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當天的禮儀習俗有哪些,結婚當天,有哪些風俗和禮節一定要注意

2021-03-22 17:31:53 字數 5956 閱讀 1077

1樓:匿名使用者

1、迎親:

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

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紅鞋:

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裡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3、敬茶:

新人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若依照舊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應站著奉茶給女方父母。不過現時已沒有這麼講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撐紅傘、撒米:

由伴娘撐紅色傘伴新娘新郎出門,並且會邊走邊撒米給雞吃,以免雞啄到新娘。

5、繞吉祥路:

迎接新娘的車必須繞著市區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聽吉祥之名的路。

6、過門:

過門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7、婚禮:

到酒店舉行儀式,有司儀會主持儀式。

8、敬客:

酒宴開始之後等到上魚的時候,新娘換上傳統的龍鳳褂給客人敬茶。

9、入洞房:

酒宴結束後新人會和一些朋友開始去新房參觀或者娛樂。

2樓:匿名使用者

新娘新郎均長期在外省工作居住,回老家辦儀式,提前兩天乘高鐵回老家,這樣就沒有接親這個程式了吧?直接當天到酒家辦婚禮可以嗎?(請酒家禮儀的安排婚禮現場就可以了吧?)

結婚當天,有哪些風俗和禮節一定要注意

3樓:陳璐燕

1、新娘走姿

在婚禮上新娘需要四處走動,擁有優雅的步態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新娘儘量減少單獨行動,由伴娘陪伴左右幫助新娘拖住裙紗,整理服飾。新娘自己拖著裙子走的時候,最優美的動作是輕輕提起裙紗的前中部,但不要提的過高,以不影響走路且不露出腳尖為宜。

不要只提起一側的婚紗,因為這樣非但不方便行走,還破壞整體的平衡感。

2、站姿

無論是迎賓還是拍紀念照,敬酒還是寒暄,都要注意抬頭、直背、收腹、挺胸,使頭部、臀部和腳後跟成一條直線,這樣站立時會顯得特別的有精神,有氣質,又可以完美地展示出婚紗的輪廓。站立時,新娘應站在距新郎15釐米的地方,右手挎著新郎的左臂,新郎輕輕彎曲左臂,讓新娘把手放進左臂裡。站定時應與新郎有意識的拼成八字型

3、手捧花

如果是單手持花束,應該以左手拿住捧花,右手稍做襯托。如果拿的是大束的捧花,用雙手捧比較得體,這時應抬頭挺胸,雙肩自然垂下,小臂自然彎曲,雙手持花置於腹部的上方,給人怡然舒適、自信穩重的感覺。切記勿將捧花捧到胸前,這樣肩膀就會提高,給人一種緊張的感覺。

更忌諱一隻手拎著花,隨意的垂放在小腹以下看起來無精打采,心事重重。

4、掀頭紗

這個優雅的場面一定要一個輕緩的動作,新娘需要新郎的配合,要求新郎有意識地放慢動作,才會達到效果。掀頭紗時,新郎心中默數1、2、3,然後慢慢把頭紗掀起來放在新娘頭後部,等待新郎把頭紗整理好後,新娘再把頭慢慢抬起,微笑面對新郎

5、戴戒指

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時,新娘的肘部彎曲90度,新郎用左手輕輕託著新娘的左

手,右手輕巧地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手上。新娘應把手指張開一點,眼睛注視著新郎的動作,切不可把眼睛飄向其他地方。新娘幫新郎戴戒指時,新郎需彎曲肘部,把手伸到自然彎曲的高度,新娘用左手託著新郎的左手,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著戒指, 戴入新郎的左手無名指。

6、親吻禮

親吻是整個婚禮儀式中最經典的一刻,正確的親吻姿勢應該是:新郎用一隻手輕輕地握住新娘的胳膊,另一隻手溫柔地攬住新娘的腰,新娘將臉稍稍的往上抬,讓旁觀者感覺兩人是很自然的姿勢靠近。應該自然大方,不要羞羞答答,扭扭捏捏。

不要像蓋章一樣去接吻,那樣顯的輕浮,不尊重愛人。

7、敬酒禮儀

婚宴上,無論是向來賓敬酒或者端著酒杯致祝酒詞時,無論是在交談中還是在行進間,酒杯應該微微向前傾,時時刻刻穩穩地端在胸前的位置。不要一隻手拿著空杯子亂晃,這樣對賓客十分的不尊重,也不要讓酒杯遮住臉,這是一種不得體的端法。

結婚當天都有什麼講究和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要看各地的風俗習慣了。。

中國傳統婚禮的禮儀習俗

5樓:百度使用者

1、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六禮: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分別為「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

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則隱含不盡之意。「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鬧洞房:舊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凶,婚後如意吉祥。

5、嫁妝: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妝除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胡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然各地的風俗和講究都不一樣。

6、上頭:男女雙方都要進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上頭」是一個非常講究的儀式。梳頭要用新梳子,助「上頭」的人必須是「全福之人」,即這人是六親皆全,兒女滿堂之人。

7、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攙扶中孃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8、換庚譜: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換家譜,作為定親的憑據。媒人提親後,如男女的時晨八字沒有相沖,雙方就會換庚譜。

9、過文定,過大禮: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禮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禮等,並正式奉上聘書。「過文定」舉行後,就會舉行「過大禮」的儀式,這是訂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儀式;因為這儀式過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約。

跟「過文定」一樣,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同聘金和各種禮品到女家;而女家亦會準備回禮禮品。禮品皆是均雙數以取其「好事成雙」之意。

10、哭嫁:據《禮記》記載「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在古時,因為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女兒出嫁後,就很難有機會可以見到家人。而事實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時可以返回孃家探望家人的,回孃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此外也有以下的說法:

說哭嫁是源自古時婦女不能擁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們會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古時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1、蓋頭:新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蓋巾」,俗稱紅蓋頭。通常是男掀女的紅蓋頭(比如說任泉和李冰冰)。

對於蓋頭這種婚俗,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說蓋頭是為了遮羞;而另一種說法是說源自於古代的掠奪婚,表示新娘子蒙上蓋頭後就永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2、迎親:古代婚配時,男方必須去迎親。「親迎」是六禮中最隆重的禮節。

沒有迎親的新郎,就沒有出嫁的新娘。古代親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車的,比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轎去迎親。 抬轎的人必須身體強壯,遇上別人家的花轎,絕對不可以與他們碰頭,必須繞著走。

迎親回來時,還要找一條路回去,以取不會走回頭路之意。如果途中經過廟,祠,墳,井、河等處,必須由男方娶親的人手張紅氈子將花轎遮著,作為「避邪」的意思。 如果在途中遇見出殯的隊伍,迎親的人會說「今天吉祥,遇上寶財!

」因為棺材的諧音為「觀財」,亦即看到財寶的意思,這樣說主要是為了圖個吉利。

13、拜堂:又稱為「拜天地」,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拜堂」並不屬於古「三書六禮」,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經過「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一員。

「拜堂」時,主持婚禮的司儀會大聲的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齊入洞房。」其實,拜天地代表著對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對孝道的體現;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賓。

14、出門: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孃家的意思。當到達吉時的時候,女須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轎;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

在出門的時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這是因為嫂字有著掃帚星的掃字的諧音,是故人們相信嫂嫂於出門時相送會帶來不吉利。現在的新娘出門時,由伴娘撐起紅傘護著新娘,取其開枝散葉的意思。大妗姐及眾姊妹一邊行,一邊向上空、傘頂及花車頂撒米,用來「喂金雞」,意思指雞啄米後便不會啄新娘。

最後上花車前,新娘子會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示謝意。

15、過門:過門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門,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傳說翁姑不可以在大廳直接看見新人進門,因為這樣會相沖。

所以當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會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然後新郎新娘會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會向翁姑奉茶跪拜。

翁姑會說一些祝福語,並送首飾及禮物給新娘。新娘收到飾物後需即時戴上,以示謝意。然後,新人會向其他長輩及親戚奉茶。

16、三朝回門:即歸寧,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孃家祭祖,然後再隨丈夫回到夫家;相傳在先秦時已有這樣的習俗。歸寧,就是回娘高向父母報平安的意思。

在古時,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離孃家後遠的話,所謂出嫁從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沒有機會再回到孃家了。所以回門可能是女子踏足孃家的最後一次機會。亦因為如此,人們十分重視歸寧這一個婚禮習俗,回門時,男家需要預備:

燒豬一隻 、西餅兩盒、酒一對、竹庶兩支、雞一對、生菜 、生果兩籃、荵、伊麵兩盒、雞仔燈籠金、豬肚及豬肉各兩斤。

17、催妝:是男家派人攜禮催請女家及早為新娘置妝的儀節。宋代,親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妝花髻、銷金蓋頭、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則答以金銀雙勝御、羅花璞頭、綠袍、靴等物。

18、送妝:是親迎前數日,女家派人將嫁妝送至男家的儀節。嫁妝往往用箱籠裝著,也有人家為炫耀陪嫁,將嫁妝用方桌一一鋪開,排成一個縱隊浩浩蕩蕩地送至男家。

嫁妝通常有箱櫃、被褥、首飾、衣服、綢緞、文房四寶及金銀器皿等,還有以田地房屋、店鋪、當鋪作為陪嫁的。浙江一帶,嫁妝中有一種叫做「子孫桶」的(大桶上有一大蓋,為新娘生育時用),桶中盛有紅蛋、喜果、謂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紹興一帶,還有送「女兒酒」作為嫁妝的,即在女兒滿月或數歲後,即釀酒數壇埋入地下,待女兒出嫁之日,取出作為嫁妝禮品送至男家。

19、鋪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鋪設新房的儀節,有時和送妝同時進行。宋代,親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鋪設帳幔、被褥及其它房內器皿,並且備禮前來暖房。

然後以親信婦人或從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許外人進入,以待新人。鋪房人必須是福壽雙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現代有些地方還流行此俗。

20、酒筵:酒筵幾乎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流傳到今天,「吃喜酒」已成為民間行婚禮的簡稱。酒筵有蘩有簡,規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義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承認。

因此,酒筵也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

21、合酒:以線相連,新郎新娘各執其一,相對飲酒的儀式。酒杯一分為二,象徵夫婦原為二體;以線連柄,則象徵兩人通過婚姻而相連;合之則一,象徵夫婦雖兩體猶一心。

新婚夫婦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調製的菜餚,同喝一杯,象徵夫妻間互敬互愛、親密無間。 由於這一儀式意義深遠,所以後來的婚禮中都少不了這一節目,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名稱有所不同、器皿也有所變化、飲酒的形式也不一樣。

22、鬧房:在近代,這是新婚夫婦在婚禮之夜在新房接受親友祝賀、嬉鬧的儀節,民間有「新婚三日無大小」,「鬧喜鬧喜,越鬧越喜」的說法。各地的「鬧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鬧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時鬧過了頭,往往給主賓雙方帶來尷尬和不快,但因為它給婚禮增加了熱烈的氣氛,所以後來的婚禮中往往少不了這一節目。

結婚禮儀有什麼

最初的婚禮形式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從相傳始於伏羲時代的定婚 以儷皮 成對的鹿皮 為禮 逐漸演進,到夏商時的 親迎於堂 再到周代所具備的完整的 六禮 已初步奠定了我國傳統婚禮的基礎。又經歷代的發展,使各種各樣的婚禮儀節更趨繁縟 熱烈。概略而言,我國傳統婚禮大約分為婚前禮 正婚禮 婚後禮三個階段。婚前...

中國古代婚禮的習俗有哪些古代結婚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 禮,即 訂婚 正婚禮,即 結婚 或 成婚 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 成妻 成婦 或 成婿 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1.三書 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

傳統婚禮習俗有哪些禁忌,中國傳統婚禮習俗有哪些禁忌

每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 中國傳統婚禮習俗有哪些禁忌 1 忌於鬼月農曆七月完婚。2 忌於農歷六月完婚,因有半月妻的意思。3 安床時,要把床置放正位,忌與桌子衣櫥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對。4 床位安好後至新婚夜前夕,準新郎切忌一個人獨睡新床,因為這樣有婚後孤獨的寓意,非常不吉利。如無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