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對於我們民族有什麼深遠的影響

2021-03-07 04:18:58 字數 5916 閱讀 9239

1樓:風飛女孩玫瑰夢

**應試教育造就的十大惡果

本來,應試教育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然而,由於我們傳統的習慣勢力和一些固有的制度機制,這種思想依然在我們的教育陣地橫行。任何事物有生必然有滅,這是客觀規律,如果該消亡的不讓其消亡,則它的再存在必然產生惡果,我們要對這種惡果進行**,以引起更多人的震驚和反思。

惡果一:造就了發應試教育之財的暴發戶。

暴發戶們擾亂了學生良好的閱讀市場。本來學生時代是多讀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增長多方面知識的時代,但是現在卻為學生提供了五花八門的練習題、測驗卷、考試寶典等,教師逼著買,家長主動買,學生不得不買,於是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抹殺了,每天陷入各種各樣的、題型怪異的題海中,幸福了少數商人,辛苦了多數孩子。

惡果二:造就了「缺腿」教育思想。

考試得高分理所當然,但是,只為高分而教育卻成了應試教育下的現實,學生的品德如何、修養怎樣、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強弱等這些關係孩子生命的寶貴知識全都被打入冷宮,「缺腿」的教育思想必然造就「缺腿」的孩子。

惡果三:造就了讓部分學生得高分的怪異名師。

現在一些地方上的所謂名師,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學生平均成績得第

一、他培養了幾個高考狀元,很少說他成功的教育好了多少名不好教育的學生。這樣的「名師」,實際上只是把自己的名聲建立在了學生追求分數的痛苦中,是犧牲學生其它興趣和綜合發展為代價的,是犧牲了大多數學生的科學發展需要的,這樣的名師實在是怪異的名師,他們揚名於高分學生、陶醉於編輯試題輔導資料,讓本來繁榮的應試資料市場更加五彩繽紛,這樣的怪異名師還是少點好,因為他們在間接地給學生增加負擔。

惡果四:造就了狠榨學生智慧之油的重點學校。

現在所謂的重點學校就是升學率高的學校,然而他們的升學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狠榨學生的智慧之油,把學生的智慧之油撒在課本、題海上,猛烈燃燒,並且加上大量的時間保證,恨不得把學生的油抽淨熬幹,學生高考完了,智慧和靈性也就到了崩潰的邊緣。

惡果五:造就了「學生分數第一」的**家長。

應試教育下的家長個個心急如火,孩子學習成績成為家庭的頭等大事,而且,也要列入家庭的重要經濟支出計劃。學生成績好,皆大歡喜,學生成績不好,拳打腳踢,家庭暴力和應試教育關係密切,甚至成為家庭暴力的導火索。

惡果六:造就了靠學生分數評價學校工作和教師水平的懶惰、貪婪的教育管理者。

雖然教育管理者口頭上不得不說要大搞素質教育,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依然深深熱戀著應試教育。搞好應試教育,一則工作好做:以分數為硬指標、鐵證據,省心、省力,好做工作,如果搞素質教育多麻煩啊。

二則有些教育管理者在發應試教育之財:有應試就有重點學校,有重點學校,我這管理學校工作的人就能把權力變成商品和人情,就能收****的費用,就能把升學率高的學校當作自己的權力特區。

惡果七:造就了身心疲憊的基層教育工作者。

應試教育下最苦的還是現在的基層教育工作者,學生要有好成績,沒有好學生是枉談,一方面是招生大戰愈演愈烈,甚至想法去「買」優秀生、「挖」考生,一方面是一般非重點學校大打疲勞戰,老師白天滿負荷工作,晚上還要加班,雙修日沒了,節假日少了,身上的疾病多了,家裡不是教師的愛人累了。

惡果八:造就了發展畸形的學生群體。

我們得承認應試教育培養了一部分精英學生,但是大部分學生卻在這個獨木橋上被擠下了水,其實這也很正常,但可悲的是,掉下水的偏偏沒學過游泳,於是水中再學,浪費了自己、耗費了家庭,減緩了個人的發展。即便那些走過獨木橋的學生,也有的在擠獨木橋過程中心理也發生了畸形,對今後的發展埋下了禍根。

惡果九:造就了心理**的教師。

應試教育對教師造成的最嚴重傷害是心理,都說「分、分,學生的小命根」,其實現在的「分、分,也是教師的命根」,有的地方明確規定,誰的學生平均分低誰下崗。於是,教師在生存面前心理髮生**,做出許多違背教師正常心理的事情,比如考試時告訴學生要發揚「雷鋒精神」,有的甚至想盡辦法竊題、把學習不好的學生趕走,這難道不是教師心理的**嗎?

惡果十:造就了我國技能人才緊缺、理論人才過剩的不良人力格局。

現在我國技能人才緊缺,影響到經濟的質量性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應試教育造成的惡果,因為傳統的應試教育就是推崇宣揚孩子要上學、上大學、找好工作、坐辦公室、當大官、做某某家,很少說上學可以學技術、長能力、踏踏實實謀生。在這樣的教育大氣候下,當然很少有人學習專業技術、向技能性人才發展了。現在部分地區出現的大學生回技校再造現象,實在是對應試教育的一個很好諷刺。

2樓:

據有關研究材料表明,建國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偏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階段,即偏重掌握基礎知識與形成基本技能。這個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為期約30年。

第二階段為強調智力階段,即強調發展智力與培養能力。這個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為期僅4年。?第三階段為重視非智力因素階段,並把非智力因素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結合起來。?

這個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為期約7年。第四階段為加強素質教育階段,即從根本上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端,逐步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這個階段大約從80年代未90年代初開始,現在正處於全面轉軌的攻堅階段。

那麼,什麼是素質?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呢?

素質,作為一個理論命題,有其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空間,而且有多維的審視角度和思路。一般說來,所謂「素質」,通常具有兩個層面的涵義:第一種涵義是生理上的「素質」概念,主要指人們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經系統,又稱遺傳因素或天賦;第二種涵義是教育學實質也是社會學上的「素質」概念,主要指後天社會性的一面,認為素質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後天教育和環境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識技能、行為習慣、文化涵養、品質特點的綜合。

換句話說,人的素質是指人的發展總水平,是人的諸種屬性的綜合,是由各種品質構成的整體結構。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是後天形成基本品質的物質前提,而後天的環境與教育則是先天遺傳素質能否發展的條件。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一個先天的聾啞人,當然不可能成為一名**家;但假如一個人的**天賦再好,卻沒有得到後天的培養,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家,因此,提倡素質教育就是要使每一 名學生先天獲得遺傳素質得以充分的發展,同時使他們獲得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品質。

國家教委朱開軒主任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為實現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於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往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明確提出:「應試教育」不是對以前和現行基礎教育的概括,而是對其中存在的單純以升學為目的而產生的諸多弊端的概括。

否定「應試教育」不是要否定現行的教育。所謂「應試教育」,是指在我國教育實踐中客觀存在的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單純為應付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傾向。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主要區別,大體可以從以下10點表現出來:①從指導思想上看:素質教育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也就是為了全面提高國民的素質,它反映了現代的先進的教育思想;而應試教育則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是以追求升學率為目的的教育,是選拔式、科舉式、淘汰式的陳舊落後的教育。

②從教育目的上看:應試教育是為適應上一級學校的選擇需要,以應試訓練為目的的教育;素質教育則是根據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需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和學會審美的教育。

③從教育物件上看:應試教育是面向少數人而忽視多數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質教育則是面向全體,重在「普及」,促使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通才教育」。

④從教育內容上看:?應試教育完全圍繞應試要求,考什麼就教什麼、學什麼,輕「德」、缺「體」、少「美」、砍「勞」,是一種不完全的畸型教育;素質教育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教育。

⑤從課程結構上看:應試教育是單一的學科課程,且只重視少數所謂「主科」,輕視所謂「副科」;而素質教育則以現代課程理論為指導,把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程等幾個板塊,都納入課表,作為正式課程平等對待,有的學校還十分注意開發「隱性課程」,比如環境教育、校風建設等等。

⑥從學生課業負擔上看:應試教育不按課程計劃授課,隨意增加課時,超綱授課,加大作業量,考試頻繁,複習資料氾濫,各種競賽名目繁多,學生課業負擔加重;而素質教育則要求著眼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嚴格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僅以作業為例,內容適度,形式靈活,不僅重視鞏固性的書面作業,還要設計富於個性和創造性的活動作業、口頭作業、行為作業,並把課外閱讀納入培養健康的個性之中,以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⑦從師生關係上看:應試教育迫使教師「選擇適合教學的學生」,強調師道尊嚴,師生之間是一種管與被管、教與被教、灌與被灌的關係;素質教育則強調尊師愛生,師生民主平等,雙向交流。要求教師尊重、理解、信任、鼓勵、扶植每一個學生,教師選擇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發展的教學藝術。

⑧從教育方法上看:應試教育實行的是學生被動學習,死摳書本,脫離實際的教育;素質教育則是重視雙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的教育。

⑨從教學途徑上看,應試教育把課堂和書本作為教學的唯一途徑,不同程度地脫離社會、脫離實際;而素質教育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新型素質,要求實現教育的社會化,建構學校與社會的「雙向參與」機制,使得教學途徑增多,教育視野廣闊,有利於從狹隘的完全同升學「指揮棒」對口的自我封閉中解脫出來,實行開放式的現代教育。

⑩從評價標準上看,應試教育以「分」為導向,以「率」為標準,以「考」為法寶,並以此來評價學校、教師和學生,實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質教育則確立社會實踐的評價權威,淡化分數的警告、懲戒作用,把學生的差異作為資源潛能優勢,實行的是使學生個性健康、完善發展的教育。

從以上10點基本可以著出,應試教育只注重應試的功利,不關心人的全面發展;不是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應試教育」在教育物件上的侷限性,在教育內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過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虛假性,對基礎教育危害甚深,對廣大中小學學生的素質提高和健康成長影響極大,必須通過切實的努力動搖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轉化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端正教育思想,樹立現代教育新觀念。應該樹立哪些教育新觀念呢?

第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觀。基礎教育多年來都是為構建教育「金字塔」服務的,單純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只要統考分數和升學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醜」,「哼一聲都是經驗」。

這種以應試為主導的教育目標必須改變,而應培養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人為出發點和歸宿,樹立以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以充分發展個性特長為宗旨的素質教育目標觀,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第二,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一提到「人才」,人們馬上想到專家、教授、工程師、學者等等。這些「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勞動者也是人才。

我們一 定要轉變升學者是人才、唯升學者能成才的人才觀;確立多渠道成長、多規格育才的人才觀。要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類別、多層次、多結構的,不僅需要自然科學人才,也需要社會科學人才;不僅需要科學家、思想家、理論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不僅需要高層次的社會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的勞動大軍,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變化,不僅要知識豐富、學有專長,而且要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古今中外的無數事例反覆證明:

具有高學歷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沒有高學歷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也完全能夠在實踐中逐步成為某一方面的優秀人才。

第三,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其主要的含義,就是要徹底拋棄以考分高低、升學率高低論成敗的陳腐觀念,樹立以各種基本素質全面提高、個性特長充分發展為標準的教育質量觀。我們常講」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就是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用整體、綜合的觀點要求和衡量學生,從過去僅僅看分數轉變到全面地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學知識、勞動技能、個性特長和身體心理健康等全面素質的提高。

第四,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要徹底拋棄單純重視。「尖子」學生,忽視一 般學生;重知識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重灌輸輕啟發、重死記輕思考、重傳授輕自學、重接受輕創造、重課堂輕課外,以書本、課堂、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樹立面向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相統

一、教書與育人相統

一、傳授知識與發展智慧相統

一、理論與實踐相統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

一、課內與課外相統一以及注重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精神的現代教學觀。

可以說,以上四個帶有根本性質的觀念轉變了、更新了,就為基礎教育的轉軌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矗。

當前的應試教育有哪些弊端,中國應試教育有什麼弊端?

當今的應試教育的弊端正如許多有識之士所指出的 1.學生的學習一切以升學為中心,而不是以充分發展每個人的興趣為中心,造成了中國的大學雖多,卻難以培養出傑出人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臨終前都念念不忘的問溫總理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始終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應該說我們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學校變成了單純的 職...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什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區別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專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屬 能力培養 個性發展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應試教育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自然發展規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什麼是應試教育

我們所說的 應試教育 不是對以前和現行基礎教育的概括,而是對其中存在的單純以升學為目的而產生的諸多弊端的概括。所謂 應試教育 是指在我國教育實踐中客觀存在的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單純為應付考試 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傾向。當前 應試教育 已經發展到相當完備的程度,形成了一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