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眾生皆有佛性什麼是佛性

2021-03-07 01:03:49 字數 4977 閱讀 5628

1樓:悅懵

佛性,也可以翻譯成如來、法性、覺性,原指諸佛的本性,後發展成為證身成佛的可能性、因性、佛性種子,意思是一切眾生皆有覺悟的本性。法藏認為:「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

所謂佛性,就是眾生成佛的原因種子,是對眾生成佛的可能性所做的保證。

2樓:金果

佛性:佛教術語。佛指覺悟,性,意為不變。 大乘佛教的一些經典認為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

眾生皆有佛性,是說眾生本來就具有見識自我本性的最簡單、純潔的覺察心,是指本來的心性,由於有這樣的心,才說具有覺悟和反省的能力,最初的本覺具有最簡單純樸的種子,未經任何外物干擾和**。而經過時間過程中各種外界生活的影響。

自己思維上的妄念逐漸掩蓋了對事物直接的理解,反而是以各種「執取」來分別,因此才產生了我們的各種煩惱。佛性的覺察**於自我的控制和把握,時時提醒自己保持以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認識來分析和處置外界一切事務,保持內心意識的穩定和平和安祥。

從主動意義說,是內心的尋檢視護;從被動意義說,是對正見正思維的遵守和奉行。如果從正見出發,就不存在依從慾望、隨順慾望而去行事的可能。而是清楚地去認識周圍的事物,知道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事情應該做,應該怎麼做。

知道哪些事情是有意義的,知道哪些是無意義的。

所以不是隨自己的慾望念想而任意去做。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嗅到只是嗅到,味覺也只是味覺,觸只是感受,起心動念也只是覺察而不執著尋找,一切六根所受不在心中造作出任何分別判斷、取捨意願,也就是說不製造「自我」。這樣就不會產生煩惱。

無論什麼時候,心的思維只限制在需要的時候,該停的時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該行動的時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動。即不是靜如止水,也不是動如波濤,如同水的流動一樣,自然、隨順,不去刻意的控制,不執著於任何意念,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這樣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相關記錄:

1.《 佛學大詞典 》

梵語buddha-dha^tu 或buddha-gotra。又作 如來性、覺性。即 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本來性質。

為如來藏之異名。據北本涅盤經卷七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若斷煩惱即顯佛性。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佛者覺悟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雲性,如麥之因,麥之果,麥之性不改。華嚴經三十九曰:

『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涅盤經二十七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3.《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

佛者覺悟之義,性者不改之義,佛性即是一切眾生永不變異的覺悟之性。涅盤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3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佛性,謂眾生覺悟之性。佛指覺悟,性,意為不變。大乘佛教的一些經典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一詞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內涵。

《涅槃經》卷二七:「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北齊書·杜弼傳》:

「聞卿精學,聊有所問,經中佛性、法性,為一為異?」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此乃泥土瓦礫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 清 龔自珍 《法性即佛性論》:「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4樓:匿名使用者

眾生皆有佛性,是說眾生本來就具有見識自我本性的最簡單、純潔的覺察心,是指本來的心性,由於有這樣的心,才說具有覺悟和反省的能力,最初的本覺具有最簡單純樸的種子,未經任何外物干擾和**,而經過時間過程中各種外界生活的影響,自己思維上的妄念逐漸掩蓋了對事物直接的理解,反而是以各種「執取」來分別,因此才產生了我們的各種煩惱。

心性被幹擾,是心性被矇蔽,產生妄念的結果,而心性本身沒有什麼變化,只是我們認識心的那個思維過程被外界影響,是我們自己運用心的思維和行動時的錯誤執著見取。因此說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是覺悟後的眾生。

佛性的覺察**於自我的控制和把握,時時提醒自己保持以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認識來分析和處置外界一切事務,保持內心意識的穩定和平和安祥。從主動意義說,是內心的尋檢視護;從被動意義說,是對正見正思維的遵守和奉行。如果從正見出發,就不存在依從慾望、隨順慾望而去行事的可能。

而是清楚地去認識周圍的事物,知道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事情應該做,應該怎麼做。知道哪些事情是有意義的,知道哪些是無意義的,所以不是隨自己的慾望念想而任意去做。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嗅到只是嗅到,味覺也只是味覺,觸只是感受,起心動念也只是覺察而不執著尋找,一切六根所受不在心中造作出任何分別判斷、取捨意願,也就是說不製造「自我」。這樣就不會產生煩惱。無論什麼時候,心的思維只限制在需要的時候,該停的時候需要提醒自己停止,該行動的時候需要提醒自己行動。

即不是靜如止水,也不是動如波濤,如同水的流動一樣,自然、隨順,不去刻意的控制,不執著於任何意念,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這樣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5樓:煩惱即菩提

佛性就是你的本來面目。需要證悟才能見之。

6樓:夢中的五臺

【 佛性(buddhata, buddhatva) 】 《 中國大百科全書(佛教篇) 》 foxing 佛教術語。佛指覺悟,性,意為不變。大乘佛教的一些經典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

另外一些經典主張,並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由於他們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佛性一詞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內涵。諸家依《涅盤經》一般說有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即中道實相、真如法性的理性; 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諦的般若智慧; 3、緣因佛性,則是配合了因智慧開發正因的六度萬行的功德行願。 佛性是因,成佛是果,要圓滿具備此三因方能成佛。又有三種佛性說: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無有改變,一切眾生皆具此理; 2、引出佛性,依禪定智慧修行之力,本有佛性逐漸顯現而引出者; 3、至得果佛性,修因圓滿,至成佛時,本有的理體佛性徹底顯現。 佛性一詞和法性、實相、如來藏等概念,義一而名異。《大乘玄論》卷三稱:

「經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實際等,並是佛性之異名。」《涅盤經》也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盤,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師子吼三味」。

你所說的那些都不是佛性,只是各種慾望而已。佛性是成佛的根本因素,其實就是每個人心的本來面目,說它是「心」也可以,所以大般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即上文中的「正因佛性」與「自性住佛性」,沒有這個佛性,隨便你怎麼修行也無法成佛。當然光有正因佛性還不行,我們還必須瞭解佛法,瞭解這個佛性,還必須修行,斷除各種障,才能將這個本有的佛性顯現出來,所以才有「了因佛性」與「緣因佛性」之說,但佛性在根本意義上是「正因佛性」。

7樓:

個人愚見:

你這不是佛性,是隨性

佛性是到彼岸,是悟真。也就是你覺得學習和不學習結果是一樣的,玩和不玩結果也是一樣的。是一種所謂超脫地看到「彼岸」的萬物之真相的心理狀態。

8樓:匿名使用者

132、佛即性,性即佛。

162、性,就是上帝,

就是佛祖,就是真主,同時也是撒旦。性,就是本來,就是如來,就是本源,同時也是支流。性分先天之性和後天之性,先天之性澄澈清明,一塵不染,後天之性色彩繽紛,塵渣氾濫。

天性就是先天之性,秉性習性就是後天之性。天性體現了上帝神佛的特徵,秉性體現了輪迴轉世後生命的本性本能,習性體現了思維定勢後人的生存慣性。

9樓:廣學多聞又來

「佛性」是佛所具有的特性的意思!在物理或化學上用來判斷物質的「是」或「非」時,根本的依據就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質。比如金和銀兩種金屬,就各有自己獨特的分子排列方式和特有的色彩和質地。

簡單的講,區分佛與眾生的地方是從佛和眾生各自所具有的心態上來辨別!也就是說:佛性指的是佛的心態上的特性,而不是指佛言行上的特性!

佛的心態是具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大智慧的心態!這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大智慧的心態就是佛性!!誰把自己的心態轉變成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大智慧的心態,誰就是佛。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指的就是放下普通人的心態,做到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大智慧的心態!!!而字面上的放下屠刀,僅僅是做到了大慈的心態,是古漢語在語法上以點代面的表述方式,是用做到了大慈的心態,去涵蓋所有佛所具有的心態,如果想切實的學通佛法佛理,是要有堅實的古漢語的基礎的,否則必會出現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的誤解的!這樣的話佛就只能用大悲心去容納了!

想玩就玩的心態只屬於怎樣專一的去運用自己的心態這一範疇,是佛性中大智慧中定力的支分!有些人不能專一運用自己的心態,比如精神病患者、醉酒的人、小朋友、智障(弱智人)等等。

眾生皆有佛性,指的是眾生都有能通過聖者的引導和在自身努力下,去養成佛所具有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大智慧心態的潛力,而不是眾生已經有了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雄、大力、大智慧心態,就差怎樣去拿出來的意思!

10樓:天嘯風

在佛的眼裡,眾生都是佛,

11樓:智鎧

簡單說就是人人都有心。心就是個知覺、這個用印度話就叫佛性、

但是這個心不是念頭,而是指知道念頭的那個知、見到認識到這個知、就叫見性、

12樓:匿名使用者

你對佛教的見解是侷限性的,可以好好的深入的學習佛學。她是博大精深的,很深奧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乃是悟的意思!人只有人性!佛本是人性的思想!

14樓:匿名使用者

佛是覺悟的眾生,佛和眾生的區別就是覺悟。

15樓:地底世界

佛門不貶低任何人,眾生皆具佛性,哪怕蒼蠅、蚊子、豬狗、貓鼠等等等等都具佛性,這是成佛的人印證了的。既然人人都具佛性,那為什麼不能成佛?因為眾生用心有誤,成佛是破滅障礙後的果報。

對利根人來說轉念即是,對習氣深重的人來說可不是那麼簡單。什麼叫「轉念即是」?這就如同不吸菸的人與吸菸的人之關係一樣,對不吸菸的人來說,要不受吸菸之害只要不吸菸就成,而對吸菸者來說,就是因吸菸得病住進了醫院他也照樣有一大堆的理由。

其實,吸菸的人在不吸菸這個問題上與不吸菸的人是平等的,因為只要不吸菸大家都一樣。事實上,明白就是佛,而糊塗就是眾生,在成佛的問題上人人平等,只是由於習氣的輕重,決定了人們轉念有易與難的差別而已,對習氣深重的糊塗人來講要轉念就太難了。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以佛,但成佛要經歷無量劫。嗎

看機緣 學習基礎 條件 不同人機緣不同。有人依教奉行,這一生唸佛往生,往生極樂就一世成佛了。有人今生聞到佛法,但不信,阿賴耶識也因此種下金剛種子,種子遇到緣總要發芽長大,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但終究還是會結果的。可以看看上邊的 龍女速成佛的故事 成佛是一個漫長的路途,從初信開始到十地 等覺,是何其艱鉅...

佛說 人人都有佛性佛只能證得自己有佛性,憑什麼說他人也有佛性呢

佛可以進入一切眾生心 比如說你有時就可以進入你極愛的人的內心 感受他 她 的感受 所有人的佛性是一個 人人都可以證得 相信您曾經發生抄過這樣的事,有過襲不忍心殺害生命的經歷,動了善念 昆蟲也好,一切的眾生都包括在其中 這就是您的佛性所在,佛說人人有佛性,這正是您心中的佛性之一,回過頭想想,您一定還做...

請教什麼是禪 何為佛性?我很笨笨啥也不懂

送你一篇本人的部落格吧!想必會有些 緣 也未可知?佛 理 謂語小絲 生活裡,人人都想解釋人生,可社會的變數總是修改著人生,使已經的常數與變數拉開巨大的落差。不再神祕,卻很陌生。面對成了第一命題。過程著我 你 他 結論 人生是不可詮釋的!笑和哭,主觀了你對此的一切態度,客觀隨你的態度被波瀾起伏 一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