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歲了脾氣特大,動不動就摔東西,犯錯了一說就哭還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

2021-03-19 21:24:51 字數 6209 閱讀 7293

1樓:沒有方向的眼

因為你們太寵溺了

亂發脾氣的時候

你的脾氣比他大

他根本不敢

2樓:巴黎圍牆巍峨

這主要是你們溺愛,寵慣了。孩子動不動就摔東西,是原則性的錯誤,他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舉動就要打。這之後,他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愚蠢行為。

當然,現在五歲也為時不晚,你們要加強管教,他的性格還可以慢慢的調整過來。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還是大人的問題吧,沒有把孩子教好,畢竟孩子還小,需要好好教導,該好好說話的時候就好好說話,該教訓的時候就要教訓,不要捨不得

4樓:匿名使用者

好好教育,說明道理,孩子其實有些東西是能明白的

5歲多的孩子脾氣很暴躁,一不順心就發脾氣扔東西,應該怎麼辦

5樓:愛教學好幫手

採取懲罰教育,比如當他再扔東西時,可以警告他,這是不尊重他人,可以不讓他吃飯,不讓他看動畫片等等,但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會前功盡棄。如此做幾次,孩子自然會有所收斂,父母一定要沉住氣,不能心軟。

6樓:魅美寶貝

因為他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就用丟東西來表達,就等同不樂意了就用哭表達的概念一樣,你別讓孩子把哭和丟東西成為威脅我們大人的手段。不然的話,以後就更加難處理。這個是你們溺愛的結果。

如果想要改變,那最好的辦法就是:

1、不要溺愛,不要輕易妥協(原則上的東西)

2、孩子犯錯,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沒東西可以丟的地方,關著,5分鐘為限。不管如何哭,如何鬧都不要心軟。然後5分鐘之後進去,和他面對面,四目相接,然後稍微讓他安靜一下,然後和他慢慢的說道理,說好之後,抱她親她安撫她。

7樓:一般我們通常會

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嗎!

這或許只是表達自己一種情緒的方式而已!

建議買點不容易摔壞的給他去砸!

孩子終究是孩子 雖然5歲了 但是還是聽得懂的慢慢去說 慢慢去教育 慢慢會好的~!

8樓:寶寶可愛有木有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這樣,給他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不要太寵匿孩子

9樓:

教育他實在不行打,才五歲的小孩不能放縱他

10樓:墨已入水

要是我孩子我真的會打

11樓:雲依依

跟他慢慢說,我家那個也是的

小孩2歲7個月 脾氣很不好 動不動就摔東西 要什麼東西 必須要到 不然一直哭 怎麼講

12樓:美姿儀楊柒肆郎

看一下《超級保姆》系列節目吧

13樓:午夜不熄的煙

孩子蠻橫不講理,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可以冷處理不理睬他或適當懲戒(不是打,比如可以說,你的表現太差,這幾天不帶你出去),要讓他明白,胡攪蠻纏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這時一定要防止老人私下裡給予。

14樓:匿名使用者

哭鬧啥都不給,關房裡讓他哭夠,告訴他哭夠鬧夠自己出來

15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你們太寵愛了。下次再有這樣就讓他哭你們當做沒到,不要在他旁邊。2-3次就好了,狠心點,為了他的將來

如何控制自己對孩子的憤怒情緒

16樓:韌草葉

如果你時刻記著她只是個孩子,有許多素質都在養成之中,肯定會存在不足與缺陷;

注意欣賞她的優點;

明白欣賞和鼓勵會促進她更值得欣賞,而憤怒會嚇著她、會傷她……會令她萎縮。

認識是行動的源泉

17樓:匿名使用者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讓你討厭的時候你就跟她說啊,說那樣做是不對的,以及為什麼不對,慢慢地她就會變得越來越討你喜歡了

兒子兩歲半,經常摔東西,脾氣不好!又是無緣無故就拿東西打人!

18樓:度娘最牛之星

幼兒在某個階段會表現出很強的違拗意識,這是人的第一個叛逆期.

一般多出現於孩子2歲以後

這個時候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於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侷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

誤區一: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

於是家長採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

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誤區二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願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表決權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買房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

隱私權孩子在進入初中後,一些家長髮現,以前經常跟自己說心裡話的孩子變得不太愛搭理自己了,孩子開始有了自己上鎖的日記本、私人信件。徐教授稱,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家長交流,也不必過於強迫,尤其是不要**孩子隱私,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親子溝通有技巧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這裡介紹幾條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忌從學習入題: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19樓:匿名使用者

家庭有問題,導致孩子情緒發洩表示自己不滿,可以去專業的心理機構詢問,一定要找到好的盡職盡責又專業的醫生。

兩歲孩子急躁愛發脾氣摔東西

20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的脾氣一定隱含著一種意義,最通常的解釋是這是一種分離性焦慮所致。孩子最擔心父母會不愛自己,離開自己,也害怕父母有哪怕一點點小小的爭執,因為一切不好的資訊都會加重孩子的焦慮。對父母言語、行為、情緒的敏感是女孩子常有的通病,哭是一種焦慮發洩,你孩子的哭更像是一種壓抑的焦慮發洩,不知道母親是否經常出差,或父母工作都太忙,不怎麼在意孩子的內心需要。

處理得方法是父母要表現出離不開孩子的樣子,經常抱抱她,兩個人可以掙來搶去要和女兒親近,離開一天也要專門給孩子打個**,親自對她說想死她了,等等。當孩子渡過分離焦慮期,她的自我能力就開始發展起來。第二種解釋是孩子對父母的關係控制。

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很乖很老實,也很懂事。回到家就變得不乖,任性,不懂事。哭鬧是一種對父母的懲罰,比如自己在幼兒園沒有得到父母照顧,回家就要求過度補償,不能滿足就以哭鬧來要挾。

處理的辦法是在孩子乖的時候,父母就圍上去分享好的情緒,在孩子不乖的時候就各自走開,對她說:"寶貝,現在你不開心,我們呆會再來和你玩。"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會遭受孩子的反抗,哭得更響更久。

只要溫柔的堅持,讓孩子知道這樣哭鬧無效,聰明的孩子自己會改變。第三種解釋就是情緒壓抑,比如孩子不幸遇到一個很嚴厲的幼兒園老師,在那裡不能活動,喊叫,折騰,很多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必要的發洩。回到家後感覺哭鬧是最快速的發洩,於是就這樣沒完沒了地幹了。

有個判斷標準是她哭鬧的時候精神是昂揚的,當你斥責她後,她的神情黯淡,人也焉了,半天緩不過氣來。這種情況父母絕不能打罵她,反而要關照她,慢慢把她的情緒發洩轉移到正面的事情上。比如讓孩子學習跳舞、唱歌、大聲朗讀,這些都可以抒發心情,也可以鼓勵在外面與別的孩子瘋玩,遊戲,競爭,既調整了情緒又增加了社會適應,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對你有幫助 育心心理諮詢中心

21樓:小黑歐巴歐巴

不給孩子訂規矩,受害的不僅是父母,更殃及孩子本身。

孩子需要理解他們周圍世界的規則。他們需要別人對他們的期待: 他們和別人怎麼相處。

他們能夠把一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如果他們做得過頭了,會發生什麼。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他們需要用一些方法來衡量自己不斷增長的技巧和能力。規則在他們「學習—發現」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是, 如果父母的訊號不明確的話,父母一心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規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

請看下面的例子:5歲的明明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著早點。媽媽在著急: 「明明,快點,我要遲到了。再不快,媽媽被開除怎麼辦?」

明明好象真的不關心媽媽似的,仍在慢慢地 「品嚐」那點粥。

「你從生下來就給我找麻煩……」 明明媽媽在嘆氣。

晚上,明明的媽媽生氣地把明明的事告訴爸爸。爸爸更加生氣對明明說:「早知這樣,不如不生你。」

我當然知道,您不會像明明的父母這樣對待孩子。 舉這個例子只是想**一下明明父母犯的錯誤。

首先,給孩子立規矩時,訊號要明確。

比如,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誰主動停過? 明明媽媽只是告訴明明,「我要遲到了,你要快點?」怎麼快法?什麼是快?她並沒有傳達出來。

第二,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最好,這個後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

明明媽媽告訴明明,「我要被開除了。」可是,事實是,也許她每天都這麼說,開除這件事並沒有發生。如果這樣,就等於說了謊。

孩子更不把她的話當真。甚至,也許孩子還巴不得她呆在家裡呢!我兒子小時候最盼的幾乎就是我不上班,被開除在家帶他。

所以,明明的媽媽如果估計出一個合理的時間,比如30分鐘,讓明明吃飯,吃不完,就不讓吃。這可能比說「我被開除」要好。

第三, 要就事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你從生下來就給我找麻煩」這話會使明明把自己和壞孩子連同起來,從而喪失信心。「既然我生下來就這樣,那我也就只能這樣了,那還有什麼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擴大化。

第四,自己能解決的事就別再告訴配偶。

明明早上吃飯慢這件事,明明的媽媽作為一個成半人,應該能夠自己解決。她把這件事告訴明明的爸爸,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會想,我媽媽也就這麼回事,能把我怎麼樣?

她什麼都得靠爸爸。

第五, 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

早上吃飯慢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媽媽實際上也沒必要再說。懲罰一定要及時。

第六,對孩子的懲罰要切實可行。

明明爸爸的話對明明是個 不切實際的「威脅」,這個威脅對孩子不起什麼警告作用。如果明明的爸爸說:「今晚你別吃肉」(假如明明愛吃肉),那效果會比這麼說好得多。

……懲罰孩子,也是一門藝術!

第七,立規矩的時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規矩的後果明確告訴他。

比如,明明吃飯磨時間,媽媽一起床就要告訴他:30分鐘吃完,否則端走。吃飯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訴還有多長時間。

還可以新增一些額外的條件,比如按時吃完,給點獎勵。不按時吃完,取消某個優惠。這些原則應該是適應於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的。

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我們總在犯錯誤,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常常不知怎麼辦。不過也許讓孩子和我們漸漸建立有秩序的規則,對孩子和我們都有益。

如何給學齡前孩子立規矩

孩子一歲時搶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以為凡是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兩歲時,他不肯讓別人玩他的小車,因為他不懂分享;三歲時,他常把「不」掛在嘴邊,因為他要自己「做主」。我們明白孩子的發展規律,所以我們給他一個寬鬆的環境,等他慢慢長大。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穩定的情緒是很重要的。愛發脾氣,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家長要想改掉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發脾氣,才好對症下藥。

通常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比如,生病、疲勞時易引起發脾氣暴躁,這和大人是一樣的,只不過大人會表達自己的意志,幼兒大都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身體不適的感覺。有經驗的母親善於結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緒狀態判斷孩子的身體狀況,儘可能地避免孩子發脾氣。

有時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時也會發脾氣,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媽媽玩會兒,或者很渴望家長的表楊,可媽媽卻毫不理會,照舊幹自己的,孩子就會發脾氣以示心中的不滿。聰明的父母若能主動給孩子放鬆環境,溝通感情,瞭解孩子的願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緒不佳而發脾氣。

寶寶2歲了,脾氣不好,動不動就喜歡打人怎麼辦

這個年齡段正是寶寶行為習慣初步行成的重要階段,千萬不能溺愛孩子,得教給他什麼是對錯,一定要給他糾正過來,要不然以後更老火 先跟他好好說,一定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罰,然後大點就好了!告訴他媽媽會痛痛的!我兒子也是兩歲多!反正是挺管用的!不能用強硬的態度阻止他!用商量的態度跟他溝通!小孩子什麼都懂的!多點耐...

我的女兒3歲半了 脾氣很不好,動不動就愛生氣 而且問她怎麼了,也不愛和你溝通,好象還有牴觸心理

要和小孩溝通應該瞭解他的想法,用一些他喜歡的是無賴進行對他的談話,或者叫你老婆多來看看孩子,可能他缺少母愛吧 一定要有耐心,切記!買她想要的東西哄哄她,和她建立親密關係,她接受你,就會聽你的了。因為小孩子,你不可能用道理讓他信服,只能你透過某種東西,進入她的世界。還有,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我記得我小...

孩子5歲了,老是吃手怎麼辦,孩子5歲老是吃手是怎麼回事

孩子5歲了,老是吃手,屬於不良習慣。吃手的習慣背後是心理缺陷,表現為壓抑 焦慮 強制 逆反等。這種孩子膽小,恐懼,缺乏關愛,無助,以吃手自我安慰。當然也有輕微的無聊感覺,這是很容易糾正的。而心理亞健康就不那麼簡單了。心理的問題必須採取心理 首先要使孩子得到關愛,使他的心靈得到安慰,有安全感。而採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