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蚩尤

2021-03-07 20:21:32 字數 6187 閱讀 6840

1樓:uber優歩

開啟中國的文史地圖,我看到:當時,在中國最早的文明區域內,有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部落集團。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

炎帝號神農氏,黃帝號軒轅氏,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沿著黃河這條大動脈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發展。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東夷集團,也在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向西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

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衝突就不可避免。 曲阜本身處於東夷的地域內,其部族很可能來自於山東沿海。至今仍是山東簡稱的「魯\」就來自於曲阜。

解構這個「魯\」字,我們可以發現,在甲骨卜辭和金文中,魯從魚從日,是一個會意字,是說曲阜環境好,水多,可以捕魚;土地肥沃,宜於耕作;人們能安居樂業,生活嘉美。也有人認為,魯表明這個部落來自於東方的魚族,內遷到曲阜一帶後,把此作為標誌,魚和魯可能是一個字,下面的日是城廓的意思。還有人說,魚可能是鳥的訛寫,鳥是東夷少昊氏的圖騰,日是鳥巢。

曲阜的先民根在東夷毫無疑問。 然而,曲阜又有「三皇五帝\」的眾多傳說。三皇五帝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的帝王,關於他們的說法自古就不一樣。

中國古書上,習慣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稱為「五帝\」。也有人說,三皇是伏羲、炎帝和黃帝;五帝是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他們大多有在曲阜活動的遺蹟。

像炎帝始都於陳,後遷曲阜;黃帝生於壽丘,壽丘就是今曲阜;少昊葬於曲阜雲陽山…… 這說明,曲阜是一個華夏文明與東夷文明的最大交匯點。蚩尤和炎黃的融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的文化衝撞。兩種文明碰撞,會產生巨大的思想火花。

而這種衝撞越激烈,越能產生偉大的思想和偉大的思想家。我們先繼續沿著東夷文化這條線走下去。 2023年10月,我的一個同事說:

山東陽谷縣要舉行蚩尤文化研討會。我極感興趣,但是因工作原因,沒能前往。同事說,蚩尤的頭埋在陽谷,那裡叫皇姑冢,距陽谷縣城10餘里,距武松打虎的景陽岡也是10多裡,交通便利,綠樹成蔭。

他還拿來一張**,**是冬天拍的,在一大片麥田中間,有一個黃色大土堆,上面有幾棵鐵青的老樹。 從小聽傳說故事,覺得蚩尤非常可怕,像一個鬼魂,**殘暴。然而,第一次看到蚩尤像的時候,我有一個奇怪的感覺,熟悉,親切,覺得他就是我們老家的某個熟人,他就是從我們老家人群裡走出去的。

這種感覺也許來自於血液,來自於生命與意識深處。蚩尤頭上長著兩個短短的角,怒目圓睜,操干戈而立,似乎渾身有一股用不完的巨大力量。他有著人類剛擺脫蠻荒時的純真,是一個具有力量、高尚品質、犧牲精神和無畏勇氣的人物,體現了東夷人善於射獵、勇於進取的精神。

這樣氣質和感覺的人至今在山東半島仍隨處可見。 蚩尤的形象為什麼醜惡?它是被誰醜化的?

中國有一句古話,勝者為王敗成寇,歷史是由勝利者寫成的。蚩尤扭曲的形象首先是因為《尚書》《史記》等嚴肅史書的描寫,他們認為蚩尤是暴君與亂賊。《山海經》《述異記》等一些野史和傳說也記載,蚩尤「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據《龍魚河圖》記載:「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駕,威震天下。\」 這種描寫讓人心裡隱隱產生了一種恐懼,追溯歷史我們會非常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對先進文化的一種恐懼。

蚩尤和炎黃當生活在距今6300——2023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年代。此時,山東的農業文明已經相當發達。人們喜歡養豬,大汶口墳墓裡出土過豬頭。

豬沒法逐草而居,說明他們不遷徙。他們的制銅技術已經成熟,銅器大量出現。蚩尤是中國第一個製造金屬兵器的人,他以銅作為材料,創造了五種新式兵器:

戈、矛、戟、酋矛、夷矛,增強了作戰能力。這是一個跨時代的進步。此時的黃帝部落據《史記》所說:

「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典型的遊牧部落,尚未進入農業文明。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東夷,他們自然有一種對強勢文化的恐懼,甚至把蚩尤醜化為半人半獸的怪物。

蚩尤出生在山東青州彌河一帶,活動範圍在今天魯西、豫東。當他自東而西開拓疆域時,侵害了炎帝部落的利益。強盛的時候,蚩尤在「涿鹿之阿\」打敗炎帝,吞併了炎帝的地盤,到了「九隅(九州)無遺\」的地步。

接著,他和炎黃部落在涿鹿地區遭遇了。蚩尤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在力量上佔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便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

最後,炎黃得勝,蚩尤大敗而逃。《皇覽·冢墓記》記載,蚩尤戰敗,被黃帝殺死並且被肢解,「身首異處,故別葬之\」。害怕蚩尤死後還作怪,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兩個地方。

這次大戰黃帝戰勝了蚩尤,奠定華夏國家的根基,成為五帝之首。 作為一個優秀的文明基因,東夷人也沒有消失,相反,它像一粒粒種子,撒播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創造了很多文化奇蹟。蚩尤被黃帝打敗後,東夷部落的一部分留在當地,仍充滿活力,與黃帝族融合,成為今天漢族一部分鄒、屠、蚩、黎、闞等姓人的祖先;更多的則向南向西發展,分散在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四川,成為苗族的先祖。

東南亞甚至日本、韓國等,都有蚩尤的後裔。據專家考證,舉世矚目的四川三星堆青銅文明,就是南遷的蚩尤部落所創造的。有人甚至拿墨西哥的八卦太陽曆做證據,說東夷人穿過白令海峽,成為印第安人的始祖。

從陽谷蚩尤文化研討會上傳來的訊息,為蚩尤正了名,也解開了我心頭的一些疑團。 首先,蚩尤首級冢應該在山東。目前已知的蚩尤墳墓至少有六處,其中山東兩處,河北涿鹿三處,河南一處。

但有史料記載支撐的只有山東的兩處。 陽谷「皇姑冢\」就是埋葬蚩尤首級的地方,它佔地約4000平方米,高4.5米,具有帝王陵墓的特徵;最關鍵的一點是,經2023年和2023年的兩次考古發掘,皇姑冢被確定為仰韶文化及大汶口文化遺址的一座邑城,這正是蚩尤所處的年代。

其次,蚩尤在東夷及後來的山東人心裡形象非常高大。魏人王象等撰寫的《皇覽》記載:「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

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陽郡鉅野縣重聚,大小與闞冢同。\」天空巨大的紫霞赤氣「蚩尤旗\」,是人們神奇想像的產物,人們把戰死的蚩尤神化了,這是一種對英雄的崇敬。

再次,炎黃部落是軍事上的征服者,而在文化上則都是被征服者,就如同以後中國歷史上那些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最終被漢化一樣,炎黃部落被文化先進的東夷部落同化了。自炎黃與東夷融合後,整個黃河中下游進入農業文明,而孔子講究倫理道德的思想,就產生在農業文明的基礎之上。那片黃色的沖積平原,是儒家思想最為肥沃的土壤。

2樓:手機使用者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

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

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關於蚩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的記載,反映了黃帝與蚩尤關係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側面。「蚩尤」本是農部落的他稱,既是對部落酋長的他稱,也是對部落全體成員的他稱。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長稱蚩尤,第二任酋長亦稱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員稱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員仍然被稱為蚩尤。

如同《大載禮記·五帝德》記「黃帝三百年」之類傳言的實際內涵。把黃帝與蚩尤的戰後關係放到原始部落戰爭的歷史背景中去認識,殺戮是不可避免的,斬盡殺絕又是不可能的,最終只能是讓戰敗的部落在服從的條件下保持原狀生活下去。

歷史關於蚩尤是怎樣評價的?真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

3樓:和

有黃帝就有蚩尤,是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非常重要的兩個人物。否定蚩尤,就是否定…

蚩尤的後來怎麼樣

4樓:匿名使用者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

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

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關於蚩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的記載,反映了黃帝與蚩尤關係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側面。「蚩尤」本是農部落的他稱,既是對部落酋長的他稱,也是對部落全體成員的他稱。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長稱蚩尤,第二任酋長亦稱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員稱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員仍然被稱為蚩尤。

如同《大載禮記·五帝德》記「黃帝三百年」之類傳言的實際內涵。把黃帝與蚩尤的戰後關係放到原始部落戰爭的歷史背景中去認識,殺戮是不可避免的,斬盡殺絕又是不可能的,最終只能是讓戰敗的部落在服從的條件下保持原狀生活下去。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在此說明: 蚩尤的年代有兩位帝王,1黃帝,2炎帝。但那時兩位帝王都不稱為皇帝。

蚩尤活躍於歷史舞臺之時,即「神農氏世衰」的「炎帝」之時。當時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武力互相爭鬥,不再服從由於發明耒耜的功績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聯盟首領炎帝神農氏的約束。「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蚩尤最為暴」。

此所言「諸侯」,並非周秦社會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貴族,而是指原始社會末期的各部落酋長。蚩尤是其中之一。」。

關於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後,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餘波;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

第一種說法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

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貙、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

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

第二種說法見於《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

廣平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並不限於具體數目八加一。「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

地冀指中原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

郭璞注:「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

《周禮·職方》記:「正北曰幷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於幽、並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

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解州。

第三種說法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

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後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於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係,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

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於此類滬傳千年後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注視的焦點,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型別、文化特徵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

以致秦始皇東遊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

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黃帝分別與炎帝 蚩尤大戰,為何只殺了蚩尤

因為在當時炎帝和黃帝算是盟友,是他們一起把蚩尤打敗的。並且蚩尤的部落以及蚩尤的野心,就導致他如果戰敗根本不能活下來,因為誰會讓自己的腦袋上時時懸著一把尖刀呢?並且蚩尤的部落勇猛彪悍在當時他聯合巨人夸父部落。以及三苗部落,驅逐了炎帝,然後又盛世北征,攻擊黃帝一族。但是畢竟距今4000多年前,當時還沒有...

黃帝擒蚩尤答案,黃帝戰蚩尤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 討伐 2 蓄水。2 a3 黃帝於是命令應龍攻打冀州的邊野。4 蚩尤率領所屬72氏族利用濃霧天氣圍困黃帝族。黃帝族率領以熊 羆 狼 豹 雕 鶡等為圖騰的氏族,數戰不勝。後得到玄女族幫助,衝破迷霧重圍,擊敗蚩尤,終在中冀之野將其擒殺。1 1 討伐 2 蓄水。2 a3 於是黃帝命令應龍攻打冀州的邊野。...

蚩尤與炎黃大戰的原因是什麼,炎黃和蚩尤打仗的原因是什麼呢

炎黃戰蚩尤 介紹 傳說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九黎族首領蚩尤在涿鹿 今河北省涿鹿縣 進行的一次艱苦激烈的大戰,這是遠古時代一次很大規模的戰爭。戰爭 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 戰爭 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