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的主題及寫作特點

2021-03-06 03:20:35 字數 5533 閱讀 2011

1樓:是嘛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為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

詞人描繪這清麗小幀,主要採用了畫家所常用的點染筆法。

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柳永因作詞忤仁宗,遂「失意無俚,流連坊曲」,為歌伶樂伎撰寫曲子詞。此詞當為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作者簡介: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

景祐元年(2023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

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2樓:李靜

「雨霖鈴」詩在寒冷的秋天為背景,淋漓呈現了告別的場景,因此想必不會錯過銘心刻骨崗位。旁白,場景和更加委婉原因層。

字「傷離別」為主線,目錄清晰。前三個點開的時間,地點,場景。 「寒蟬泣」,「驟雨初歇」,「千里煙波,暮藹重楚天闊

荒涼的景觀開闢了離別序曲:的清秋季節」寒蟬「,掀起了」哭泣「秋風悲人的意志。這樣做,晚一天,雨停了,乍一看,蟬切割。

告別亭,秋風蕭瑟。戰士尚且是傷心,更何況這彼此可能成為永訣的戀人嗎?「都門」三句,寫離別心情,宴會帳篷這個願望更加「懷舊」了片刻,怎奈「蘭舟催發」,所以告別酒,喝它怎能不「無緒」?

想留不得,欲飲無緒,矛盾極端。「蘭州」傳說魯班刻木蘭樹船(見述異記< >>),與蘭州的聲譽船。「把手」兩種,告別了高潮。

手臉離別戀人手牽著手,眼淚在我的眼前,即使我們有千言萬語,悲痛氣塞,不能說一句話,這是現場的時候分開。 「感傷的告別自古傷」,從訂單的情況下的看房。世界上最苦的情種「告別」是「最苦」的直接原因。

中的「冷落清秋節」,「更那堪」。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酒入愁腸愁更愁,詩人,因為「無緒」和悶酒易飲醉人。

柳永戀情與幼兒,廣泛應用於線描表現足月的形式。「楊柳岸,曉風殘月」是一種流行的千古名句,代表流行的一句話柳樹,已知白描風格。

「雨霖鈴」劉墉描述分手了汴京時,別恨情人悲傷。

詩詞需要運用巧妙的藝術手法來創作,以達到完美的藝術表現.縱觀我國的古體詩和近體詩,它們所運用的藝術手法大致包括:敘事寫景的描寫手法、比喻比擬的修辭方法和烘托氣氛的渲染手法.

簡單地說也就是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法.

賦,就是直敘或白描的手法.即樸素地描寫創作的現實,藉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詩詞創作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比,就是比喻或比擬的手法.

它是詩詞創作中運用最廣泛的形象思維的一種藝術手法.興,就是通過客觀景物的觸發,引起聯想或想象.想象的起點或契機就是興.

賦、比、興三者之間不是對立的,也不是孤立的,在藝術創作實踐過程中是互相滲透和互為兼用的.

1「詩歌表現手法」鑑賞教案

一、幾種常見的表現手法

1.烘托

襯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暗用典故

古典詩詞在使用典故時,有時表面上看用典處似乎與上下文句融合為一,不細察則不知為用典,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末句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面看來好象是寫「出獵」,描寫獵人彎弓射狼的情況.其實這是暗用了《楚辭·東君》「舉長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貪殘掠奪,作者在此代指遼和西夏統治者;「射天狼」則表明自己禦敵保國的決心.

(3)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以典代人,通過文章既以贊李雲,也以自贊.「蓬萊」,為海中神山名,傳說仙府中難得的典籍,均藏於此.

《後漢書·竇章傳》言:「是時學者稱東觀(後漢**的藏書機構)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這首詩中的「蓬萊」,是借指校書郎李雲.

「建安骨」為建安風骨之簡稱.東漢末建安時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代表的詩歌,風格清新剛健,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小謝」,指謝眺;區別於「大謝」(謝靈運).

李白非常推崇謝眺,這裡有自比的意思.這兩句中,上句稱讚李雲文章得建安風骨,清新剛健;下句謂自己的詩歌應像謝眺那樣清新雋永.

(4)反用典故

有的詞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棄疾的《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極力鼓勵李入蜀做一番事業,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難》中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將其概括為「蜀道登天」.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3.虛實

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

附:詳解虛實結合

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

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

「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並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淒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雲: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

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雲:「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後的景物:

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迴,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想的未來之境.

詩歌中的「實」

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緻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等.「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絡,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

下闕實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

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4.象徵

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5.起興

起興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的《錦瑟》)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6.聯想和想象

聯想由一事物聯絡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絡起來造成一個典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

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7.渲染

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8.抑揚

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9.對比

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10.照應

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濛濛的江邊,這裡點明瞭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此外,常用的表現手法還有象徵、對比,寓褒於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欲揚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畫龍點睛、曲筆逆筆,等等.

希望能幫到你!您的採納是我回答的動力!謝謝!

柳永《雨霖鈴》鑑賞雨霖鈴的全文及賞析

柳永 蝶戀花 賞析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賞析一 這首詞采用 曲徑通幽 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佇倚危樓風細細 說...

雨霖鈴柳永的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這首寫離情的詞,可謂淋漓盡致,備足無餘。全詞圍繞 傷離別 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語言簡潔明瞭。先寫離別之前,重在勾勒環境 次寫離別時候,重在描寫情態 再寫別後想象,重在刻劃心理。三個層次,層層深入,從不同層面上寫盡離情別緒,可歎為觀止。詞的起頭三句點明時間 地點 景物,事件是與自己心愛的人...

《雨霖鈴》(柳永)的翻譯,北宋 柳永《雨霖鈴》的翻譯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裡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