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計劃經濟沒有效率

2021-03-08 04:11:08 字數 3243 閱讀 7350

1樓:匿名使用者

幻想計劃經濟效率,比市場經濟低的人,理由是什麼呢?他們的理由,是十分可笑的,最常用的一個是,「計劃經濟如果效率高,怎麼會被拋棄?」還有一個是,「一個沒有個人自由的社會,其經濟不會是有效率的。

」可事實是什麼呢?事實是,不論是實踐還是理論,不論是生產、分配還是資訊交流,不論是巨集觀還是微觀,統統都是計劃經濟效率高。

在生產上,從巨集觀角度看。市場經濟中,最好的企業,其生產效率,也只是略高於計劃經濟下企業的平均效率,但是,市場經濟中,幾乎90%的企業,在達到生產高峰之前,破產倒閉,能夠堅持下來的不到10%,因此,其整體生產投資效率,在理論上,根本不能與計劃經濟相比。在實踐中,我們也看到了,計劃經濟國家,不管原本底子多麼窮,普遍可以實現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和低價住房,以及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而市場經濟國家,普遍被失業和通貨膨脹困擾,普遍出現教育、醫療和住房費用高昂,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才能勉強支撐國家基本福利。以至於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也不得不承認,市場經濟有如下頑症:1、巨大的不平等。

2、使人陷入痛苦的失業。3、不必要的過度工作。4、在國內和全球製造極為痛苦的貧窮。

5、缺乏真正的民主。6、制度性的和持續不斷的環境惡化。

事實上,世界上從來沒有經濟學家,統計過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社會總體的生產投資效率,如果有的話,那麼計劃經濟國家的總體生產投資效率,一定高於市場經濟國家。

那麼,在生產上,從微觀角度看,效率怎麼樣呢?

搞經濟的人都知道,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無非是通過提高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得來的,市場經濟中,企業在這三方面有優勢麼?

現代技術的提高,需要較高的科研基礎和長期的投資,沒有國家的支援,或者沒有壟斷經營,私人企業普遍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因此經濟學家說,壟斷是科技創新的動力,而最有價值的壟斷,毫無疑問是國家壟斷,國家壟斷中,最好的做法,當然是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其實,即便是美國的壟斷性很強的私人企業,如果沒有國家穩定的訂單的支援,也還是不能實現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而國家對私人企業的支援是有限的,不可能惠及大多數人私人企業,所以大多數私人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是弱勢。而計劃經濟下,因為是高度的集中壟斷,技術創新的實力無人能敵,而且,所有的企業都可以享受國家支援的科技創新成果,所以在科技創新上,計劃經濟企業佔明顯優勢。

在實踐中,有些計劃經濟國家,沒有表現出這種科技創新的優勢,並不能證明計劃經濟沒有科技創新的優勢,實際上,前蘇聯就是計劃經濟科技創新優勢的最好證明。

在管理方面,由於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的管理人才,是不斷跳槽的,所以,私人企業在培養管理者上面,就不大肯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費用,而計劃經濟下,國有企業培養的管理人才,都是國家的財富,所以國家不僅肯下大力氣培養管理人才,而且他們有充分的鍛鍊機會,同時,各企業的管理經驗還可以相互交流,這在私人企業是不可能的事。特別是,計劃經濟的規則是整齊劃一的,在管理上就節約了很多很多扯皮,所以,理論上說,在同樣的環境裡,計劃經濟下的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能力遠低於市場經濟,而實際的管理水平遠高於市場經濟,管理培訓的成本和管理成本,遠低於市場經濟。

在提高員工勞動效率上面,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就更比不上計劃經濟下的公有制企業了。市場經濟下,因為按資分配佔絕對優勢,因此,不論是私人企業,還是公有企業,只有所有者(或承包者),才有積極性,而打工者,不過是有多少錢幹多少事,完全沒有提高勞動效率的動力,因為他們的工資不是與他們的效率成正比,而是由市場失業率來決定,失業率高,他們的工資就低,失業率低,他們的工資就高,他們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運,因此,他們不僅沒有提高勞動效率的動力,而且內心充滿怨恨、不平和絕望。雖然股份制導致市場經濟社會有大量的持股者,但是,他們並不參與自己所持股份的企業生產,因此,他們即使有生產積極性,也沒有用武之地。

計劃經濟下,公有制企業由於實行的是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員工勞動效率的高低,不僅與自身的薪金(按勞分配取決於個人效率)和福利(按需分配取決於企業效率)密切相關,也與員工的升遷和榮譽密切相關,因此,這些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未來利益,都是全體員工勞動動力的源泉。

因此,在同等情況下,市場經濟的生產效率,要想高於計劃經濟,是比較困難的,不過,市場經濟下成功的私人企業,普遍都能使經濟效益高於計劃經濟下的公有制企業,因為他們可以通過多霸佔資源,通過偷工減料、殘酷壓榨員工血汗、偷稅漏稅、侵吞破產企業利益等等辦法來提高效益,然而,經濟效益是一個對整個社會無益,有時甚至是非常有害的經濟指標,從社會整體的角度,是不應該去鼓勵的。

市場經濟在生產上的效率,比不上計劃經濟,那麼在分配上的效率又如何呢?

從分配的巨集觀角度看,我們知道,在財富一定的情況下,分配結果產生的全體人員滿意程度

2樓:匿名使用者

從完全落實的角度講計劃經濟是要比市場經濟有效率....看是市場收益大還是計劃經濟?

假設有3個農戶在一塊公共草場上放羊。我們知道,資源是稀缺的,就是說那塊草地的面積有限,所以平均到每隻羊上的產出會隨著羊只總數的增加而減少,也就是說,羊的產出(羊毛、肉等)是羊只總數的減函式。設產出為v,羊只總數為q,每個農戶養的羊只數量分別為q1,q2,q3。

假設這一函式為v=v(q)=v(q1+q2+q3)=100-(q1+q2+q3)。每隻羊的購買、照料成本c=4。那麼在自由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農戶應該選擇養多少隻羊才能使自己的總收益最大?

計劃經濟下又怎樣?

(稍微,解釋一下:n=3,或者等於300都不重要;收益函式假設是一階的,只是為了方便計算,實際可能要複雜的多,也不重要,趨勢是一樣的;固定成本包括管理成本假設不變,當然,實際會是遞增的,但它是否參與運算對結果沒有方向性的影響;當然,還有一個假設,就是這些農戶都是理性的,經濟人。)

市場中的每個經濟人都是理性的(實際上不可能,所光這方面就有效率損失)那麼情況如下:還有一個假定忘記說了,就是羊的數量在區間內是連續可分的(你可以養半隻羊?呵呵,可是在大數模型裡是合理的)。

三個農戶的收益(pay off)函式分別是:

u1=g1[100-(g1+g2+g3)]-4g1=g1[96-(g1+g2+g3)],同理,

u2=g2[96-(g1+g2+g3)];

u3=g3[96-(g1+g2+g3)];分別求導,求得每一個農戶對其他兩農戶策略的反映函式分別為:

r1(g2,g3)=48-(g2+g3)/2;

r2(g1,g3)=48-(g1+g3)/2;

r3(g1,g2)=48-(g1+g2)/2。解方程組,得唯一解g1=g2=g3=24。就是說,各養24只羊,總的養羊數量為72只,代入收益函式,得每個農戶的收益為576,總收益為1728

計劃經濟總收益函式為:

u=qu(q)-cq=q(100-q)-4q=(96-q)q。令導數等於0,解得q=48,代入收益函式得u=2304。這時,每個農戶養16只羊,每個農戶的收益為768,總收益為2304。

這個函式說明理想狀態下計劃經濟比市場的要優越。你的那個800字只能靠你自己了啊。

什麼是計劃經濟,什麼叫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 command economy 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 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 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 的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 指令性經濟 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 傳統經濟體系和...

你是怎麼有計劃有效率學習的,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怎樣安排學習計劃 對於初中一年級

一方面是和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建立關聯,這樣比較容易堅持,效果也會不錯 另一方面是培養自己學習的興趣,多讀點書,讓知識來充實自己,提升見識,開闊視野。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制定計劃,嚴格按目標執行,這樣才能保證效率。一定要注意聽講,思路隨著老師走,不能開小差,不能心猿意馬,想入非非。隨時記下自己不理解的...

經濟學配置的目標有效率,經濟學中判定稀缺資源配置效率的標準是什麼?

這其實就是帕累托最優,帕累托最優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狀態,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帕雷託帕累託改進 pareto improvement 是指一種變化,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優是指沒有進行帕累託改進餘地的狀態 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