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為什麼南北之分,什麼時候開始的

2021-03-06 20:37:11 字數 5245 閱讀 4368

1樓:文學嘗試

舞獅最開始就分為南獅和北獅,造成舞獅南北之分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的差異,舞獅開始於南北朝時期。

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

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

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

擴充套件資料

舞獅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最早的傳說認為,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在中國逐漸興起。因此,舞獅是中國與西亞、南亞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

更多的傳說認為,舞獅本來就起源中國。由於獅子體型威武,被譽為百獸之王,而中國一般不受獅患所害,因此,民間對獅子有親切感,把它當成威武與吉祥的象徵,並希望用獅子威猛的形象驅魔趕邪。

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為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或迎神喜典應運而生。在這些節慶中,人們為了祈求生活平安詳寧,就以神或瑞獸來驅鬼娛神,這種形式便漸漸具有娛樂民間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獅子的喜愛,人們已不滿足於門墩、屋簷、石欄、印章、年畫上靜止的獅子形象,他們要讓獅子活起來,於是創造了模擬獅子行為的舞蹈,再加以改進和發展,就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2樓:匿名使用者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舞獅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獅子舞在舊時稱「太平樂」,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時更得到廣泛的發展。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獅中國舞獅,以「北獅」起源得最早。相傳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遠征甘肅河西,俘虜胡人十萬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獻舞娛樂。

胡人以木雕獸頭,兩大五小,披獸衣,集八**,武士三十餘人,起舞於御前。武帝龍心大悅,賜名「北魏瑞獅」,恩准俘虜回國。獅子舞便在北方流傳開來,以後便有了「北獅」之稱。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躥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南獅」表演

◆南獅舞南獅中國民間有數個傳說,傳說之一是在清代(公元1644~2023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夢見一頭毛色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回京後,乾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來扎制一隻,每在節日及慶典時命人舞動,喻為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由於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及其它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明朝開始的.清朝時期黃飛鴻舞的最好.

中國民間的舞獅其中南北獅有什麼區別?

4樓:文學嘗試

一、流行地點不同

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特別是廣東。

二、形象不同

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南方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三、動作不同

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

擴充套件資料

舞獅的禁忌

一、舞獅禁見神不參拜

客家傳統中多神論,每村每屋都有守護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獅隊伍經過神壇,一定要參拜,否則視為不懂禮節,看不起本村人,村中鄉人也不會出錢請舞獅隊。

二、舞獅禁先從新屋表演

傳統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獅者,其後裔新屋,不能請其舞獅。據傳此規矩與客家崇拜祖先有關。

三、舞獅禁從右邊進入圍屋

傳統民俗中,認為右邊為小片,左邊為大片,圍屋來龍處在左邊,所以舞獅隊伍一定要從左片進入圍屋,左邊(大片)來龍來獅,意兆龍騰獅躍,人財二旺。所以舞獅隊伍 禁忌從右邊進入圍屋。而且進入圍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鑼進入圍屋參拜,意在祝此屋添丁發財,新年萬事如意。

四、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而坐

傳統民俗中,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面而入坐,相傳圍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簷下看舞獅,舞獅隊員坐在屋簷下,背向著屋簷,女子站在其背後看舞獅,如果相對向而坐,會視為輕眺,而遭冷落。

五、禁打亂鼓

傳統打鼓分快鑼、慢鑼,獅鑼與龍鑼,如果亂打一通,視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驅逐。

六、參神禁吹滅神前及花燈燈盞

神前及花燈燈盞,每一盞代表一位新丁,燈火愈旺,代表新丁愈興,如果不小心吹滅了燈火,輕則賠禮,重則驅逐出門。

5樓:可不懂不可不知

中國是舞獅的發源地,大約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較多,其中南獅和北獅的分類法是以風格和流派來分的。

大體來講,南北獅的差異可用「南獅重意 北獅重技」來概括。

"南獅"就是俗稱的佛山醒獅,是富有南方風格的一種獅形,它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主要有文獅、武獅和少獅三大類。文獅以劉備、關公作臉譜,武獅以張飛作臉譜。

文獅表現為溫馴而和善,武獅表現為勇猛而剛烈;少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幼獅,憨態可愛,一般跟隨文、武獅同場表演。南獅在造型上極度誇張浪漫,威武雄壯,美麗活潑,形神兼備。

南獅中表現的主要是獅子的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8種神態,以採青為己任,歷盡艱險取得勝利。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

隨著鑼鼓的節奏, 獅子從"沉睡驚醒"、"搔頭擺尾"、"仰視低顧"、 "探測方向",到"出洞"、"見青"、"碎青"、"狂歡"、"翻滾"等,動作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這時候的獅子在人們心中很富有人情味,時而威風凜凜,怒視**;時而謙恭有禮,憨厚善良,逗人喜愛。醒獅造型套路很多:

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賓、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等,無不神似,一句話,喜則歡而碎步,怒則儀態萬千,哀則閉眼穩步,樂則躍而跨步。可以說南獅是重"意"的舞法。

北獅,顧名思義,即北方的獅子。北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皮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北獅"獅頭一般是木雕,舞者下身需著和獅被同樣的金黃色褲子和花靴,舞時全身披獅皮遮蓋,只露出雙腳;動作一般有跌撲、翻滾、跳躍、搔癢等,也有滾繡球、過跳板、上樓臺等技巧動作。北獅的"擺陣"(即擺青)和"破陣"(即採青)十分驚險,顯示出奇、難、險特色。

北獅在舞姿上,主要表演獅子的善良與靈巧,翻滾跳躍,首尾相引合,步法整齊合一,加上充京鈸、京鑼、京鼓等**節拍,按樂聲起舞,引舞者持球翻騰滾動,表現出武士雄姿,徐徐持球引獅起舞,而舞獅頭者除跟隨持球武士各種動作而配合演出各種舞姿外,還必須給舞獅尾者以充份默契,而舞獅尾者亦必須留意獅頭動向,頭動則尾亦動,頭定則尾亦定,跳躍翻滾,緊密跟隨,使能頭尾舞姿調協,融成一體,可以說,北獅是一種重「技」的舞法。

6樓:匿名使用者

南北舞獅的區別!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是一種春節的慶典活動。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

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

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人們為甚麼特別喜歡在春節時舞獅呢?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有人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

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便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7樓:冰冷嗜血狼

首先,北獅那不叫成獅和崽獅,這叫太獅和少獅(兩人為太獅,一人為少獅),其次北獅重外形和神態,追求於形神兼備。南獅更強調於神似。獅子的傳說與出處也很多,有人說獅子曾為西域進貢而來(源於東漢公元76年)另一說法就是各位所說南北朝(公元446)年,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盛世於唐代(公元618-907)《樂府雜錄》所記載當時稱為「五方獅子」

舞獅最早起源在**

8樓:可愛的康康哥

關於我國舞獅的起源,有各種說法,至今尚未有定論。

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紮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遠古起源說認為舞獅源於「驅儺」。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

儺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漢代起源說認為起源於漢代的「象人」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

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什麼時候舞龍,什麼時候有舞龍舞獅

過年啊 怎麼想看啊 來武漢啊 盤龍舞獅館 每年春節,元宵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 舞龍代表什麼節日 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簡介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 揮 仰 跪 跳 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

天天酷跑什麼時候出舞獅鬧鬧

國慶前期上架,玩家們準備好鑽石吧!舞獅鬧鬧滿級屬性 滿級 110級 磁鐵時間 3.6s 飛幣爆率 36 巨人時間 3.6s 衝刺時間 3.1s 浮梯時間 3.6s 金幣 66 表現 67 技能 獲得30倍bouns獎勵得分 開局衝刺800米 終極衝刺 技能分析 舞獅鬧鬧可以說是加強版的紫焰哈雷,30...

烏龜什麼時候開始吃食,家養烏龜什麼時候開始進食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係密切 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 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南方溫暖地帶的烏龜冬季不進入冬眠是正常的,烏龜的食量會有所減少。烏龜一般在水溫18 20 時開始吃食。現在烏龜不吃東西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