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的由來舞獅子的起源是什麼?

2021-03-06 21:25:03 字數 5169 閱讀 3946

1樓:匿名使用者

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起源於漢朝時獅子第一次從西域傳入,有人模仿獅子的外貌和動作製作成了戲劇,到三國時發展成舞獅。

舞獅作為一項民間藝術,在逢年過節或者舉行慶典的時候,人們會舞獅助興。伴隨著鑼鼓聲,表演者們會穿上用紅、黃或者紅、白彩布製作的獅子服裝,頂著巨大的獅子頭,開始模仿獅子跳躍、翻滾、猛撲等動作。

獅子體型健壯,是猛獸的一種,處於對獅子勇猛的崇拜,人們認為舞獅子可以驅鬼辟邪,所以在過年或者舉行慶典的時候就要進行舞獅。

舞獅子起源於漢代,當時獅子第一次從西域傳入中國,有人觀察了獅子的形態、動作,編排了戲劇給大家觀賞。這就是舞獅的起源。作為一種舞蹈在三國時期舞獅子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節日慶祝方式。

相傳唐明皇在遊月殿的時候,夢到了一個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在宮殿門口的臺階上玩球,形態威武又調皮。醒了之後就找來畫師畫出了夢中這隻瑞獸的樣子。這就是後世舞獅「金鍍眼睛銀貼齒」的形象。

2樓:營化衡巧春

舞獅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

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

」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

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

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

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

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鬚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藥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

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

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藥,龍王完全**了。為了答謝**之恩,龍王向大夫說:

「只要照我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人們便以為龍能興雲佈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並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舞獅不清楚,就告訴你舞龍的吧,我也長點見識了。

參考資料

舞獅的由來?

3樓:後花園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

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

「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

」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

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

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

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

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4樓:匿名使用者

舞獅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

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

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

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紮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

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

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5樓:匿名使用者

送耳機了,《qkz ck5耳機明星同款 帶麥重低音耳麥》 複製標題開啟拼多多搜尋,

舞獅子的起源是什麼?

6樓:易書科技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民間舞獅子活動由來已久,起源眾說紛紜。

遠古起源說:相傳遠古時候,廣東佛山出現奇怪的野獸,給當地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於是村民用竹篾和紙,紮成獸頭,以各種形狀的布織成獸身,再召集一些勇士,拿著鍋、盆等器具,用敲打出的聲嚇跑野獸。

後來為了慶祝驅趕奇獸成功及紀念紙紮獸頭的功勞,舉行舞獅子活動。

漢代起源說:相傳東漢漢章帝時期,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獅子,聲稱如果有人能將其馴服,就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就斷絕邦交。漢章帝於是找人馴獅,後來獅子狂性發作被宮中人打死。

宮人為逃避懲罰,就把獅皮剝下,由兩個宮人扮成獅子,並以此騙過大月氏使臣。此事傳出漢宮後,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舞,舞獅子從此流行。

北魏起源說:北魏時代,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國進貢,想在舞獅子時刺殺魏帝,所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

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子,命令仿製,因此得以流傳後世。

唐代起源說:唐明皇夢中游月殿時,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近臣模仿出他夢境中的瑞獸,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以此娛樂。

自此之後,舞獅子流入民間。

現在的舞獅子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流行於華南及南洋華人聚居區。

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比較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獅頭上有紅結的是雄性,有綠結的是雌性。北獅主要表現獅子的靈活,舞動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帶領,北獅表演比較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兩人舞一頭。

南師的舞動造型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等。舞者通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表現出來,所以南獅講究的是神似。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獅的舞動要配合**的節奏。

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做「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子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

中華民俗文化舞龍舞獅的由來是什麼

舞龍的 龍 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 鑼鼓 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

舞獅的作文,有關舞獅的作文

正月十五元宵節,聽奶奶說外面會有舞龍 舞獅的表演。我很想去看,就纏著奶奶帶我出去玩。一出小區,外面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我和奶奶艱難地在人群裡穿行著。這時我隱隱約約聽到有打鼓的聲音,循聲找去,只見曹丞相府外圍了一圈厚實的 人牆 小孩子們站在車上或騎在大人脖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大人則伸長了脖子往裡張望。我更...

舞獅為什麼南北之分,什麼時候開始的

舞獅最開始就分為南獅和北獅,造成舞獅南北之分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的差異,舞獅開始於南北朝時期。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 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 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 雄之分,還有文獅 武獅 成獅 崽獅之分。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