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終是秦國統一了中原,為什麼秦國能打敗六國,統一中原?

2021-03-14 04:35:54 字數 2369 閱讀 9212

1樓:為我心飛揚

首先,通過地圖,我們可以一目瞭然的看到一個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晉國**了。當晉國還是完整的時候,它的存在本身就阻斷了秦國東進,和楚國北上中原的道路,但是晉國**之後,趙魏韓雖然都堪稱強大,但終究三分國力有其一而已,因此至少在原則上,或者說從長遠的戰略性的角度來看,都沒有可能長久阻擋住這兩個傳統強國的進攻。所以,或秦或楚終將統一天下。

其次,我們在看戰國這段歷史的時候,不能被戰國這兩個字所迷惑,認為這個時期的主旋律就是戰爭。因為任何時代的戰爭,都以政治為目的,以經濟為基礎的。所以,無論戰爭進行的多麼頻繁和慘烈,都不過是內政外交的極端表現罷了。

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也不是那些輝煌一時的英雄,或者叱吒風雲的將軍,而是看似空洞乏味的治國理念,以及平淡無奇的日常行政。

但是這些國家,都僅僅是強盛一時,具體的說就是強盛與一代甚至是半代之君的時間,隨後就旋即走向衰落,或者至少也是走向平淡。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國家的變法工作,或者說其通過變法所制定的新法,以及相應的治國理念,往往就施行於一代甚至是半代之君的時間。隨著主持變法的君王的去世,這些新法也就自動廢止了,國家也就重回老路了。

只有秦國,在主張變法的秦孝公去世之後,新法仍舊得到施行。換言之,在所有七國之中,只有秦國基本上延續了新法的主體部分。這是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至於,為什麼各國都先後變法,只有秦國在變法之君去世時候,仍舊能夠沿用新法?這裡面的原因,當然也是非常複雜的。但是,一個既簡單又重要的原因是,各國的變法都是以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為主要內容,所以必然會觸動和傷害到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進而導致在原有的既得利益者內部,形成矛盾和衝突。

這種矛盾,如果得不到化解,就會直接威脅到政權的穩定的,所以必須要有人,或者事來為大家蒙受的損失負責。而能承擔這個責任的,無外乎主導變法的君王和大臣,以及那個給大家帶來損失的新法。在其他六國中,主持變法的大臣都沒有受到嚴重的懲罰,而後任的君王是不能否定他的前任,也就是他父親的,所以只有放棄新法,才能緩解矛盾。

只有在秦國主持變法的商鞅,最終不僅被殺掉了,而且是以車裂這種極端殘忍的方式。(吳起雖然也被楚國貴族所殺,但那是私殺,不是國家正式的法律行為)這樣就已經有人為這件事情負了責,所以新法就可以得以沿用下去。

因為,新法對國君是有利的,所以國君放棄新法,除了個人的魄力與見識之外,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緩解其內部的矛盾,而做出的無奈的妥協。所以,上述兩條加在一起,一方面東進最大的阻力晉國**了,另一方面內部的新法得以沿用。最終就註定了一定是秦國才能統一中原。

2樓:

補充一下關於秦楚兩國關係。秦楚兩國關係不但不惡劣,反而還經常聯姻。楚懷王向張儀就範,宣佈加入“北約”,不是楚懷王膽小懦弱,而是別有原由。

這要說說秦楚的邦交歷史。秦國王室女子,據統計,在春秋及戰國時代出嫁在外的共十三次,其中嫁往楚國的秦女達五次。無論是秦王室女子出嫁國外,還是外國女子嫁給秦國王室,秦與楚的聯姻都比對其它諸侯國多達一倍至五倍(比如楚平王的兒子太子建娶了秦國美麗公女,但立刻又被老爹奪去)。

這種親密關係,隱隱約約地透露出秦、楚兩國的歷史上有著不同尋常的淵源。如果追根溯源,可以清楚地發現秦、楚兩國的祖先有極密切的血緣關係。秦人嬴姓,楚人熊姓。

古音贏、熊相通。同時,自從春秋中期,秦穆公在崤之戰失利於晉人,楚人在南北戰爭中也敗於晉人,秦楚就開始雙雙聯起手來,結盟抗晉,秦軍長期襲擾晉國西境,牽制和削弱了晉的兵力,有助於楚國在中原地帶開展爭霸作戰行動。秦國還直接派兵協同楚師進攻中原,如公元前547年,秦、楚合兵侵鄭。

楚國幾次遇到危難,都得到秦軍的有力支援。如楚莊王初年,“楚大飢,戎伐其西南。”秦國則出師會合楚人滅庸,消除了重患。後來,楚人被東邊的吳王攻破,又是秦人響應申包胥的哭號前來營救。

秦楚前後百年相安無戰事乃至患難與共的特殊歷史關係,迤邐到了戰國以後,誤導了楚王族,特別是楚王族中守舊的政治勢力,如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夫人鄭袖等。他們貪求利慾,鼠目寸光,不顧秦在戰國中期以後崛起的事實以及秦對楚構成的威脅性,也不顧諸侯格局出現的新變化,仍然恪守傳統的親秦政策。這種氛圍影響下,楚懷王總是對秦國抱有希望和幻想,禁不起**就親近秦國。

刻舟求劍這個成語就是說楚人的,楚人總是固守與秦的交好歷史,真是不知事移時變啊。

為什麼秦國能打敗六國,統一中原?

3樓:匿名使用者

1,商鞅變法後秦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2,軍功制的實施使秦軍士氣旺盛

3,秦國的軍隊戰鬥方式完善成熟,戰鬥力強大4,秦國的巨集觀戰略思想正確:遠交近攻

5,優越的地理條件位置

6,六國對秦國的畏懼心理

7,秦統一符合人民對安定生活的嚮往和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意願,順應了歷史潮流

4樓:匿名使用者

1.商鞅變法 國力強盛

2.人才彙集

3.6國落後

5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認為是商鞅變法;

秦國得巴蜀之地得天下,為什麼蜀國就沒有統一天下

秦國還有漢中 關中 函谷關外還有,北邊還有片草原劉備到後面就只有蜀地了 人才也沒秦國多,戰國那時候還是百家爭鳴,沒有世家這個概念,秦國吸引六國的不得志的寒門人才 三國時期,人才大都是讀書人 世家子弟,寒門 農人都讀不起書,世家大都是穩定地方出仕,蜀地那點地方也沒多少 政策方面,秦國是耕戰體系,參軍為...

為什麼德國能統一,朝韓不能統一,關於德國為什麼能夠統一,而朝鮮半島卻不能統一的問題

還有心思管朝鮮人統一不統一 德國統一之前是兩大支持者,就是美國和蘇聯,蘇聯解體後,東德就沒有了支援,所以自然就統一了!關於德國為什麼能夠統一,而朝鮮半島卻不能統一的問題 你知道東歐鉅變吧,東歐社會主義 快要倒臺了於是他們組織選舉被選下去了,一個叫德國聯盟的反對黨上臺,然後東德引進西德馬克成立貨幣聯盟...

海峽兩岸統一的必然性,為什麼說海峽兩岸最終統一是歷史的必然

我覺得應該分幾點來說明 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1.維護祖國統一版是中權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2.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神聖歷史使命二.統一的意義在於 在 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 下海峽兩岸共同發展3.中美關係最大的障礙是臺灣,要搞好兩者關係,臺灣迴歸是必然的。這也是和平共處五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