另一方面是因為初夏時節,多雨潮溼,毒蟲滋生,人容易得病,這兩樣藥草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另外,在端午節,人們還會給小孩纏繞五色絲線,寓意「長命百歲」,縫製香包,形狀就像老虎、葫蘆,裡面裝上香料,用絲線掛在小孩胸前,還要給小孩子穿虎頭形狀的鞋,圍上繡有老虎的肚兜,這都是為了保佑小孩平安吉祥的意思。

在中國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龍舟比賽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據說這一習俗也與屈原有關,傳說是老百姓發現屈原跳江後,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的風俗了。

每年端午,江邊湖邊的龍舟競賽,就成了一場規模巨集大的節日盛會,有的地方有五六十艘龍舟參賽,每艘船首都安裝有木雕龍頭,色彩鮮豔,形態各異。名船上鑼鼓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河岸止彩旗飄揚,萬眾歡騰。扣人心絃的龍舟競賽將端午節推向了高潮。

參考資料:

端午節,為啥要吃鴨蛋!?

12樓:匿名使用者

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端午節還是雨水節、農人節。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

農人根據端午節內雨水節氣的應驗度推測下半年的雨量,而適時調整下半年的農事。農諺在「初一開江雨,初五劃船雨,十

三、十四磨刀雨,十

七、十八洗街雨,二十龍晒衣(要下雨)」,農諺「頭八(五月初八)無雨二八(五月十八)休,三八(五月二十八)無雨種綠豆」意思是說初八如無雨,十八多半也無雨,如果二十八繼續無雨,則預示著下半年為旱年,只適宜種綠豆之類的耐旱作物。

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除吃粽子外,還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分雞蛋、鴨蛋、鵝蛋等。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節為什麼叫端午節,端午節為什麼要叫端午節?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 端五 重五 重午 等名稱。端 古漢語有開頭 初始的意思,稱 端五 也就如稱 初五 風土記 裡說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 端五 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 歲時廣記 雲 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

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有是什麼

每年的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因為祖先掉進了河裡。過端午與它的來歷有關。為什...

端午節的來歷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寫重點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 午日節 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各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 蒿草 艾葉,薰蒼朮 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 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當年屈原眼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