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婚禮的習俗有哪些古代結婚的習俗有哪些?

2021-03-05 12:06:25 字數 5662 閱讀 1032

1樓:赤著腳地女孩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1. 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禮物清單,當中祥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 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 六禮:是指由求親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

分別為「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納徵」——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隱含不盡之意。

「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

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 鬧洞房:早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訊,婚後如意吉祥。

5. 嫁妝:女方家裡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和象徵。

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險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蝴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

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

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樣。

6. 上頭:男女雙方都要旱災行的婚前儀式。

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7. 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攙扶中孃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並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年輕夫婦在舉行結婚典禮的時候,已經不再滿足於已經大眾化的西式婚禮,開始流行復古風。今天,

安陽婚紗攝影哪家好

1.親迎  古禮親迎的第一個程式是由新郎迎接新娘。古時迎親在黃昏,婚禮的取義就在於此。

婚是個形聲字,其中的一部分在這裡,新郎是受父親之命去迎親的;到了女家,女方的人要出門相迎,新郎進門要獻上禮品雁,這個儀俗叫莫雁,是古婚禮中比較重要的儀程;然後,新郎要把新娘很禮貌地接到車上,迎往家中。後世的迎親之舉似乎要複雜得多。親迎的隊伍往往十分壯觀,有多至幾十人的。

新人在漢代坐的是軒車或招車,唐代用圖繪的障惋車,宋代以後後才流行起人們所熟知的花轎。在迎親的隊伍中,也包括了鼓吹的樂隊等。清代北京的婚禮,大多有模仿帝王儀仗的趨向,迎親的隊伍中有許多挑夫拿著開道、迴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燈,還舉著金瓜、斧鋮等什物,新郎戴官帽,新娘則鳳冠霞破。

因為婚姻是人生大事,雖然這些舉措逾禮,官府一般也不加干涉。

迎親的轎子要有人壓轎。舊時北京是妻親太太壓轎:她在喜房給天地爺上香以後,用小鏡子照轎,用芝蘭香薰轎,再往轎子裡撒一些桂圓、荔枝、棗兒、粟子、花生之類的喜果,然後盤腿坐在轎子裡壓轎。

有些地方壓轎不用太太,而用父母雙全的童子,取新婚夫婦和合到老、早生貴子。這種婚禮求子的習俗,還有福建等地的桂花,即同時迎來兩個披掛花紅的孩子,以此來祈求早得貴子。

迎親的隊伍來到女家,一系列儀俗就接連不斷地開始了。女家聽到娶親來的資訊以後,並不是立即就迎進門來,而是將院門緊閉,或是攔起來,這叫攔門。這時,便要有一番禮儀性的對答,比如由娶方的娶親人喊開門,開門,別誤吉時!

女方隔著街門向外喊話,要求鼓手們奏些喜慶樂曲;或者由娶親人唱攔門喜歌。攔門到了一定的時間,娶方才能進門。

安陽婚紗影樓

進門以後除了特別的寒暄之外,娶方要送上禮品,這些禮品因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但都有些吉慶的意義。女家也要設筵款待娶方。不過,這是純粹禮節性的。

舊時有一些地方,姑娘的開臉和妝扮是娶親人來了才開始的。此時,這邊送親的陪著娶親和新郎,那邊的新娘子則同時在妝扮。妝扮完畢,新娘由送親太太攙扶上轎,或由兄長背上轎。

離別之時,新娘可能哭哭啼啼,但這不犯忌諱,新娘哭哭啼啼上轎,人們反認為是大吉大利。據說,新娘哭得越響,婆家越有財。許多少數民族婚禮中則有哭嫁之舉,有大套的(哭嫁歌)。

有些地區,娶親的轎子離開以後,孃家人要潑一盆水,表示女兒如潑出去的水。

娶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因此有時候要繞著路走,稱不走回頭路。如果路上碰到廟、井、祠、墳、大石、大樹等,都要把娶親轎子遮起來,為的是避邪。如果遇到另一家娶親的,轎伕們要比試技藝,儘量使轎子抬得平穩一些,有的地區新郎雙方要換胸花。

如果遇見出殯的,娶送親人員都要說:今天吉樣,遇上寶財啦!有的少數民族鶩親的路上要吃茅宴席。

即款待跟著迎親隊伍送親的女方親屬。

2.拜堂  娶親的隊伍回到男家時,也並不是馬上進門,而是把喜轎關在門外,俗稱此為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順些。喜轎進門以後,又有許多儀俗。

雖然這些儀俗並不一定全部存在於某一地區,但也都是存在過的;同時不只漢族有,少數民族也有。這裡概述如下。

撒谷豆。即在喜轎進門以後,撒谷、豆、草節等,用意是避邪。這是一項比較古老的儀俗,宋以後比較流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烏雞、青牛之神),三煞忙於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

現代新娘下轎(車)撒花紅紙屑,或許就是由此而來。

喜轎到院子裡,要從預先擺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過,意思是燒去一切不吉利的東西,日後夫事會越過越紅火。

落轎以後,新郎要象徵性地朝喜轎射三次,稱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也是避邪驅祟的意思。

新娘從轎裡出來,又有傳席之儀。所謂席,也就是鋪在地上的紅毯。這種習俗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了。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春深嫁女家》詩寫道: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

從詩中可以知道,當時鋪的是氈褥。到宋代,人們娶媳婦,轎子進大門,也是傳席以人,弗令履地,這種儀俗的用意,即傳宗接代。清人筆記《不下帶編·卷二》記載說:

今杭俗用米袋承氈,名曰:『傳袋』,又日『袋袋相傳,以袋隱代』。近人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志》也記述了浙江的傳席風俗:

新婦進門,布袋鋪地,輾轉更換,令步其上,謂之傳袋,猶言傳代也,出轎時,用米袋直鋪至花燭前,新娘腳踏米袋,曰步步高、代代好。

下轎以後,一些地區有跨鞍的儀俗。新郎要跨過馬鞍,鞍與平安的安諧音,這個儀俗的意義就是祝福新郎新娘平平安安。

新娘入洞房之前,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儀式,那就是拜堂。拜堂在唐代即已比較流行,俗稱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拜堂的儀俗較雜,多五彩繽紛的。

華東、西北一些地區有所謂拜人,所拜的都是來客中放禮錢的,諸如姑、姨、舅、叔等。只要比新郎輩分大或同輩而年齡大的,都要放拜禮,都要受拜。拜人時,司儀按預先擬好的禮單唱名,然後由接禮的找所唱者接禮,接來後,司儀唱***禮錢x塊,磕下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禮。

客人多的時候,這種儀式要進行一兩個小時。

拜堂以後,便是大宴客。婚宴作為重要的宴飲活動,自然有極多的講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餚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一些民族還大唱宴席歌,以此來營造氣氛,抒發情感。

3.進洞房

新郎新娘人洞房後,儀俗也是一系列的。諸如:坐帳,亦稱坐福,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倒女人一頭。

撒帳。這項儀俗是指親朋在新人人洞房以後,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懷中,撒向合歡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個角落。撒帳的儀俗始於漢代。

據記載,漢武帝娶李夫人的時候,要宮人撒五邑同心花果,他們則用衣裙盛著,接到的越多,就預示著得子多。後世的撒帳和漢武帝時的撒

帳用意是相同的,只是所撒的物品有些不同了。一般常見的是棗、粟子、花生等,利用諧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

吃子孫餃子的儀俗。舊時北京的子孫餃子是由女家包好帶來的,由男家煮熟;同時男家還要做長壽麵。吃子孫餃子的時候,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問生不生?

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乾脆把餃子煮得半生不熟,讓新娘自己說生。這叫討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中國古代婚禮的習俗有哪些

3樓:萌噠噠的小狗熊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

古代結婚的習俗有哪些?

4樓:小青蛙跳著走

結婚風俗就是結婚的禮節。中國古代有"六禮"之說,現今部分地區也有這個習俗,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而親迎之後的合巹(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鬧洞房和婚後的"回門"等儀禮過程受到更加的重視。

在中式婚禮上,還經常看到龍和鳳凰的圖案,這是因為在中國,龍和鳳凰都是吉祥的象徵,代表高貴、華麗、祥瑞,以及夫妻和諧美滿的關係。這個傳統來自古代中國神話傳說,據說虞舜時天下大治,樂官夔譜成了《九招》之曲呈獻,虞舜演奏過程中金龍綵鳳同時現身。

有些地區除了看親之外,還有"察人家"的習俗。"察人家"其實也是看親,是男方由媒人帶領到女方看過姑娘後,婦方父母對婚事暫不表態,再由媒人帶領,回方男家。

中國古代結婚典禮中有哪些風俗最經典?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分述如次:

一、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

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二、問名: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三、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訊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

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四、納徵: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

後來,這項儀式還採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五、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 備禮到女家,徵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六、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

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於社交關係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妝」,到男家時的「開揖」、「鬧洞房」等,都是確立社會關係的儀禮。純屬親迎部分的儀式,一般用花轎,分雙頂或單頂,扶親婦上轎的「送親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親客」,都各有要求,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每一過程又都有幾種到十幾種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驅邪。親迎的季節,一般選在春天,州以農立,適逢農閒,豐收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禮」過後,進入過渡期,新婦回孃家的「歸寧」,一直到新婦進入育產期,第二代再行誕生禮。從此,婚禮只作為一種家慶紀念日,按週年慶賀(滿一個「花甲」舉行隆重慶賀儀式,叫辦重婚酒),年年值慶,直至終年。在國外,結婚二十五年做銀婚禮。

結婚五十年做金婚禮。這些都是婚禮的追憶儀式了 .

求中國古代婚禮習俗,中國古代婚禮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 禮,即 訂婚 正婚禮,即 結婚 或 成婚 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 成妻 成婦 或 成婿 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1.三書 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

中國古代的智力遊戲都有哪些中國古代有哪些益智遊戲

七巧板也稱 七巧圖 是中國著名的拼圖玩具。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啟發兒童智慧,所以深受歡迎。傳到國外後,風行世界,號稱 唐圖 意即 中國的圖板 七巧板經過唐元的發展,到了清代嘉慶年間有 養拙居士 在綜理拼玩實踐的基礎上寫成 七巧圖 一書刊行後,其形制乃成定式,即大三角...

中國古代禮儀動作有幾種中國古代禮儀有哪些?

9種。拜 兩膝跪地,雙手合抱放在地上,頭低下觸到手。再拜 拜兩次叫再拜,是進一步表示敬意的行禮方式。跪 兩膝著地,腰和腿伸直,兩手在胸前合抱,頭向前俯。稽首 它是跪拜禮的一種,後來行這種禮不限於君臣之間。行這種禮時,跪在地上,伸出頭在地上作較長時間停留。拱 拱手 作揖 這是三種相同的行禮方式。磕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