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有什麼含義

2021-03-05 11:34:32 字數 5179 閱讀 4567

1樓:匿名使用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參考資料

2樓:問題少年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每一個節目都有美麗的傳說。這些節日的習俗和慶祝方式表現了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賞月。這天夜晚,皓月當空,秋風送爽。

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看著豐收在望的莊稼,心中充滿喜悅。全家人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慶祝中秋佳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專家們認為,這是由古代祭祀先農的典禮演變而來的。一年豐收了,收穫莊稼之前要先祭祀先農。後來出現了許多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古時人們把明月看作吉祥團圓的象徵。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由於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正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

嫦娥奔月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把土地晒得冒煙,把莊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熱得活不下去了。那時候,有個名字叫羿的人。

他的力氣特別大,能夠拉開萬斤寶弓,射死大蛇猛獸。並很同情受難的百姓,他用足力氣彎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嚇得認了錯,羿才留下它,讓它早出晚歸,為百姓多做好事。

從那以後,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後來,羿娶了一個名字叫嫦娥的姑娘做妻子,他們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的生活。

嫦娥美麗、勤勞,心地善良,她常把羿打獵射到的野獸,分給鄉親們。有一天,羿上山打獵,路上碰見一位道士。道士對羿說:

「你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勞。我送你一包神藥,要是吃上半包,就會長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會成仙**。」羿把神藥拿回家,交給嫦娥保管。

他準備找個合適的時候,和嫦娥分吃這包神藥,夫妻長生不老,永不分離。

羿射太陽出名以後,有很多人向他學武藝。他的徒弟裡有一個叫逢蒙的人,也向他學習射箭的本領。逢蒙表面對羿很恭敬,可是心腸很壞。

他知道羿的家裡藏著神藥,就暗自想出壞主意。這一年的八月十五,並帶徒弟出去打獵。

傍晚的時候,逢蒙一個人偷偷溜回來,闖進嫦娥的家裡,逼著嫦娥交出神藥。嫦娥大聲喊叫,可是羿打獵還沒有回來,**能聽見?為了不讓神藥落到無恥的逢蒙手裡,嫦娥只好開啟藥包,把神藥全部吞進嘴裡。

突然,嫦娥覺得自己的身子像燕子一樣輕,不由自主飛出視窗,飄飄蕩蕩飛上了天空。嫦娥捨不得離開自己的親人和家園,她就飛到離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去,住在廣寒宮裡。

羿回家後聽說這件事,趕緊追出門去,可是已經晚了!只見圓圓的月亮上,隱隱約約有嫦娥的影子。鄉親們說嫦娥還會回來,勸羿耐心等待。

第二年八月十五,羿想念嫦娥,就拿出嫦娥愛吃的水果,擺在院子裡,還做了圓圓的月餅,表示團圓的心意,盼望嫦娥回來。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嫦娥還是沒有回來。慢慢地,人間也就有了過節的習慣,每到八月十五,都要準備月餅、水果等食品。

3樓:愛多久才擁有

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爺兒的,是把兔子奉為與嫦娥一樣神的。

只是現在兔爺兒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餅,是楊貴妃中秋吃胡餅看到月亮時,心血來潮說就把胡餅叫做月餅吧,於是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楊貴妃了。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詞寫道:

「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

」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於是水到渠成,傳到我們這一代,中秋便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為了一種慣性而機械地存在,而忘記了月餅中曾經寄託著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嚮往了嗎?我們如今只是把月餅當成了一種吃品和禮品,如此實用主義來對待,而悲慘地沒有了我們祖先純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自然的質樸而敬畏的親和力了嗎?

我們中國的節日從來都是和吃聯絡在一起的,比如春節要吃餃子,端午要吃粽子,這是和我們國家幾千年是農業社會有關。節日與農業的節氣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所有節日裡吃食,都是對大地的親近。春節、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的三大節。

吃月餅自然就變得如此重要起來。月餅的餡可以百花齊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在原始的農業社會,蔗糖和蜂蜜的出現之前,甜曾經是人們一種嚮往和慾望,是被古代哲人認為是和光明連在一起的兩件最高貴的事情,是和美連在一起的最好的一個詞彙。

所以,到現在我們還在說「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來表達,是最高貴的一種體現。因此,月餅的甜味是必然的,是主要的,是體現了一個飽嘗辛酸苦辣的民族長期以來對生活特別是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由衷的嚮往和禮讚。

清《燕京歲時記》中曾有些絕對地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我小時候家就住在前門樓子附近,自然中秋節是要吃致美齋的月餅,但那時致美齋也好,其他店鋪也好,賣的月餅大多是自來紅、自來白、翻毛、提漿四樣傳統月餅,餡中的青絲紅絲蜜餞果脯芝麻桃仁豐富許多,但糖必須是冰糖的甜味是不能夠少不能夠變的。

如今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怕甜了,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聯絡在一起,甜變成了一種可怕的事情了。如今的月餅自然要迎合人們的新口味,不敢甜,卻敢又是海鮮餡又是鮑魚魚翅燕窩餡,甚至還有人蔘餡,花臉般百變時尚起來,把本來象徵閤家團圓與生活甜蜜的那一點質樸的意義,非要練就老君爐裡那保命養身的八卦金丹不可。但是,月餅成了一個筐,什麼餡都敢往裡面裝。

自然便敢於把大眾化的月餅做成貴族式的頂尖產品,幾千元乃至上萬元一個碩大無朋或價值連城的月餅,都不是新聞,去年居然曾經花樣翻新做成純鈦金的月餅,和時裝秀一起「秀」一把。時代變遷了,民族傳統中民俗的東西就一定也要變沒有了嗎?或者非要變得商業色彩那樣濃重不可和奢侈豪華不可嗎?

今年**出臺強制性指令,不許豪華包裝月餅,致使月餅的**不得不屈尊下來。這當然是好事,只是要將月餅真正迴歸本來的位置上,也不是一時之事。為了賺錢,月餅仍然在花樣翻新,我們自己和自己逗著玩。

每當想起在我們的月餅歷史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大月餅和金月餅時,總忍不住想起溥儀當年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長二尺,重二十斤,就已經被當時的人們歎為觀止,如今看來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中秋節,我們為什麼非要吃月餅?看來,這個問題還是值得問問我們自己的。○肖復興

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是什麼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意義

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是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古 代就有 燒斗香 走月亮 放天燈 樹中秋 賣兔兒爺 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 吃月餅 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話說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 ...

中秋怎麼挑選月餅,中秋節如何正確吃月餅?

儘量選擇那些名牌老字號的產品 看商標,買生產標識規範齊全的產品 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查產品的標籤及標誌。首先檢視是否標明生產廠家的名稱 地址。還要細看生產日期 保質期,另外還要看是否標明產品執行標準 淨含量等。在選購月餅時,無論是購買盒裝月餅,還是散裝月餅,建議消費者去正規商場 超市或者廠家購買。看...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來由 月餅,又稱胡餅 宮餅 小餅 月團 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 周時期,江 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 此乃我國月餅的 始祖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 胡桃,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