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有哪些別稱,宋詞的別稱是什麼?

2021-03-21 01:31:05 字數 6730 閱讀 2689

1樓:月上小樓

詞的諸多名稱,或因

其**特徵或因其獨特形式而獲得,諸如曲子詞、樂府、長短句、詩餘等等。詞的每一種「芳名」的討論,都是對詞的性質與特徵的各個側面的體認過程。

曲子詞:曲子,是詞的最早名稱,與今時所說的「詞」、「歌詞」意義相同。但在唐五代卻很少使用「詞」這一稱謂。

例如在敦煌藏經洞裡發現最早的民間詞集,其名稱是《雲謠集雜曲子》(共30首),一些單篇則稱之為曲子《浣溪沙》、曲子《搗練字》、曲子《感皇恩》等。「曲子」,即指倚譜所填之歌詞而言。王重民在《敦煌曲子詞集·敘錄》中說:

「是今所謂詞,古原稱曲子。按曲子原出樂府,郭茂倩曲子所由脫變之樂府為『雜曲歌辭』,或『近代曲辭』。……是五七言樂府原稱詞(即辭字),或稱曲,而長短句則稱曲子也。

特曲子既成為文士摛藻之一體,久而久之,遂稱自所造作為詞,目俗製為曲子,於是詞高而曲子卑矣。」唐五代之所以把這種配樂歌詞稱之為「曲子」,任半塘認為:「其含義的主導部分是**性、藝術性、民間性、歷史性,都較詞所有為強。

」(《關於唐曲子問題商榷》,《文學遺產》2023年第2期)直至宋代,人們還習慣於稱詞為「曲子」。如張舜民《畫墁錄》所載:柳永進見晏殊。

「晏公曰:『賢俊作曲子麼?』三變曰:

『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宋神宗熙寧間楊繪編了一冊被視之為「最古之詞話」的書籍,書名是《時賢本事曲子集》。南宋王灼論詞之起源時說:

「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碧雞漫志》卷一)朱熹在《朱子語類》中也說過「長短句今曲子便是」之類的話。可見「曲子」之稱,影響深遠。

稱「曲子」為「詞」,是文人詞出現以後的事。五代歐陽炯在《花間集敘》中最先提出「曲子詞」這一名稱:「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五百首,分為十卷。

」與歐陽炯同時的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中說:「晉相和凝,少年時好為曲子詞。」至宋,「詞」才逐漸取「曲子」而代之。

顧隨說:「詞之一名,至宋代而始確立。其在有唐,只曰『曲子』。

……『子』者,小義,如今言『兒』。故曰:曲子者,所以別於大麴也。

奚以別乎?曰:大小之分而已。

又,『曲』者,『譜』義,指聲,『詞』、『辭』通,指文字。是故,曲子詞者,謂依某一樂章之譜所制之辭。」(《釋曲子詞寄玉言》)在現存二百五十餘種宋詞之別集中,以「詞」名集者約有一百六十五家(包括詞作甚少近人廣為蒐集命名在內)。

其著名者如潘閬《逍遙詞》、晏殊《珠玉詞》、張先《張子野詞》、晏幾道《小山詞》、毛滂《東堂詞》、陳與義《無住詞》、李清照《漱玉詞》、張元幹《蘆川詞》、張孝祥《於湖詞》、陳亮《龍川詞》、史達祖《梅溪詞》、劉過《龍洲詞》、吳文英《夢窗詞》、朱淑真《斷腸詞》、盧祖皋《浦江詞》、戴復古《石屏詞》、張炎《山中白雲詞》、劉辰翁《須溪詞》、汪元量《水雲詞》、蔣捷《竹山詞》等等。如果剔除「詞高曲子卑」的偏見與「詞領導曲子」的誤解,按約定俗成的慣例把「敦煌曲子」稱為「敦煌曲子詞」、「敦煌民間詞」、「敦煌詞」都是可以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把這部書稱之為《北宋詞史》。

樂府:原指漢武帝所設定的**機構,其所蒐集創制合樂歌唱的詩稱之為「樂府歌辭」,或稱「曲辭」。後世則簡稱「樂府」。

因樂府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創制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歌辭、受命演出,所以自漢及唐,凡郊祀、燕射、鼓吹、清商、舞曲、琴曲等均在樂府機關管轄範圍之內。因之,漢魏六朝可以入樂的歌詩,包括後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而創作的新題樂府一般均稱之為「樂府」。而詞被稱之為「樂府」則與上述情況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用「樂府」這一名稱表述其可以入樂歌唱這一特點,是填詞以配樂的抒情詩。

所以不少詞人的別集用「樂府」來命名。如蘇軾的《東坡樂府》、周紫芝的《竹坡居士樂府》、徐伸《青山樂府》、趙長卿《惜香樂府》、康與之《順庵樂府》、曹勳《鬆隱樂府》、姚寬《西溪居士樂府》、楊萬里《誠齋樂府》、趙以夫《虛齋樂府》等等。有的詞集為了強調並突出其**與作品的時代性,還另創「近體樂府」、「寓聲樂府」之稱。

如周必大《平園近體樂府》、賀鑄《東山寓聲樂府》等。

長短句:本指詩歌之雜言,與詞之長短句有別,但前人則有用以代指詞的創作。汪森在《詞綜序》中說:

「自有詩而長短句即寓焉,《南風》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居十八;漢《郊祀歌》十九篇,長短句居其五;至《短簫鐃歌》十八篇,皆長短句,謂非詞之源乎?」汪森只從詞的字句長短錯落這一方面與古代詩歌相類比,並由此而探詞之本源,自然會流於形式表面而失其根本。

故王昶在《國朝詞綜序》中對此作了補充:「汪氏晉賢敘竹垞太史《詞綜》,謂長短句本於『三百篇』並漢之樂府,其見卓矣,而猶未盡也。蓋詞實繼古詩而作,而詩本乎樂,樂本乎音,音有清濁、高下、輕重、抑揚之別,乃為五音十二律以著之,非句有長短,無以宣其氣而達其音。

」從**樂譜的旋律高下抑揚變化來看詞之句式長短,就科學得多了。因為它從是否合樂這一本質上將一般詩歌與入樂歌唱的詞明顯區分開來。最早的蘇軾詞集就曾名曰《東坡長短句》(見《西塘耆舊續聞》),另有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陳師道《後山長短句》、米芾《寶晉長短句》、趙師俠《坦庵長短句》、張綱《華陽長短句》、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劉克莊《後村長短句》等。

詩餘:主要用於詞集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宋。如最早的詞選即以《草堂詩餘》命名,毛平仲的《樵隱詞》也曾稱之為《樵隱詩餘》,稍後王十朋有《梅溪詩餘》、寥行之有《省齋詩餘》、韓元吉《南澗詩餘》、張鎡《南湖詩餘》、汪莘《方壺詩餘》、黃機《竹齋詩餘》、王邁《月翟 軒詩餘》、葛長庚《玉蟾先生詩餘》、黎廷瑞《芳洲詩餘》、劉將孫《養吾齋詩餘》等。

直至明代,「詩餘」方始作為詞的別名使用。最明顯的是張綖的詞律專著便命名為《詩餘圖譜》。這裡的「詩餘」即詞的別稱。

王象晉《詩餘圖譜序》中說:「詩亡而後有樂府,樂府亡後而有詩餘。詩餘者,樂府之派別,而後世歌曲之開先也。

」徐師曾在《文體明辨·詩餘》中說:「按詩餘者,古樂府之流別,而後世歌曲之濫觴也。」但是,因為「詩餘」二字含有詩高而詞卑的輕視之意在內,所以也有人反對用「詩餘」名詞。

汪森說:「古詩之於樂府,近體之於詞,分鑣並馳,非有先後。謂詩降為詞,以詞為詩之餘,殆非通論矣。

」(《詞綜序》)

此外,詞還有其他許多名稱,或創用與詞集本身特色有關的稱謂,實際與「詞」的性質逐漸疏離了。如有稱「歌曲」者,王安石《臨川先生歌曲》、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便是。有稱「琴趣」者,如歐陽修《醉翁琴趣外篇》、黃庭堅《山谷琴趣外篇》、晁補之《琴趣外篇》、晁端禮《閒齋琴趣外篇》。

有稱「樂章」者,如柳永的《樂章集》、劉一止《苕溪樂章》、洪适《盤洲樂章》、謝懋《靜寄居士樂章》。有稱「遺音」者,如石孝友《金谷遺音》、陳德武《白雪遺音》、林正大《風雅遺音》。有稱「笛譜者」如周密《蘋洲漁笛譜》、宋自遜《漁樵笛譜》。

有稱「漁唱」者,如陳允平《日湖漁唱》。有稱「樵歌」者,如朱敦儒之《樵歌》。有稱「語業」者,如楊炎正之《西樵語業》。

有稱「痴語」者,如高觀國之《竹屋痴語》。有稱「鼓吹」者,如夏元鼎《蓬萊鼓吹》。還有稱「綺語債」者,如張輯之《東譯綺語債》。

由上可見,詞的「芳名」、別號,紛復眾多,在所有詩體形式之中,沒有任何一種詩體象詞這樣被人們從不同角度來加以概括、惦量與讚許。這一方面說明詞體形式之被普遍喜愛,同時也說明,詞體形式是一個多面體,與傳統文化、中外交流以及時代社會需求的潛移默化密切相關。

宋詞的別稱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樵歌 「詩餘」

詞的諸多名稱,或因其**特徵或因其獨特形式而獲得,諸如曲子詞、樂府、長短句、詩餘等等。詞的每一種「芳名」的討論,都是對詞的性質與特徵的各個側面的體認過程。

曲子詞:曲子,是詞的最早名稱,與今時所說的「詞」、「歌詞」意義相同。但在唐五代卻很少使用「詞」這一稱謂。

例如在敦煌藏經洞裡發現最早的民間詞集,其名稱是《雲謠集雜曲子》(共30首),一些單篇則稱之為曲子《浣溪沙》、曲子《搗練字》、曲子《感皇恩》等。「曲子」,即指倚譜所填之歌詞而言。王重民在《敦煌曲子詞集·敘錄》中說:

「是今所謂詞,古原稱曲子。按曲子原出樂府,郭茂倩曲子所由脫變之樂府為『雜曲歌辭』,或『近代曲辭』。……是五七言樂府原稱詞(即辭字),或稱曲,而長短句則稱曲子也。

特曲子既成為文士摛藻之一體,久而久之,遂稱自所造作為詞,目俗製為曲子,於是詞高而曲子卑矣。」唐五代之所以把這種配樂歌詞稱之為「曲子」,任半塘認為:「其含義的主導部分是**性、藝術性、民間性、歷史性,都較詞所有為強。

」(《關於唐曲子問題商榷》,《文學遺產》2023年第2期)直至宋代,人們還習慣於稱詞為「曲子」。如張舜民《畫墁錄》所載:柳永進見晏殊。

「晏公曰:『賢俊作曲子麼?』三變曰:

『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宋神宗熙寧間楊繪編了一冊被視之為「最古之詞話」的書籍,書名是《時賢本事曲子集》。南宋王灼論詞之起源時說:

「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碧雞漫志》卷一)朱熹在《朱子語類》中也說過「長短句今曲子便是」之類的話。可見「曲子」之稱,影響深遠。

稱「曲子」為「詞」,是文人詞出現以後的事。五代歐陽炯在《花間集敘》中最先提出「曲子詞」這一名稱:「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五百首,分為十卷。

」與歐陽炯同時的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中說:「晉相和凝,少年時好為曲子詞。」至宋,「詞」才逐漸取「曲子」而代之。

顧隨說:「詞之一名,至宋代而始確立。其在有唐,只曰『曲子』。

……『子』者,小義,如今言『兒』。故曰:曲子者,所以別於大麴也。

奚以別乎?曰:大小之分而已。

又,『曲』者,『譜』義,指聲,『詞』、『辭』通,指文字。是故,曲子詞者,謂依某一樂章之譜所制之辭。」(《釋曲子詞寄玉言》)在現存二百五十餘種宋詞之別集中,以「詞」名集者約有一百六十五家(包括詞作甚少近人廣為蒐集命名在內)。

其著名者如潘閬《逍遙詞》、晏殊《珠玉詞》、張先《張子野詞》、晏幾道《小山詞》、毛滂《東堂詞》、陳與義《無住詞》、李清照《漱玉詞》、張元幹《蘆川詞》、張孝祥《於湖詞》、陳亮《龍川詞》、史達祖《梅溪詞》、劉過《龍洲詞》、吳文英《夢窗詞》、朱淑真《斷腸詞》、盧祖皋《浦江詞》、戴復古《石屏詞》、張炎《山中白雲詞》、劉辰翁《須溪詞》、汪元量《水雲詞》、蔣捷《竹山詞》等等。如果剔除「詞高曲子卑」的偏見與「詞領導曲子」的誤解,按約定俗成的慣例把「敦煌曲子」稱為「敦煌曲子詞」、「敦煌民間詞」、「敦煌詞」都是可以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把這部書稱之為《北宋詞史》。

樂府:原指漢武帝所設定的**機構,其所蒐集創制合樂歌唱的詩稱之為「樂府歌辭」,或稱「曲辭」。後世則簡稱「樂府」。

因樂府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創制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歌辭、受命演出,所以自漢及唐,凡郊祀、燕射、鼓吹、清商、舞曲、琴曲等均在樂府機關管轄範圍之內。因之,漢魏六朝可以入樂的歌詩,包括後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而創作的新題樂府一般均稱之為「樂府」。而詞被稱之為「樂府」則與上述情況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用「樂府」這一名稱表述其可以入樂歌唱這一特點,是填詞以配樂的抒情詩。

所以不少詞人的別集用「樂府」來命名。如蘇軾的《東坡樂府》、周紫芝的《竹坡居士樂府》、徐伸《青山樂府》、趙長卿《惜香樂府》、康與之《順庵樂府》、曹勳《鬆隱樂府》、姚寬《西溪居士樂府》、楊萬里《誠齋樂府》、趙以夫《虛齋樂府》等等。有的詞集為了強調並突出其**與作品的時代性,還另創「近體樂府」、「寓聲樂府」之稱。

如周必大《平園近體樂府》、賀鑄《東山寓聲樂府》等。

長短句:本指詩歌之雜言,與詞之長短句有別,但前人則有用以代指詞的創作。汪森在《詞綜序》中說:

「自有詩而長短句即寓焉,《南風》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居十八;漢《郊祀歌》十九篇,長短句居其五;至《短簫鐃歌》十八篇,皆長短句,謂非詞之源乎?」汪森只從詞的字句長短錯落這一方面與古代詩歌相類比,並由此而探詞之本源,自然會流於形式表面而失其根本。

故王昶在《國朝詞綜序》中對此作了補充:「汪氏晉賢敘竹垞太史《詞綜》,謂長短句本於『三百篇』並漢之樂府,其見卓矣,而猶未盡也。蓋詞實繼古詩而作,而詩本乎樂,樂本乎音,音有清濁、高下、輕重、抑揚之別,乃為五音十二律以著之,非句有長短,無以宣其氣而達其音。

」從**樂譜的旋律高下抑揚變化來看詞之句式長短,就科學得多了。因為它從是否合樂這一本質上將一般詩歌與入樂歌唱的詞明顯區分開來。最早的蘇軾詞集就曾名曰《東坡長短句》(見《西塘耆舊續聞》),另有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陳師道《後山長短句》、米芾《寶晉長短句》、趙師俠《坦庵長短句》、張綱《華陽長短句》、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劉克莊《後村長短句》等。

詩餘:主要用於詞集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宋。如最早的詞選即以《草堂詩餘》命名,毛平仲的《樵隱詞》也曾稱之為《樵隱詩餘》,稍後王十朋有《梅溪詩餘》、寥行之有《省齋詩餘》、韓元吉《南澗詩餘》、張鎡《南湖詩餘》、汪莘《方壺詩餘》、黃機《竹齋詩餘》、王邁《月翟 軒詩餘》、葛長庚《玉蟾先生詩餘》、黎廷瑞《芳洲詩餘》、劉將孫《養吾齋詩餘》等。

直至明代,「詩餘」方始作為詞的別名使用。最明顯的是張綖的詞律專著便命名為《詩餘圖譜》。這裡的「詩餘」即詞的別稱。

王象晉《詩餘圖譜序》中說:「詩亡而後有樂府,樂府亡後而有詩餘。詩餘者,樂府之派別,而後世歌曲之開先也。

」徐師曾在《文體明辨·詩餘》中說:「按詩餘者,古樂府之流別,而後世歌曲之濫觴也。」但是,因為「詩餘」二字含有詩高而詞卑的輕視之意在內,所以也有人反對用「詩餘」名詞。

汪森說:「古詩之於樂府,近體之於詞,分鑣並馳,非有先後。謂詩降為詞,以詞為詩之餘,殆非通論矣。

」(《詞綜序》)

此外,詞還有其他許多名稱,或創用與詞集本身特色有關的稱謂,實際與「詞」的性質逐漸疏離了。如有稱「歌曲」者,王安石《臨川先生歌曲》、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便是。有稱「琴趣」者,如歐陽修《醉翁琴趣外篇》、黃庭堅《山谷琴趣外篇》、晁補之《琴趣外篇》、晁端禮《閒齋琴趣外篇》。

有稱「樂章」者,如柳永的《樂章集》、劉一止《苕溪樂章》、洪适《盤洲樂章》、謝懋《靜寄居士樂章》。有稱「遺音」者,如石孝友《金谷遺音》、陳德武《白雪遺音》、林正大《風雅遺音》。有稱「笛譜者」如周密《蘋洲漁笛譜》、宋自遜《漁樵笛譜》。

有稱「漁唱」者,如陳允平《日湖漁唱》。有稱「樵歌」者,如朱敦儒之《樵歌》。有稱「語業」者,如楊炎正之《西樵語業》。

有稱「痴語」者,如高觀國之《竹屋痴語》。有稱「鼓吹」者,如夏元鼎《蓬萊鼓吹》。還有稱「綺語債」者,如張輯之《東譯綺語債》。

由上可見,詞的「芳名」、別號,紛復眾多,在所有詩體形式之中,沒有任何一種詩體象詞這樣被人們從不同角度來加以概括、惦量與讚許。這一方面說明詞體形式之被普遍喜愛,同時也說明,詞體形式是一個多面體,與傳統文化、中外交流以及時代社會需求的潛移默化密切相關。

牛有什麼別稱,牛的別稱是什麼?

犢指小牛。犝指無角的小牛。牬 b i 指兩歲的牛 犙 s n 指三歲的牛。牭指四歲的牛,也指牛 犕 b i 指八歲的牛。犣 li 指旄 m o 牛 公牛,旄牛,即今天認識的犛牛。犛 m o 古同 犛 即犛牛。牥指古代傳說中一種牛,能像駱駝一樣在沙漠中遠行。烏犍,是一個名詞,拼音是w ji n 常泛指...

蓮花的別稱,蓮花別稱是什麼

1 芙蓉 爾雅 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 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 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豔之意。2 芙蕖 爾雅 釋草 荷 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 皆分別蓮莖 葉 華 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 洛神賦 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 蓮花賦 遊莫美於春...

墨的別稱是什麼,古代茶的別稱是什麼

烏金 陳玄 玄香 烏玉塊。1 古今 筆墨紙硯,流傳至今,墨的說法很多。易水盛產名墨,故墨姓易,墨黑而有光,故名 元光 墨系用松煙製成,故稱其先人為 青松子 這樣,元光 青松子 鬆滋侯 便成了墨的雅號或戲稱。2 墨的別稱。墨色黑,存放年代越陳越佳,故稱。唐 韓愈 毛穎傳 穎與絳人陳玄 弘農陶泓及會稽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