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在哲學主張上有哪些不同

2021-03-07 01:42:39 字數 4721 閱讀 2312

1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政治渺小藝術永恆。

2樓:愛之守護天神

儒家: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反對一切戰爭,要仁愛待人,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

道家:以柔克剛,認為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3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講究禮儀 尊孔孟之道

道家講求修身養性~有樸素唯物主義

4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劉徹欲施仁政,改革;

竇太后欲無為,保守.

儒道治國,大為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

6樓:匿名使用者

論有為與無為

——從郭店楚簡看儒道性情同異

盡人皆知,

道家無為。無為的對立面是「有為」,諸子百家,誰主有為?學者間似乎鮮有論及者。今因郭店楚簡出,似可提出新說。

「有為」之義,實際上在《荀子·性惡》中已有表述。《性惡》雲:「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此處的「偽」,與「為」字通,是人為之義,下文「器生於工人之偽」語可為明證。唐人楊倞注《荀子》猶知此義:「偽者,為也,矯也,矯其本性也。

凡非天性而人作為之者,皆謂之偽,故偽字人旁加為,亦會意字也。」宋儒主心性,故推尊孟子。因荀子性惡說與孟子性善論違拗,故猶惡荀子,遂望文生義,將《性惡》偽字理解為「虛偽」而對荀子妄加訾議。

清儒錢大昕、盧文弨、郝懿行等糾正宋儒謬說,方使荀義復明。

先秦的「偽」字泛指「人為」,但《荀子》中每每有特定的含義。《性惡》雲:「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

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可知荀子的「偽」特指聖人制作的禮義,進而又指用禮義改造人性。古漢語文例,「為」與「有為」同義,所以《性惡》之「偽」就是「有為」。

《禮記》中有兩處涉及「有為」的詞語,一見於《檀弓》,有子聽到孔子云「喪欲速貧,死欲速朽」,而說「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二見於《曾子問》,子夏向孔子問及「三年之喪卒哭,金革之事無闢也者」一語,孔子說「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二文中的「有為為之」、「有為言之」,歷代注家均無說,以往每每苦於不得索解。

今讀郭店楚簡,《性自命出》雲:「《詩》、《書》、《禮》、《樂》,其始出皆生於人。《詩》,有為為之也。

《書》,有為言之也。《禮》《樂》,有為舉之也。」居然三次提到「有為」,遂恍然大悟,「有為為之」、「 有為言之」並見於楚簡與《禮記》,殆為春秋、戰國時之恆語,有為為之,當即有為之為;有為言之,當即有為之言。

儒家主張以道德仁義化民,文以載道,《詩》、《書》、《禮》、《樂》為百王之道之所歸,所以《荀子·儒效》雲:「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詩》、《書》、《禮》、《樂》之歸是矣。」郭店簡也有類似的表述,《六德》雲:

「故夫夫、婦婦、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六者各行其職而獄訟亡由作也。觀諸《詩》《書》,則亦在矣;觀諸《禮》《樂》,則亦在矣;觀諸《易》《春秋》,則亦在矣。」也以六經所載為人倫之正。

禮為「道德之極」(《荀子·勸學》),故儒者每以禮義總括六經之旨。

《性自命出》又云「交性者,故也」,並解釋說:「有為也者之謂故。」「故」可以訓為舊典,如《左傳》定公十年,孔子對樑丘據說「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

」注:「故,舊典。」《漢書·藝文志》之《詩》類有《魯故》二十五卷、《韓故》三十六卷,引申之,可以泛指文獻,聯絡到上文所引的三個「有為」,「故」殆指有教育意義的古文獻。

所謂「交性」,就是用《詩》、《書》、《禮》、《樂》等文獻施行「有為」,使人民「可學而能、可事而成」。

儒家為何主張「有為」?有為與道家的無為有無關係?回答這一問題,需要從心性論談起。

郭店簡關於心性情志的論述相當豐富,《性自命出》雲「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認為人性出於天賦,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必須得到尊重。天道形諸萬物,萬物「莫不有道」(《尊德義》),故水有水道、馬有馬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猶如治水要尊重水之道、御馬要尊重馬之道、藝地要尊重地之道,治民必須順應人之道,「不由其道,不行」(《尊德義》)。

簡文的作者甚至說「道始於情」,把情作為儒家之道的基礎。類似的論述,與注重性情的道家頗有相似處,以至有研究者認為子思學派是唯情主義者,還有學者說子思思想包含有許多道家思想成分。對此,筆者不敢苟同,郭店簡心性論大體不出《中庸》範圍,不過因為《中庸》的作者和年代長期紛爭,學界未能予以足夠注意罷了。

現有的材料尚不足以推翻對儒家思想的固有認識。此其一。

其二,《性自命出》等篇雖從性情下筆,而大旨卻是落在對人性的改造上。儒家認為,人性固然可貴,但有其自身的弱點,人的性情的宣洩,未必處處得當;而且萬民之性並不齊一,同一事物可引起各種反應;如果聽憑自流,「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荀子·非十二子》),則社會無法及於「大順之道」(《唐虞之道》)。人是萬物之靈,不能將人性等同於牛馬之性。

人性有可塑性,所以《性自命出》說「惟人道為可道也」。人能自覺,通過引導和教育,可以揚善去惡,「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荀子·勸學》)。所以儒家注重性情,但更強調教育,「君子美其情,[貴其義],善其節,好其頌,樂其道,悅其教」(《性自命出》)。

教育即是「有為」,教育是使人從精神上區別於動物界的重要手段,「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荀子·勸學》)。

儒家提倡教化,有其天道觀方面的原因。儒家所謂的天道是哲理化的天道,其主要特點的陰陽兩極的和諧至善、中正不倚。人道取法天道,人性人情的最佳狀態應該是「中和」。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並將中和稱為「天下之達道」,正是追本於此。人性由於稟賦的差異,不能自發地及於「中和」,因此要以義統性、節性,使人「好惡以節,喜怒以當」(《荀子·禮論》)。《性自命出》雲:

「道始於情,情生於性。始者近情,終者近義。」主張從情出發,歸終於義,使人道諧於天道,是對儒家思想最精闢的歸納。

(參閱拙作:《始者近情,終者近義——子思學派對禮的理論詮釋》,《中國史研究》2023年3期)

儒、道兩家都注重性情,而最終分道揚鑣,根源在於對天道的不同認識。郭店簡「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一語,也見於《莊子·大宗師》,兩彼此都主張以人法天,而道不同於儒,莊子認為「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萬物皆應順其自然。老莊尊崇的天道,是純粹的自然之道,天道無為,故人性應與天道同化。

莊子認為「性不可易,命不可變」,「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也」(《天運》),所以應該縱情率性,「任其性命之情」(《駢拇》)。他讚美「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踢」的自然之態(《馬蹄》),甚至提出,駢(大指與食指並連)和枝(六指)都是「性命之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岐」,(《駢拇》),不必過慮。進而言之,應該屏絕常人的情感。

《養生主》說,老聃死,秦失吊之,僅「三號而出」,「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人生於自然,歸化自然何悲之有?生者當冥情任運。故妻死,莊子鼓盆而歌。

莊子主張人性至上,對人性的任何約束,都是對天道的損害。他以是否有損於天性作為衡量一切是非的標準,對儒家樹立的道德形象進行嘲諷。他指責三皇五帝之治,「名曰治之,而亂莫甚焉」,「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猶自以為聖人,不可恥乎?

」(《天運》)批評堯、舜、禹、湯、文、武等六子「皆以利惑其真,而強反其情性」(《盜跖》),認為伯夷死名於首陽,盜跖死利於東陵,雖「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駢拇》)。在他看來,天下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安其性命之情」,三皇五帝、堯舜禹湯的罪過就在於損傷了人類的天性,因此「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

」(《在宥》)

莊子甚至主張人混同於禽獸,「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馬蹄》),讚美物我兩化的境界,《莊子》中類似「莊生夢蝶」的文字很多,如《大宗師》「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應帝王》泰氏「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等皆是。莊子所追求的是「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後」(《大宗師》)和「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

解心釋神,莫然無魂」的境界,即所謂「有人之形,無人之情。」(《德充符》)。

儒家將符合於德行的行為規範稱為禮,郭店簡《語叢》雲「禮始於情」,儒家制禮的目的,是要將朴茂的人情引導至於「義」的境地,「義者,宜也」。如前所述,加於人性的「偽」就是禮義,荀子說:「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禮論》)荀子認為,禮義不但無損於情,而且可以「養情」(《禮論》)、「化性」(《性惡》),情只有依附於禮,方能健康發展,「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禮論》)。荀子將情與文(禮義)的關係歸納為「情文俱盡」、「情文代勝」和「復情以歸大一」等三種情況,以情文俱盡為「至備」,而以「復情以歸大一」為最下(《禮論》),與道家的看法相左,他認為只有情才能安禮,「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

」(《修身》)

老莊尤其痛恨用道德禮義來化民之性。《老子》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以禮為「亂之首」。又云: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貞臣。」莊子尤其反對「以仁義易其性」(《駢拇》)、「亂人之性」(《天道》),所以對禮義的抨擊尤為激烈,「禮樂遍行,則天下亂矣」(《繕性》),「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

」(《馬蹄》)認為禮義之於人,如同「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認為「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駢拇》)。

綜上所述,有為與無為,乃是儒、道相爭的焦點。在承認和尊重人性的問題上,儒道兩家本無分歧。但是由於兩家天道觀的不同,對於如何處理人性的問題上開始形成歧見。

道家提倡人性至上,反對約束和改造人性,而儒家則認為並非完美,主張用禮義來加以引導,使之及於「中和」的境界。郭店楚簡關於心性的論述,不僅加深了我們對《中庸》的認識,而且有助於我們對儒、道思想的本質的認識。

摘自簡帛研究

道家,墨家。儒家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 莊子,他們的主張分別是清靜無為,無為而治和順從天道,而摒棄 人為 摒棄人性中那些 偽 的雜質。墨家的代表是墨子,主張兼愛 非攻 尚賢 尚同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樂 節用 節葬 儒家的代表是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核心 仁 義 禮 智 信 恕 忠 孝 悌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兩千...

墨家,道家,儒家,兵家,法家各主張什麼思想

墨家 兼愛非攻 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 孔子 關心他人。孟子 仁政。荀子 性惡論。法家 建立起 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兵家不太清楚。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兵家的思想主張分別是什麼?儒家以德治國,法家依法治國,道家無為而治,墨家博愛,兵家慎戰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和兵家政治思想分...

請問,儒家佛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精髓是什麼

儒家的思想精髓 入世 治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他們的楷模。道家的思想精髓 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不強求 不逆天 這裡的天,就是客觀規律 大自然 佛家的思想精髓 無緣大慈,通體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為了挽救眾生 這裡不單指人類,而指一切有情生命 出世則是教一切眾生,認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