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名字的由來晉江地名的來歷

2021-03-06 18:49:09 字數 5214 閱讀 1094

1樓:此使用者已過期

泉州是從晉朝開始有中原洛陽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朝故土,因此將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公元四世紀初,中原戰亂頻繁,有晉人南遷,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使泉州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唐久視元年(西元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泉州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所轄,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帶直到五代時才設縣,泉州沿海一帶在唐朝中期後才形成陸地。

2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是古代晉人逃避戰亂南下,在晉江沿江居住而得名

3樓:匿名使用者

晉江市的基本情況

晉江市地處閩東南沿海,與金門、臺灣隔海相望,是全國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也是福建省加快閩東南開放開發、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的前沿區域。全市陸地面積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轄13個鎮6個街道、385個行政村(居)。當地人口102萬;外來務工人員常年保持在70萬左右;旅居港澳臺和海外的晉江同胞200多萬。

2023年5月撤縣建市,同時被確定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2023年被省委、省**列為中等城市;2023年被中編辦確定為全國5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改革開放後,晉江在計劃經濟的夾縫和姓社姓資的爭議中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市場經濟道路,迅速成為東南沿海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特別是撤縣建市後,晉江緊緊把握歷史機遇,不斷解放思想,在高平臺、高基數的基礎上保持了高增長,基本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四個轉變」。

詳細

晉江地名的來歷

4樓:匿名使用者

西晉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11年,中原發生了戰亂,不少袁貴族子弟為了躲避戰亂,於是南渡於閩,大部分沿著古南安江兩岸居住下來,後來因為思念晉朝把南安改為了晉江,這也是今天晉江名稱的由來。

5樓:一定手留餘香

唐朝中期開始有較多的中原人遷入晉江一帶 ,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泉州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所轄。

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帶直到五代時才設縣,泉州沿海一帶在唐朝中期後才形成陸地。

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治所位於今泉州市鯉城區)。

唐代泉州設定初期,轄晉江、南安、龍溪、莆田、仙遊五縣。

6樓:匿名使用者

泉州是從晉朝開始有中原洛陽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朝故土,因此將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

晉江的名字由來

7樓:高樓居士

晉江原是大泉州的通稱(2023年前),原來泉州僅指鯉城區一地。原來的泉州市**叫晉江地區行政公署。

泉州是從晉朝開始中原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地。因此江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因此歷史上泉州與晉江基本說的是一回事.

8樓:匿名使用者

晉江名稱由來於」晉江水系「

晉江是發源於福建省中部戴雲山的河流,流域面積5629km2,河長182km,河道平均坡降1.9‰,沿程流經永春、安溪、南安、晉江、鯉城、豐澤等縣市。晉江上游有東溪和西溪兩大支流,東溪發源於永春縣呈祥鄉雲路村,流域面積1917km2,河長120km。

西溪發源於安溪縣感德鄉挑舟村,流域面積3101km2,河長145km。兩支流於南安市豐州鎮井兜村雙溪口匯合始稱晉江,並於晉江市淄濱納入九十九溪至豐澤區潯浦入海。晉江水系支流多,河網密度大,達0.

171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條。從晉江干支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幾何形態看,晉江水系具有格子狀扇形水系的特徵。

晉江發源於戴雲山脈東南坡,中上游分東西兩溪,兩溪匯於南安縣豐州鎮英兜村前的雙溪口,始稱晉江。

西溪為晉江正源,發源於安溪縣桃舟鄉達新村附近的斜嶼山(海拔1352米),流經安溪縣桃舟、永春縣一都和橫口、安溪縣劍鬥、白瀨、湖上、湖頭、金谷、蓬萊、魁鬥、城廂、鳳城,在城廂鎮仙苑村納藍溪後始稱西溪,再入南安縣侖蒼、美林、溪美,至豐州雙溪口與東溪匯合,全長約153公里,流域面積3101平方公里,佔晉江流域面積的55.1%。西溪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6.

5億立方米,水量約佔晉江總水量的65%左右;水位季節變化大,2023年洪流量曾達8500立方米/秒,枯流量2023年為1.68立方米/秒;天然落差大,河道平均比降約6.5‰;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

73千克/立方米;支流多,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9條。

東溪源於永春縣錦鬥鄉珍卿村附近的雪山(海拔1386米)南麓,流經永春縣錦鬥、呈祥、蓬壺、達埔、石鼓、五里街、桃城、東平等鄉鎮,在永春境內稱桃溪,至東平鄉東關橋納湖洋溪後始稱東溪。後出東關入南安縣,經山美水庫、碼頭、梅山、洪瀨、康美、美林、豐州等鄉鎮,在豐州雙溪口與西溪匯合流入晉江干流,全長120公里,流域面積1917平方公里,佔晉江流域總面積的34.1%。

東溪多年平均徑流量14.0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5條。

9樓:__柯先生丶

據說是:晉朝時期晉人南遷在閩南地區的一條江臨江而居,故曰晉江

10樓:

應該是指晉江**吧,文學城、原創網等等。好像跟地理沒太大關係吧。

福建省名稱由來

11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人對福建為何稱「七閩」「八閩」不甚瞭解,據我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對閩、七閩、八閩與福建的由來寫成此文,以饗讀者。

福建始稱「閩」。漢代許慎編寫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

蛇種。」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見福建古時是因多蛇,當地氏族以蛇作為圖騰崇拜而被稱為「閩」的。如今,我省的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和漳州、長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風俗。

「閩」的最早記載見於我國上古時的百科全書《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西漢的劉歆認為,《山海經》「出於唐、虞之際」,為夏禹、伯益所作。

東漢王充的《論衡》、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也都是持這種看法。明代何喬遠在《閩書》中也稱:「禹平水土,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著《山海經》。

」也有人認為「閩」的出處見於《周禮》中的《夏官·職方氏》。

從「七閩」到「八閩」的演變

「七閩」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東漢鄭玄注:「閩,蠻之別也……

四、八、

七、九、

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

「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如北宋年間,宋真宗趙恆賜給福州神童蔡伯唏的詩中就有「七閩山水多靈秀」之句,蘇東坡在《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一詩中寫道:「空使吳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還在《處州八境圖八首並序》一文中說,江西贛州的地理位置是「東望七閩,南望五嶺。

」「八閩」之稱始於南宋。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太宗置福建路,轄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南劍州和興化、邵武兩軍,共六州兩軍。由於州、軍同級,到南宋時便有人開始稱福建為「八閩」。

最早稱福建為「八閩」的當屬南宋狀元、樂清人王十朋和南宋大學者朱熹。王十朋於孝宗乾道四年(公元2023年)任泉州太守時,曾在州屬衙門題聯:「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郡」。

朱熹也曾在閩清白巖山題刻了「八閩嶽祖」四個大字。不過到南宋末,一些史書仍沿用舊稱「七閩」,未稱「八閩」。「八閩」尚未取代「七閩」,而是交叉使用。

「八閩」完全取代「七閩」,應是明弘治二年(公元2023年)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始。

福建不是因閩江簡稱「閩」

旅遊教育出版社一本介紹福建的書開篇第一句話便說,福建因閩江是省內最大河流,故簡稱「閩」。據我所知,持這種說法的人還不少,就連《辭海》對「閩」字的解釋,也有福建「一說因境內最大河流閩江得名。」其實,福建是先有「閩」後有福建,先有福建後有閩江。

福建早在夏禹、伯益時就稱「閩」,周朝時又稱「七閩」。「閩」的出現至少有2023年的歷史了。福建之稱始於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

當時,唐玄宗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在閩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相當軍區長官),並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起初專管軍事,後發展為福建觀察使、福建節度使,統轄福建各地的軍事、民政、財政等,取代了道一級,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福建之稱至今已有2023年了。

閩江之稱到宋代尚未見史書記載。北宋熙寧三年(公元2023年),福州郡守程師孟建道山亭時,曾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了一篇《道山亭記》。曾鞏在這篇記中說:

「福州府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於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於門庭。

」可見此時的閩江仍稱「長江」。到了南宋淳熙九年(公元2023年)5月,晉江人樑克家編撰的《三山志》成書時,書中載:「今城東南地勢崥平,潮上大江,自南臺。

」這時的閩江還是叫「大江」。

閩江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當屬明弘治庚戌(公元2023年)出版的由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書中記載:「閩江源浙之龍泉,建之浦城、崇安,又合建、延、汀、邵及古田、閩清、永福大小諸溪之水,至此入海。

」此後,崇禎四年(公元2023年),晉江人何喬遠編撰的《閩書》又原原本本引用了黃仲昭的記載。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黃仲昭和何喬遠兩人都誤將浙江的龍泉作為閩江的源頭。其實,閩江的源頭是在今我省的建寧縣均口鎮張家山。

閩江之稱出現在史書上才500多年,比福建名稱的最早記載遲了757年,比「閩」的記載至少遲了3000多年。望採納

12樓:匿名使用者

福建省一些地名的命名很大程度上與山、水、年號、祈福祥瑞和合成等相關,這與福建的地理環境關係密切,說明地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試舉例如下:

因山命名的地名十五個:福州,因福山而命名。泉州,因泉山(北山,清源山)而得名。

長樂,因長樂山而得名。仙遊,因仙遊山而得名。龍巖,因龍巖山而得名。

福鼎,因福鼎山而名。東山,因有東山(蘇峰山)而名。雲霄,因有云霄山而名。

連城,原為蓮城,因有蓮峰山而名。屏南,因處古屏山之南而名。華安,因縣治在華峰嶺而民安居樂業於此。

柘榮,因有「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而得名。平潭,因海壇島的山石如壇故名。霞浦,因霞浦山而名。

福清,因「山自永福裡,水自清源裡,會於治所。」而改名。

廣州地名的來歷廣州地名由來

一 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因此得名,並一直延續至今。二 歷史沿革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廣州地區設南海郡。當時南海郡尉任囂在現中山四路舊倉巷附近修建城廓,稱為 任囂城 廣州為郡治所在地 秦朝為了鞏固...

酒泉地名的由來,地名酒泉的來歷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 祁連山與馬鬃山 北山 之間。甘肅省名 肅 字由來地。東接張掖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接蒙古國。東西長約680公里,南北寬約550公里,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佔甘肅省面積的42 全市轄 一區兩市四縣 肅州區,玉門市 敦煌市...

泉州地名的來歷,泉州的名稱由來?

在我國廣大的土地和悠久的歷史上,泉州不只一個,而有兩個 一個在北,一個在南。而南方的這個福建泉州,也並不是一個開始就指現在的泉州市。這些史實,很多人搞不清楚,故須加以說明,以釋疑滋。開皇九年 589年 改州 郡 縣 製為州 縣兩級制,改豐州為泉州 今福州 南安郡撤銷,晉安縣改為南安縣,歸其管轄。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