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尊重老師」的古詩句有哪些

2021-03-20 12:38:50 字數 5955 閱讀 7235

1樓:老油條

1、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荀子》

釋義:君子學習,談論學問必須要按照老師所教導的去說,對於老師的學問必須盡力去發揚光大。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釋義: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釋出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釋出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3、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釋義: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 其次那就是崇尚禮儀了

4、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釋義:大家都遵從師道的話,學風自然就好了。

5、一日之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釋義:哪怕只是你做了一天師傅,將終身像父親一樣尊敬。

6、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釋義:尊敬老師,不管她的貴賤貧富,都應該從心尊敬。

7、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釋義:賢明的老師的恩情, , 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8、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釋義:國家將要興盛,必然要尊師重教,尊師重教,國家的法度就得到了儲存。

9、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釋義:: 即使是一句話的賜教,都要把(他)當成老師一樣尊敬。

2樓:小不點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3、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____鄭燮《新竹》

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____杜甫《春夜喜雨》

5、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____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7、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8、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3樓:漫雪漫漫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一、《師說》

1、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後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

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他們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

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卻丟了[2]。

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

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於諂媚。

」哎!求師的風尚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沒有被時代的風氣所影響,向我學習。我讚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二、《呂氏春秋勸學》

1、原文

先王之教,莫榮於孝,莫顯於忠。忠孝,人君人親②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願也。

然而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願,此生於不知理義。不知理義,生於不學。學者師③達而有材,吾未知其不為聖人。

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

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其人苟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於得聖人。

聖人生於疾學④。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

2、譯文

先王的教化中沒有什麼比孝順更榮耀,沒有什麼比忠誠更顯達的。忠孝是君主父母所十分欣賞而想得到的。顯達榮耀是臣民子女所十分希望擁有的。

但是君主父母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臣民子女不能達到他們的願望,這是由於不懂道理信義的原因所產生的結果。不懂道理信義是由於不學習的原因所造成的。學生的老師博學而有才華,我不信學生就成不了聖賢的人。

聖人存在的話,天下就可以被治理。聖人在右邊則右邊被敬重,聖人在左邊則左邊被敬重,所以古代賢能的君主沒有不尊敬老師的。尊師就不計較他的貴賤、貧富。

如做到這樣就能使聲名顯達,品德行為受到表彰。所以老師對學生的教化,不在於對學生貧賤、富貴看輕或看重,而在於看重學生的思想態度。一個人可以做到這樣,其他的事就沒什麼不可辦的了,所要辦的事都可完成,所希望的都可達成,這是由於得到聖人教化的原因。

聖人來自於努力學習。我還沒聽說過不努力學習卻能成為才華出眾的名人這種事。

三、《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1、原文

「本館之設,原以培植人才,期臻遠大,並非為諸生謀食計。算學為格致初基,即培養「詣極精微,終身亦不能盡。」

四、《荀子修身》

1、原文

《荀子修身》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 我者,吾賊也。

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 進,得乎哉!小人反是:

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 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 無滅亡,得乎哉!詩曰:

「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 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 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 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 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

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 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此之謂也。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 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

是謂是,非謂 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

保利棄義謂之至賊。 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閒,少見曰陋。

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 多而亂曰秏。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 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 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照之以禍災;愚 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 神一好。

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 人役於物。

」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 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 道。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 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 任。體倨固而心埶詐,術順墨而精雜汙;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

勞苦之 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 達四方,人莫不棄。

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 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 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

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 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

夫「堅白」、「同異」、「有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 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

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 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鱉 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

一進一退,一左一右, 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 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 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人無法,則倀倀 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 也?

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 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

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 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 貴自安者也。

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

端愨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 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 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老老而壯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 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貧窮而志廣, 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 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埶也;安燕而血氣不衰,柬理也;勞倦而容貌不 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

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 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慾也。

關於時間的古詩句有哪些關於時間的古詩句有哪些?

1 潮 唐 白居易 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2 金縷衣 唐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3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1 一寸 光...

關於道德的古詩句,關於「道德」的古詩句有哪些?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唐 杜甫 自古聖賢皆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南宋 鮑照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 諸葛亮 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晉 陶淵明 關於 道德 的古詩句有哪些?短歌行 曹操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詠蟬 唐 版.虞世南 居高權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描寫「老師」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老師的古詩有哪些?

1 龔自珍 清代 己亥雜詩 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2 李商隱 唐代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3 杜甫 唐代 春夜喜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4 鄭燮 清代 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5 白居易 唐代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