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半兩錢對中國古代的影響秦半兩這種錢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怎樣重大的影響

2021-03-07 02:58:20 字數 5282 閱讀 4323

1樓:南昌志明

秦朝半兩錢對中國古代的影響;幣制的統一,大大地便利了全國各地之間的商品交換和經濟往來。它既有利於封建國家的賦稅徵收,也為商品經濟發展提供了方便,同時促進了遼闊疆域內經濟共同體的形成。秦「半兩」錢在體現皇權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同時,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效率觀念。

它集實用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身,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主義**集權的封建制國家政權,它是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掉關東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齊國,而完成了統一大業。秦朝建立以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鞏固統一,加強**集權。嬴政確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廢諡法,以世計,自稱始皇。

國家一切政務皆取決於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在**實行三公九卿制,從**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自己鑄行貨幣,齊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蟻鼻錢,燕有明刀,韓有方足布,趙有尖足布,魏有橋足布,秦有圜錢等等。錢幣形狀各異,輕重不一,並且有優有劣,換算困難,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秦始皇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偉大的政治家。他出於國家統一的需要,於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最終統一了全國的貨幣。

秦始皇下令廢除原各國的舊幣,以秦幣為基礎推行新的貨幣制度。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三等。

**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半兩其形制仿玉璧紡輪的圜錢形制而來,方孔圓形,逐漸成為中國製錢的規定模式。

秦始皇不僅對貨幣的質、量、形、用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集中了錢幣的鑄造權,嚴禁私人鑄錢。實際上秦半兩在鑄造技術方面並沒有超過先秦各國的銅鑄幣,它的流通訊譽是靠國家的法律來維護的。雲夢竹簡《金布律》記載:

「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錢善不善,雜實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錢的時候就把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錢不鑄地名,正是鑄幣發行權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幣制,一方面廢除各大小諸侯的舊幣,另一方面嚴禁民間私鑄,鞏固加強國家的鑄幣權和發行權,這也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最重要的措施。

古泉學家丁福保曾有詩詠秦半兩:「千秋唯有長城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莫道區區僅半兩,曾看劉項入咸陽。」

劉邦和項羽都曾率軍進入過秦都咸陽。項羽還燒燬了秦代的宮殿,在與劉邦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後,被劉邦打敗。這兩個人在這一時期還都使用秦半兩。

秦半兩這種方孔錢,是秦始皇削平戰國諸侯以後,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結束紊亂的幣制,而統一施行的錢幣。這種外圓內方的錢,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從而也就奠定了我國曆朝銅錢的基本形式。這種半兩錢重為古代的十二銖,古代以十黍為絫,十絫為銖,二十四銖為一兩。

其實,它的重量沒有那麼準確。雖說貨幣由王室專鑄,但往往隨時而變,輕重無常,大小不一。如嚴格要求,許多半兩錢是不夠標準的。

可見秦始皇頒佈的度量衡,一時尚難以統一實施。史書記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梁,就曾自鑄秦半兩大錢。秦始皇時半兩錢直徑為2.

5-2.8釐米,重3-6克。但留傳下來的實物直徑也有大於4釐米的,最大的為6.

8釐米,後者有人認為是假錢,有人認為是樣錢。

戰國後期到秦代的物價是很低的,正常的粟價每石大約只有幾十個錢,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兩就夠了。可見當時物價很便宜,錢價是貴的。有記載說,縱橫家蘇秦到燕國去,只要百錢就過了。

還有記載說,蕭何多送了兩枚秦半兩給劉邦,劉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後來為蕭何增加了封地。

當漢高祖劉邦還是一個平民的時候,在他的家鄉沛縣(今江蘇沛縣)有個秦朝的屬官蕭何,就有幾次用他的身份庇護過劉邦。等到劉邦當上了亭長,蕭何還常常幫助他。當陳勝起義,各地響應,劉邦聚集了數十人,殺了秦朝的沛縣縣令。

這時蕭何、曹參等輔佐劉邦起義,推劉邦為沛公,徵發沛縣子弟,得兵三千,投奔項梁,項梁又給劉邦兵五千,將十人。劉邦就成為項梁部下的主力軍。

當劉邦率眾軍進駐咸陽時,有些官吏每人送他三枚錢,唯獨蕭何送了五枚。這時通行的錢當然是秦半兩,三枚、五枚都指的是秦半兩錢。可見當時鑄錢不多,也不是任何事非錢不能辦。

大概當時取與之間常常就是幾個錢。《史記》還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既殺項羽,天下已定,接著便**行賞。

群將爭功,一年多還不能決定。劉邦以為蕭何功勞最大,封為酇候,食邑也多。其他的武將有點不服氣。

說蕭何光用筆墨談兵,並不去作戰,為什麼反而高升?劉邦說,你們知道打獵嗎?知道獵狗嗎?

打獵,追野獸的是狗,而髮指示的是人。現在各位能得野獸,只是「功狗」,至於蕭何是髮指示的,是為「功人」。這時武將們也不敢再爭了。

於是劉邦又封蕭何父子十餘人,皆食邑。並且蕭何本人多增加2000戶。這也有他當初多奉送二枚錢的緣故。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佈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 半兩」錢的造型極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權」的象徵。《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何以說天道之圓也,精氣一下一上,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形皆有分職 ,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主執圓,臣主方,方圓不易,其國乃昌。」秦代的統治者認為外圓象徵天命,內方代表皇權,把錢做成外圓內方的形狀,象徵君臨天下,皇權至上,秦「半兩」流通到何處,皇權威儀就散佈到何方。

「半兩」錢上的數字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秦「半兩」重十二銖(秦代二十四銖為一兩),直徑十二分(3.2釐米),穿孔的邊長各為六分(1.

2釐米),這些數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數。「六」是陰陽五行中水的記數,如此眾多的六出現在錢幣上絕非偶然,是古人一種思想含義的體現。

此外,從材料利用和製作工藝來看,「半兩」錢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狀都節省鑄材,是一種最優化的選擇,而且中間的方孔便於固定銼修。說明當時的人們在材料利用和工時效率方面都有過深刻的研究和**。

總之,秦始皇為了統一大業所實施的措施是順乎歷史發展潮流的,是革命的,進步的。幣制的統一,大大地便利了全國各地之間的商品交換和經濟往來。它既有利於封建國家的賦稅徵收,也為商品經濟發展提供了方便,同時促進了遼闊疆域內經濟共同體的形成。

秦「半兩」錢在體現皇權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同時,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效率觀念。它集實用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身,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2樓:匿名使用者

統一了貨幣的樣式以及重量,雖然秦以後有各種各樣的銅幣,但基本都維持了圓形方孔的樣式。這樣便於經濟的流通,促進了各地之間的交流

秦半兩這種錢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怎樣重大的影響

3樓:炎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半兩錢即變為全國最早的統一貨幣,結束了刀、布、環(圓形方孔)錢長期混用的割裂局面,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里程碑式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三十抄

七年,「復行錢」襲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在《世界百位領袖名將郵票錢幣典藏錄》當中,收錄了一枚「秦半兩」青銅幣。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掃平六合,統一中國」,因此,透過這枚「秦半兩」青銅幣可以瞭解歷史,領略一代君王的風采。流通

5樓:匿名使用者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專古代錢幣的初屬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秦半兩」奠定「圓形方孔」的古錢幣造型。「圓形方孔」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

「秦半兩」青銅幣以「圓形方孔」為貨幣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圓代表天圓,「圓形方孔」即象徵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這是一種普遍容易接受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圓形方孔是生產、加工的需要,是便於攜帶、流通和儲藏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科學的制式)。青銅幣上的「半兩」二字為小篆文字,是由秦國著名的李斯所題寫;它表示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故稱「半兩錢」。

6樓:日奈森亞夢

它開創了錢幣史上圓形方孔之先河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半兩錢即變為全國最專早的統一貨幣,屬結束了刀、布、環(圓形方孔)錢長期混用的割裂局面,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里程碑式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秦國掃六合後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貨幣的統一鞏固了親過的統一,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統一貨幣,促進了全國經濟交流,也為後世錢幣的形狀打下基礎,此後一直到清朝使用的主貨幣都是這種圓形方孔銅錢。

7樓:匿名使用者

它開創了錢幣史上圓形方孔之先河。在當時的全國範圍內統一了貨幣,為商品在各地的流通掃清了障礙,為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8樓:林雨蝶薰

統一貨幣,促進了全國經濟交流,也為後世錢幣的形狀打下基礎,此後一直到清朝使用的主貨幣都是這種圓形方孔銅錢。

9樓:90後·麒跡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秦國掃六合後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貨幣的統一鞏固了親過的統一,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當時的全國範圍內統一了貨幣,為商品在各地的流通掃清了障礙,為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1樓:六脈神劍

它開創了錢幣史上圓形方孔之先河。

從戰國時期的刀幣到秦朝半兩錢反映了什麼政治特徵?這種變化有何影響?

12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改革幣制,一方面廢除各大小諸侯的舊幣,另一方面嚴禁民間私鑄,鞏固加強國家專的鑄幣權

屬和發行權,這也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最重要的措施。

半兩」錢上的數字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思想。秦「半兩」重十二銖(秦代二十四銖為一兩),直徑十二分(3.2釐米),穿孔的邊長各為六分(1.

2釐米),這些數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數。「六」是陰陽五行中水的記數,如此眾多的六出現在錢幣上絕非偶然,是古人一種思想含義的體現。此外,從材料利用和製作工藝來看,「半兩」錢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狀都節省鑄材,是一種最優化的選擇,而且中間的方孔便於固定銼修。

影響:「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秦半兩」青銅幣由於「圓形方孔」,所以便於攜帶、流通和儲藏,自此,「圓形方孔」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裹小腳對中國古代女性的影響,對古代中國婦女纏足的評價

中國女子纏足之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說法不一,較常見的說法是,南唐後主有宮女嬪娘,纖麗善舞。乃命作金蓮,高六尺,飾以珍寶,網帶瓔珞,中作品色瑞蓮,令嬪娘以帛纏足,屈上作新月狀,著素襪行舞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以後,此風從宮內傳向宮外 有些人認為這就是女子纏足之始。到了宋代,女子纏足就逐漸從宮廷推廣到...

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對中國有何影響

中國1840年以前各朝代的商業活動。它經歷了發生 發展的漫長過程,表現出它的階段性和各時期的特點。商業是由物物交換演進而來,最初的交換髮生在氏族部落之間。傳說舜 販於頓丘 交換操於部落首領之手。大約夏代已有商業活動,商代轉盛。商亡後,其遺民仍以 為業,商業 一詞或源於此。在中國奴隸社會中,商業主要由...

中國古代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影響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她 影響了整個世界文明和文化的發展格局及脈絡,華夏文明從何而來,她的起源是什麼,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何以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 一 中國玉文化是中國獨有的 世界最古老的和諧文化 早在7000 10000年前,玉作為砍砸工具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已初露端倪,她的出現和使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