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為什麼叫「漢語」,為什麼是「漢」

2021-03-17 23:43:04 字數 3274 閱讀 8573

1樓:王聞過則喜

漢族並不是我們自稱,而是外國人對我們的稱呼。

漢族的本來名字是華夏民族。華夏這個名字有很深奧的意思。簡單說,華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禮儀之盛。因此,中國又被稱為「禮儀之邦,衣冠之國」。

華夏民族認為自己居住的地區是天下之中,因此,把自己的國家稱為「中國」。因此,華夏民族就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華夏民族。

漢朝時期,中國異常強大,四處侵略。吞併了很多國家,消滅了很多異類。那些外國人很是害怕中國人。那是中國的朝代是漢朝,因此它們把中國人稱為「漢人」。在當時是含有敬畏的意思。

晉朝時候,很多外國人在中國造反,建立了自己的**。他們稱自己本民族的人為「國人」,稱中國人為「漢人」。這時期,漢人這個稱呼明顯帶有貶義,有「二等人」甚至「三等人」的含義。

後來很多外國入侵中國後,都把中國人稱為「漢人」。這個名稱往往有歧視的成分。例如北齊時期,鮮卑人把中國人稱為「一文漢」,意思是漢人只值一文錢,很低賤。

時間長了,中國人也往往自稱漢人。尤其是唐朝,那時候,漢人多為褒義。

契丹遼國、女真金國、蒙古元國、滿洲清國等入侵中國後,依舊把中國人稱為漢人,帶有歧視色彩。

滿洲清國在90多年前被中國人推翻。當時中國人有時自稱華人,有時自稱漢人,後來有人提出五族共和,漢族這個稱呼才廣泛使用。漢民族的語言自然就是漢語。

一、百年王朝一水系——說說「漢」的起源

自古以來,人類的繁衍與發展,都與水有著密切的關係。長江與黃河這兩條中國國內最大的水系,更是孕育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和歷史。而在陝西西南部的寧強縣,流淌出一條同樣亙古悠久的河流,她穿越了陝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市流入長江,她的名字就叫「漢」,歷史上叫做「漢水」。

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被劉邦的軍隊包圍,項羽見大勢已去,便拔劍自殺。項羽一死,劉邦即得天下,正式稱帝,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也就是今天的陝西西安,漢水的源頭。

這就是中華歷史上有名的漢朝,她歷經了東漢和西漢,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歷經了二十四帝,共406年。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唐朝,也不過290年。可見「漢」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非同一般。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這條名叫「漢水」的流域。

至於這條水為什麼叫做「漢」,則有待另文考證了。

二、千年文化從「漢武」——說說「漢」的文化形成

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其影響最廣,淵源最長的當屬儒家的學說和思想了。時至今日,我們還到處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氣息。要追溯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傳播和發展,我們還要從秦朝說起。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之後,就做了一件讓歷史震驚的大事:焚書坑儒。這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次滅頂之災,誠如司馬遷在《儒林列傳》中所分析的那樣,及秦之季世,焚《詩》、《書》,坑木士,六藝從此缺焉。

本以為由此便可以長治久安的秦王朝,很快就消亡了,前後不過十五年的時間。我們再看看前後興盛了四百多年的漢朝,漢武帝上位之後,同樣做了一件驚天地的大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雖然這兩者都是站在加強**集權的角度上,但歷史卻對他們做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儒家思想由此而興盛發展起來,成為了漢文化的核心內容。

我們可以說一種文化延續了一個王朝的發展,我們也可以說是一個興盛的王朝帶動和發展了一種文化。隨著漢朝的發展和強大,漢文化也隨之廣泛傳播,最終遍及大江南北。當漢朝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大的一個時期,漢文化也就成為了一種「堅不可摧」文化,歷史證明也的確如此:

在漢以後,中國歷史又經歷了唐、宋、元、明、清,其中元和清都是外族入侵,他們雖然佔領了領土,改變了國號,可依然很快就被淹沒在浩瀚的漢文化中,最終丟失了他們自己。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不容忽視,那就是元朝在中國建立政權後,把漢人排在第四等,階級分明,民族排斥,結果元朝不到一百年就沒有了。後來,清朝接受這個教訓,對民族不排斥了,漢人、滿人共享政權,也就是說接受漢文化,所以滿清後來就很強盛。

我國著名的書畫家啟功先生是愛新覺羅的後裔,可有人在給他的信件上寫著「愛新覺羅啟功收」時,啟功先生幽默地批上一句「查無此人」給退回去了。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什麼是漢族,什麼是漢字,什麼是漢語了。其實,這些都是一種文化現象,只是這種文化在強盛的漢朝得到了強盛的發展,經歷的數百年的鞏固,到後來就再也沒有哪個時期哪個君王像「焚書坑儒」一樣將她消滅或改變了。我們可以這麼說,在漢以後中國雖然歷經了數個朝代,卻始終是繼承和發展了一種文化——漢文化。

三、深遠影響看今朝——「漢」文化現象舉例

穿越浩瀚的歷史,漢文化就像一首詩歌,在起、承、轉、閤中不斷延續,壯大,其產生的影響,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不論是在中華大地,還是在國外,都非同一般。現在,本人試著羅列一些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文化現象,來做一個簡單的闡述和說明。

漢族相信眾多的中國人在填寫自己的履歷表時,都會使用到這個詞彙。漢族一詞在詞典裡的解釋是「中華民族之一」,而實際上,這是一種漢文化延續的現象之一。早在幾千年前的漢朝,漢族是指漢朝的主體人群,是而隨著漢的不斷繁榮,漢文化隨著政治的擴充套件不斷被更多的人群認可和接受,「漢族」一詞的意義也由原本的單純的地域意義而含有了一種文化意義,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也就無可避免地融入了這個群體。

我們在生活中還可以看到很多的諸如此類的文化現象,如「漢子」、「好漢」、「漢奸」等。這些詞語在現時的生活中不再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人群特點,漢子不再只指漢族的男子,而對於背叛國家的人,不論他是哪個民族的人,都該是「漢奸」……

漢化漢化一詞我想該是近代才出現的詞彙,但是漢化顯現早就有之。美國有一種叫revlon的化妝品被巧妙地譯為「露華濃」。「露華濃」一詞取自唐朝詩人李白描寫楊貴妃花容月貌的名詩《清平調三章》之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可稱為歸化的音意兼顧的譯法,堪稱兩全其美,體現了漢語在吸收外來詞時特有的漢化處理功能。

而到了現在,漢化現象隨處可見,如超人 (superman)、超級明星 (superstar)、超市 (supermarket)、毫微技術 (nano-technology)、千年蟲 (millennium bug)、** (hot line)、冷戰 (cold war)、綠卡 (green card)、情商 (emotional quotient)等。而目前最熱門漢化現象該是英文軟體的中文化,與此相關的詞彙還有「漢化軟體」,「漢化包」等。

而對於漢化現象,也有專家提出了相對的意見。臺灣的**研究所有專文論述了文化的「平鋪發展論」,認為各種文化應該是平鋪發展的,漢化現象過於以漢文化為中心,對其他文化進行同化,合成,從而造成了對其他文化的「文化摧毀」。關於其理論的是與非,大家可以一起來研究**。

為什麼說漢語是種意合型的語言

2樓:匿名使用者

漢語是語義型語言,在幾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風骨、重凌虛的傳統哲學、美學思想影響,形成了一種注重內在關係,隱含關係,模糊關係的語言結構素質.如:「校長召開大會動員全體老師教育好學生遵守一切規章制度.

」詞與詞之間完全是非形式的連結。漢語一個句子可由好幾個短句組成,它們之間只有意義上的聯絡,無需形式上的粘連。

我們的語言為什麼叫漢語?文字為什麼叫漢字

因為我們是漢族 所以我們使用的語言叫漢語 文字叫漢字。漢族的本來名字是華夏民族。華夏這個名字有很深奧的意思。簡單說,華就是衣冠之美 夏就是禮儀之盛。因此,中國又被稱為 禮儀之邦,衣冠之國 華夏民族認為自己居住的地區是天下之中,因此,把自己的國家稱為 中國 因此,華夏民族就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華夏民族...

日語是怎麼從漢語演變的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是日語起源於漢語還是漢語起源於日語?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以昭和31年 1956年 的 例解國語辭典 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彙中,和語佔36.6 漢語佔53.6 昭和39年 1964年 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誌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

為什麼英語比漢語使用廣泛,為什麼英語比漢語美麗,為什麼英語上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隨著全抄球化和資訊化浪潮的到來襲,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越bai來越du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在用一zhi種語言即英語dao相互交流和傳播思想。不管你是否喜歡英語,如果你要想融入全球化趨勢和資訊化浪潮,並開展有效的國際傳播,或成為一個在世界範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政治家 商人和科學家,那麼你必須 至少學會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