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由來

2021-03-06 20:53:29 字數 4941 閱讀 2517

1樓:凌櫻緋

在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教曾多次發生內部**,演變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主要支系並存的局面。

2023年7月16日,對於**教而言無疑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天早上,羅馬教皇利奧九世派出的三位代表來到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他們旁若無人地徑直走向聖壇,將一份教皇頒發的敕令放在上面,然後揚長而去。

當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米迦勒·賽魯拉里正率領手下準備進行聖餐儀式。當人們開啟那道敕令後,發現裡面的內容居然是——羅馬教皇宣佈,將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及其數名追隨者逐出教會,理由是他們拒絕在神學上服從羅馬教皇並承認其在**教世界的最高地位。

訊息一經傳出,整個君士坦丁堡頓時憤怒了。面對情緒激動的全城民眾,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當即將敕令燒燬,他當場咒罵羅馬教會的行徑「如同野豬」,前來東方玷汙真理,並同樣下令將三位教皇代表逐出教會。

這戲劇性的一幕,正式宣告東西方教會的決裂,史稱「大**」。此後,東方教會稱為希臘東正教,西方教會則稱為羅馬天主教,雙方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2樓:匿名使用者

在公元前2023年,達味領導以色列12支派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統一的北以-南猶聯邦王國。統一的聯邦王國只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很快就**和沒落了。前722年,北以被亞述王撒爾貢所消滅。

在前598年和公元前587年,南猶大分別有3023名高階層的猶大人、800多中階層的猶大人被放逐於巴比倫。前587年南猶大被巴比倫王拿步高二世所消滅。以色列人世代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區淪為先後興起的波斯帝國,埃及帝國,希臘帝國,羅馬帝國的殖民地。

羅馬帝國在耶穌逝世後的宗徒時代,即是公元70年-72年的猶太戰爭,消滅了以色列。從此,以色列人被分散到世界各地,直到2023年才建立以色列國。

猶太人歷經長時期的帝國的殖民生活,日日夜夜地期待天主向他們所許諾的拯救者「默西亞」來救他們脫離壓迫者的手。大約在公元前8年至2年間,默西亞揀選了猶太少女--瑪利亞做自己的母親,誕生在猶太-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耶路撒冷南端的伯利恆。

他的媽媽用襁褓裹著他,把他放在馬廄(也稱馬槽)裡,有天使在歡唱:「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二1-20)。」他在接受賢士們(是外邦人)朝拜以後,他的母親帶著他逃往埃及,並住在那裡,直到**他的黑落德王死後,才從埃及回來(瑪二7-22)。

他的名字叫耶穌。在他十二歲的時候,曾在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中心的聖城耶路撒冷聖殿聆聽經師講經,並向他們詢問(路二39-46)。他在加里肋亞省的納匝肋小鎮中隱居長大,直到30歲左右(路三23)才離開此地,前往加里肋亞宣講天國的喜訊(谷一14-15)。

因此,他被稱為加里肋亞人與納匝肋人(瑪二23)。這個納匝肋人耶穌在約旦河裡,接受若翰的洗禮(谷一5)之後,開始他的福音傳揚:「時期已滿,天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一14-15)。

」他本是元始和終末(默二十二13),過去和現在,時間和歷史,光榮和權能屬於他;但他來到人間,屬於自己的領域,自己的子民卻沒有接納他;他受盡世人的奇恥大辱與痛苦之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時,大約三十三歲。他死後第三天,應驗了自己所說的話:第三天必要從死者中復活起來(谷十六1-20)。

這些見證,他所召喚的門徒都一一記在心中,一代一代地傳下來,已有二千年了。

耶穌三十歲離開隱居的納匝肋來到約旦河,公開宣講天主的國與他的福音,眾多人開始接受他的宣講,並跟隨他,度福音生活。他從中揀選了十二人作宗徒。他從死者中復活之後,便祝聖(按立)伯多祿為教會的磐石:

「約納的兒子西滿,你要叫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勢力決不能勝過他(瑪十六13-19)」,明確宣佈建立教會。以伯多祿為元首的宗徒在共融牧養下,跟隨主的人漸漸形成了一個可見的小團體。這個小團體就是日後發展成為普世教會的至

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羅馬天主教會。這是一個永遠不可、也沒有人能否認的歷史事實。

教會本著耶穌**的訓導福傳天下,把天主的愛通傳給世人,努力聖化人靈,福利社會,保全**全部的寶訓。教會從來沒有改變、加添或刪減天主親自頒佈的十誡和親定的七件聖事。

**新教是在2023年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去的教會

16世紀初葉,歐洲的大小國家多達四百多個,其政治異常複雜,宗教生活也相當低落。 當時,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興建之中,費用浩大,一時不能籌措。教宗良十世派人到各處募捐,對踴躍捐贈者,頒賜若干大赦。

頒賜大赦並非不合法,但擔任勸募的人,或有過分重視金錢之嫌,因而招致許多人的反感。在2023年,德國天主教奧斯定修會的馬丁路德神父前往羅馬,目睹教廷的生活奢侈,遂萌生改革教會的決心,不過,他並沒有「另起爐灶」的企圖。實因後來的大赦事件,造成了他改革教會的導火線。

2023年10月31日,他在德國威丁堡教堂張貼95條,發表了自己的信仰主張,了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浪潮。不幸的是,這種浪潮愈演愈烈,進而涉及教會的基本信條。教宗無法說服他,就在2023年6月15曰頒佈詔諭,限他在60天內撤消爭議,否則,將其開除教籍。

路德當眾將詔諭焚燬,以表示憤慨。在2023年1月3曰,教宗剝奪了他的教籍。從此,新誕生的**新教從天主教**出去,直到現在仍沒有達到共融合一。

天主教與**教的區別在於:在世界範圍內,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被統稱為**教,都以「聖經」為經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稱公教,信徒稱其所信之神為「天主」。

天主教以梵蒂岡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以教皇為最高領導,實行「聖統制」和「教階制」。天主教的《聖經》有73卷,其中《舊約》46卷,《新約》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聖母、耶穌、聖徒等塑像。

天主教教職人員均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須獨身。天主教不主張信徒離婚。

天主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聖誕節、聖神降臨節、聖母**節等四大瞻禮。教徒在天主教節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彌撒。 在中國,**教則專指「新教」,又稱為「福音教」或「耶穌教」。

**教不接受教皇的領導權,沒有自己的權力中心,廢除了天主教的教階制,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教《聖經》只有66卷,《舊約》中有7卷未收入。**教堂中一般沒有塑像,只掛一個十字架。

**教的教職人員是主教、牧師、長老、傳道員。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結婚,**教不主張信徒離婚。**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和聖誕節。

**教節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禮拜。

3樓:匿名使用者

天主教(英語:catholici**),又稱公教,但是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了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因其將不使用上帝、神等詞彙稱呼所信仰的天主,而僅使用天主一詞)。在**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

3億,佔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公教會」的「公」原文起源自拉丁語的catholicus,意思是「普遍的」,翻譯作中文「公」是取自「天下為公」的「公」,因為天主教徒認為只有天主教會才是「全世界的」、「一般的」、「大眾的」教會。他們選擇這個名字,是由於他們認為最初的教會是開放給全部的人,而不是特定的種族、階級,或者特定宗派的。

「公教會」一詞的出現早於現在的天主教會,在使徒信經:「神聖的公教會(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以及尼西亞信經裡面一句:「我信唯

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et unam, sanctam, cathólicam et apostólicam ecclésiam)」。

「公」的原文意思雖然平常,但是在**教的發展史上卻有許多教派與教會想要擁有這個頭銜,到了最後,「公教會」一詞在法理上已經由羅馬天主教會所擁有,這就如同正教會的「正」,其字面意思雖也平常,但是後來僅由正教會所擁有。儘管如此,仍有不隸屬於羅馬天主教會的教會在名稱上使用或是保有「公教會」(天主教會),比如古公教會、寬巨集公教會與中國天主教愛國會。

羅馬天主教會

五世紀古羅馬東、西**以後,東羅馬帝國奉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正宗,並演變成日後的東正教;而保留在原首都羅馬的教廷,則成為了**後西羅馬帝國的正宗,是為「羅馬天主教會」這名稱的源由。

羅馬天主教是源自耶穌**的正宗。他們的論據來自 瑪竇福音第十六章18節,耶穌對聖伯多祿(**新教翻譯為彼得)說的這句話:「你是伯多祿(磐石),我要將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

」;伯多祿於瑪竇福音的名字,在巴勒斯坦的亞拉美語,是作「刻法」(cepha),**新教翻譯為磯法,在亞拉美語正是「磐石」之意,因而他們相信聖伯多祿是羅馬第一位主教,一直承襲至現在。而伯多祿的繼承者們,就是被稱為教宗的人,是全球天主教的最高領袖。

羅馬天主教會的統治範圍曾經被稱為教宗國,直到現在,教宗仍然是梵蒂岡的元首。

天主教的教義,都可以在天主教教廷官方的 catechi** of catholic church 找到。

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項聖事,即聖洗聖事、堅振聖事、和好聖事、聖體聖事、婚配聖事、聖秩聖事、病人傅油聖事(**新教則僅保留洗禮和聖體聖血作為正式的聖禮)。在這其中,彌撒(聖體聖事為其主題)是最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誦經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活動。這些**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的連禱,例如《天主經》、《宗徒信經》和《玫瑰經》。

天主教的節日很多,在**宗教三大派別少於東正教而多於**新教。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聖誕節、復活節、聖神降臨節、聖母**節、聖體聖血節等。

4樓:匿名使用者

「天主教」一詞**於希臘文的"καθολικ

5樓:佟芳皇宜然

主後三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2023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羅馬大公教改變了古大公教的信仰和組織。

主後313年,君士坦丁王宣佈信仰自由,停止**教會。324年,政教合5年第一次普世會議。

主後四世紀,漸漸形成了5個教區:羅馬教區、君士坦丁堡教區(君士坦丁皇於330年把羅馬帝國首都從羅馬遷到土耳其的比散田byzantium,這就是君士坦丁堡,成了東羅馬的首都)、安提阿教區、耶路撒冷教區和亞力山大教區,每教區立一監督(或稱大主教)治理。當時,各教區大主教相爭。

唯獨羅馬大主教才智過人,他的教區很興旺。其它教區主教請他主持公道,因而羅馬教會勢力甚大。

主後375年,他們開始敬拜天使並已死的聖徒和聖像。788年,更宣佈求告敬拜「聖像」和「聖物」。

天主教創立教皇理論,先由利歐大主教(440-461當大主教)倡立理論。

主後467年,西羅馬滅亡。那時,教會已形成強大的組織,以主教為核心,公認彼得為第一教皇。

天主教為什麼不用,天主教為什麼不用

因為天bai主教信奉耶穌,而耶穌du的第13個門徒是猶大。猶大 為了 zhi三十枚銀幣,dao 出賣了耶穌。耶穌因回此落難。耶穌 死答後,猶大因流了義人的血,最後瘋癲而自殺。所以,天主教不用13,認為是13致耶穌 身死。備註 耶穌原本有十二個門徒,次序如下 西門彼得 伯多祿 安得烈 安德肋 雅各布 ...

2019天主教春節對聯2017天主教春節8字對聯

日月輪轉彰神大愛 星晨環繞顯主光榮 迷信鬼神越信越憂 敬靠耶穌逾靠逾安 家庭和睦顯主大愛 教會興旺從我做起 讀經祈禱修你身心 榮神益人煉我行為 增長智慧須讀聖經 加強靈命要多禱告 三十晚夜靜心默禱 初一早晨歡呼讚美 三十默想內心過錯 初一歡呼全身聖潔 父親母親兒女更親 信主奉主全家事主 世路崎嶇主恩...

我家附近沒有天主教的慕道班,如何成為天主教徒 我是河南許昌人,這裡雖然也有天主教堂,但是已經是建築

許昌魏都copy區有個天主 教堂,在西湖公bai園下面,西du大街和湖濱路交口附近可能是zhi建築文物了,我不知dao道 在我國天主教相對 教比較少,尤其有些鄉鎮地方根本就沒有天主教堂,所以那的兄弟姐妹們有時選擇去 教堂參加禮拜,雖然這不等同於彌撒聖祭,但在靈性成長上也是稍有長進的,你也可以如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