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詩歌鑑賞題目怎樣做詩歌鑑賞題?方法?步驟?

2021-03-07 18:35:19 字數 5783 閱讀 7934

1樓:匿名使用者

歌鑑賞題  怎樣讀懂一首詩: 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題的中人和事。

逐字解說詩句,理解詩的大意。詩最後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詩題、描述、議論、抒情一致。

  古詩鑑賞表述: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

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語言特點有: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樸等。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覆等。   表現手法有:

象徵、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有: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特別注意: ①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

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   ②賞析詩句時注意用詞的巧妙、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見8種修辭)。   ③仔細閱讀全詩,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物件),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的象徵意味。

  ④評價要恰當,嚴禁人為拔高。圍繞人之常情考慮詩歌的感情基調。   ⑤儲備一些詩歌鑑賞中常用的名詞術語,要敢於大膽使用,不懂也要裝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對全詩的作用及其在全詩中的分量;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復明等);注意前後期風格變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答案補充  理解內容,是閱讀詩歌的基本要求,是進行鑑賞、評價的前提  古代詩歌常見內容有:思鄉、懷遠、詠史詠物、懷古傷今、離情別緒、春恨秋悲、人生際遇等。

  理解內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鑑賞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   解答古代詩歌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的鑑賞題,要了解一些名詞術語,還要注意答題技巧。  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

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

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  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畫面、一種氛圍、一種情境來傳達某種思想感情,就是意境。詩歌的主題就是在意象的選擇與意境的營造中體現出來的。

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鑑賞古詩,正是要通過語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2樓:匿名使用者

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

1.明白全詩要表達的感情,古代詩歌常見內容有:思鄉、懷遠、詠史詠物、懷古傷今、離情別緒、春恨秋悲、人生際遇等......

2.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

3.表現手法諸如用典、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

4.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排比、對偶、比喻、等。

5.把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畫面、一種氛圍、一種情境來傳達某種思想感情,就是意境。詩歌的主題就是在意象的選擇與意境的營造中體現出來的

將這些逐條分析下來再組合到一起,基本就能行了

3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鑑賞之必備工具1

詩歌體裁:

1.古體詩:四言、五言、七言、雜言、樂府歌行體

2.近體詩(今體詩、格律詩)

絕句(共四句):五言絕句(每句五字)、七言絕句(每句七字)

律詩(共八句):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律詩的基本概念: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頸聯對仗。

3.詞(1)別名:長短句、詩餘、樂府

(2)產生於唐、興盛於宋

(3)基本概念:詞牌名、題目、上下闋

(4)按風格分類:豪放、婉約

(5)按長短分類:小令、中調、長調

4.曲(1)基本概念:[宮調名]曲牌名 題目 例:[越調]小桃紅 江岸水燈

詩歌內容:

1、 山水田園。2、邊塞。3、詠物。4、懷古詠史。5、詠懷詩。(另:敘事詩。哲理詩。抒情詩。)

詩歌內容與主旨的關係:

1.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直抒高傲不羈,蔑視權貴的個性。

2.寓情於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將自己的雄心抱負融入吞吐日月的滄海之中。

3.觸景生情。杜甫《登高》。由眼前自然的永恆遼闊觸發了作者對自身貧病交加的處境的思索。

4.以景結情。「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用蒼涼壯闊的景總結全詩,寫邊塞將士的憂怨。

5.託物言情。陸游《卜運算元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前年已經高考過了,所以就談談我的經驗吧。詩詞主要是考學生的鑑賞能力,一般詩詞就那麼幾個意象和表達方式。不外乎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思鄉之類的。

你做這樣的詩詞時,要仔細看詩詞的主要字眼,一般詩人在詩詞中都是會用一個字來總領自己的情感的,那就是詩眼,抓住詩眼就ok了。其他的再稍微拓展一下,拿高分是沒有問題的!

怎樣做詩歌鑑賞題?方法?步驟?

5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鑑賞技巧

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修辭方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文藝表現方法)、篇章結構。

題目型別:這首詩歌採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體問題。

答題要領: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分鑑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手法角度,還是篇章結構,還是兼而有之。

(1)必須準確的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何種技巧。 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鑑賞。

(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

(3)說說作者採取這種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釋

(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鑑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鑑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美的賞析。

解題格式: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見錯誤:解答這類提問時,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對詩歌某個區域性的修辭手法進行闡述。這是不對的。但在闡述具體某句詩時,可以談及修辭手法的運用。

例1、閱讀[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①從北地來?

[注]①那:奈何,為什麼。

【解答指導】 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或表達技巧,一般從這幾方面入手,看語言有沒有特點(淺易,通俗;典雅、莊重;悲壯、豪邁;清新,質樸;委婉、生動;諷刺、詼諧等)。看有沒有用修辭。看有沒有用特別的表達手法,看結構上有無特點。

頭腦中有了這幾方面的輪廓,就可以逐一對照詩句加以審視。從語言上看,出現了口語「那」,這首詩採用近似日常口語的形式,顯得淺近親切。從修辭上看,三四句採用對比,尾句還運用反問。

從表達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卻委婉別緻。經過這樣的分析篩選,就可基本把握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了,解答起來也就有路子,有話說了。解答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層次清楚。

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採用分點法,依次說。還要結合詩句來分析,這樣才顯得有根有據。

【答參***】這首詩在語言上運用了日常口語,如「他席他鄉」「那從」等,顯得淺近親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厭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獨在南方思念親人不得北歸,而第四句則採用反問「鴻雁那從北地來?」,與前一句形成強烈的對比,看似「無理之問」,卻使詩人的思親感情顯得特別真切動人。

例2、塞下曲 李白

***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注】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多為傷春悲離之辭。樓蘭:西漢時樓蘭的一個國王,曾屢次派人攔殺漢使,後被大將軍霍光派人用計殺掉。

問:談談本詩表達技巧上的妙處。(4分)

答:額聯用典,也使用了反襯手法。「笛中聞折柳」,聽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楊柳」,自然引人想起家鄉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參戰,英勇殺敵。

額聯言簡意賅,對錶現戰士們對國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襯托作用。(要切合原詩,有觀點、有分析。)

1、修辭方法:

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動感人。

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設問――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古詩詞中的用典有以下幾種情形:

①點化前人語句②引用神話故事③運用歷史故事。

點化(化用) ――對前人書面作品的語言和群眾的口頭創造,進行再加工再創造,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境。可分三種:字詞點化、內容昇華、意境開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在古詩詞中的運用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a為了避免詞語單調重複,行文時交替使用同義詞,這種互文的特點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片語或句子裡,處於相應位置的詞可以互釋。這樣可以從已知詞義來推知另一未知詞義。

b是出於字數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練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於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理解這種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留的詞語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彼此映襯才能現出其原意,故習慣上稱之為「互文見義」。

反覆――疊字疊詞疊句: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更加生動形象。思想感情的表達更為綿密曲折,音節流美,增強語言的**美、修辭美。

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雙關――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

列錦―― 所謂列錦,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象,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運用此修辭可達到的藝術效果是:①凝鍊美。

詩詞有時故意讓成分殘缺,從而達到簡潔凝鍊的效果。②簡遠美。所謂簡遠,是指選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經過作家巧妙的藝術處理,使之凝聚豐富深廣的思想內容和情感。

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說出來,而是委婉地道出,從而收到良好的表達效果。

語文做詩歌鑑賞題有什麼方法,語文做詩歌鑑賞題有什麼方法?

1.首先你要明白考點是什麼?詩歌鑑賞的考查主要為表達技巧 思想感情 語言特色三個方面。你要梳理清楚常見表達技巧有哪些分別有個作用或效果 常見思想感情有哪些 語言特色的考察主要為煉字 煉詞 煉句。面對不同的提問有不同的答題方式,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經常是連在一起考查的,你可以按照這個公式來組織答案 表達...

如何做詩歌鑑賞題每次做題都沒有入手點

以下是我以前回答過的,再搬過來用用,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哦,o o 首先,看題目!注意哦,不是古詩的標題,而是大的題目,比如說,請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以下問題 從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作品的背景時間了。如果碰到宋朝的就最好寫了,宋朝的古詩無外乎是憂國憂民 懷才不遇 心繫天下 壯志難酬 無路請纓 諷刺朝廷偷安苟...

詩歌鑑賞該怎麼做啊古代詩歌鑑賞怎麼做??

一 考試中如何讀詩歌,個人歸納為如下 四讀 一讀題目 二讀作者 三讀詩句 四讀註釋 二 積累一些詩歌的基本常識 1 有關抒情的藝術手法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古詩中間接抒情者為多,往往是藉助景物來抒情。景與情的關係通常有四種 以樂景寫樂情 以哀景寫哀情 以樂景寫哀情 以哀景寫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