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能分辨各種不同的聲音

2021-03-05 09:22:02 字數 4593 閱讀 3803

1樓:匿名使用者

1.響度

響度,又稱聲強或音量,它表示的是聲音能量的強弱程度,主要取決於聲波振幅的大小。聲音的響度一般用聲壓(達因/平方釐米)或聲強(瓦特/平方釐米)來計量,聲壓的單位為帕(pa),它與基準聲壓比值的對數值稱為聲壓級,單位是分貝(db)。對於響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單位宋(sone)來度量,並定義 lkhz、40db的純音的響度為1宋。

響度的相對量稱為響度級,它表示的是某響度與基準響度比值的對數值,單位為口方(phon),即當人耳感到某聲音與1khz單一頻率的純音同樣響時,該聲音聲壓級的分貝數即為其響度級。可見,無論在客觀和主觀上,這 兩個單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純音外,聲壓級的值一般不等於響度級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響度是聽覺的基礎。正常人聽覺的強度範圍為0db—140db(也有人認為是-5db— 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聽頻率範圍(即頻域)的聲音,即使響度再大,人耳也聽不出來(即響度為零)。

但在人耳的可聽頻域內,若聲音弱到或強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樣是聽不到的。當聲音減弱到人耳剛剛可以聽見時,此時的聲音強度稱為「聽閾」。一般以1khz純音為準進行測量,人耳剛能聽到的聲壓為 0db(通常大於0.3db即有感受)、聲強為10-16w/cm2 時的響度級定為0口方。

而當聲音增強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時,這個閾值稱為「痛閾」。仍以1khz純音為準來進行測量,使 人耳感到疼痛時的聲壓級約達到 140db左右。

實驗表明,聞閾和痛閾是隨聲壓、頻率變化的。聞閾和痛閾隨頻率變化的等響度曲線(弗萊徹—芒森曲線)之間的區域就是人耳的聽覺範圍。通常認為,對於 1khz純音,0db—20db為寧靜聲,30db--40db為微弱聲,50db—70db為正常聲,80db—100db為響音聲,110db— 130db為極響聲。

而對於1khz以外的可聽聲,在同一級等響度曲線上有無數個等效的聲壓—頻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聲音和1khz的 10db的聲音在人耳聽起來具有相同的響度,這就是所謂的「等響」。小於0db聞閾和大於140db痛閾時為不可聽聲,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頻率範圍的聲音,人耳也覺察不到。人耳對不同頻率的聲音聞閾和痛閾不一樣,靈敏度也不一樣。

人耳的痛閾受頻率的影響不大,而聞閾隨頻率變化相當劇烈。人耳對3khz— 5khz聲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聲音訊號都能被人耳聽到,而在低頻區(如小於800hz)和高頻區(如大於5khz)人耳對聲音的靈敏度要低得多。響度級較小時,高、低頻聲音靈敏度降低較明顯,而低頻段比高頻段靈敏度降低更加劇烈,一般應特別重視加強低頻音量。

通常200hz--3khz語音聲壓級以 60db—70db為宜,頻率範圍較寬的**聲壓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稱音調,表示人耳對聲音調子高低的主觀感受。客觀上音高大小主要取決於聲波基頻的高低,頻率高則音調高,反之則低,單位用赫茲(hz)表示。主觀感覺的音高單位是「美」,通常定義響度為40方的 1khz純音的音高為1000美。

赫茲與「美」同樣是表示音高的兩個不同概念而又有聯絡的單位。

人耳對響度的感覺有一個從聞閾到痛閾的範圍。人耳對頻率的感覺同樣有一個從最低可聽頻率20hz到最高可聽頻率別20khz的範圍。響度的測量是以 1khz純音為基準,同樣,音高的測量是以40db聲強的純音為基準。

實驗證明,音高與頻率之間的變化並非線性關係,除了頻率之外,音高還與聲音的響度及波形有關。音高的變化與兩個頻率相對變化的對數成正比。不管原來頻率多少,只要兩個40db的純音訊率都增加1個倍頻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變化則相同。

在**聲學中,音高的連續變化稱為滑音,1個倍頻程相當於樂音提高了一個八度音階。根據人耳對音高的實際感受,人的語音訊率範圍可放寬到80hz --12khz,樂音較寬,效果音則更寬。

3.音色

音色又稱音品,由聲音波形的諧波頻譜和包絡決定。聲音波形的基頻所產生的聽得最清楚的音稱為基音,各次諧波的微小振動所產生的聲音稱泛音。單一頻率的音稱為純音,具有諧波的音稱為複音。

每個基音都有固有的頻率和不同響度的泛音,藉此可以區別其它具有相同響度和音調的聲音。聲音波形各次諧波的比例和隨時間的衰減大小決定了各種聲源的音色特徵,其包絡是每個週期波峰間的連線,包絡的陡緩影響聲音強度的瞬態特性。聲音的音色色彩紛呈,變化萬千,高保真(hi— fi)音響的目標就是要儘可能準確地傳輸、還原重建原始聲場的一切特徵,使人們其實地感受到諸如聲源定位感、空間包圍感、層次厚度感等各種臨場聽感的立體環繞聲效果。

另外,表徵聲音的其它物理特性還有:音值,又稱音長,是由振動持續時間的長短決定的。持續的時間長,音則長;反之則短。

從以上主觀描述聲音的三個主要特徵看,人耳的聽覺特性並非完全線性。聲音傳到人的耳內經處理後,除了基音外,還會產生各種諧音及它們的和音和差音,並不是所有這些成分都能被感覺。人耳對聲音具有接收、選擇、分析、判斷響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例如,人耳對高頻聲音訊號只能感受到對聲音定位有決定性影響的時域波形的包絡(特別是變化快的包絡在內耳的延時),而感覺不出單個週期的波形和判斷不出頻率非常接近的高頻訊號的方向;以及對聲音幅度解析度低,對相位失真不敏感等。

這些涉及心理聲學和生理聲學方面的複雜問題。

二、人耳的掩蔽效應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

在 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在掩蔽情況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強度,使人耳能夠聽見時的聞閾稱為掩蔽聞閾(或稱掩蔽門限),被掩蔽弱音必須提高的分貝值稱為掩蔽量(或稱閾移)。

1.掩蔽效應

已有實驗表明,純音對純音、噪音對純音的掩蔽效應結論如下:

a.純音間的掩蔽

①對處於中等強度時的純音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現在它的頻率附近。

②低頻的純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頻的純音,而反過來則作用很小。

b.噪音對純音的掩蔽噪音是由多種純音組成,具有無限寬的頻譜

若掩蔽聲為寬頻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它產生的掩蔽門限在低頻段一般高於噪聲功率譜密度17db,且較平坦;超過500hz時大約每十倍頻程增大 10db。若掩蔽聲為窄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情況較複雜。其中位於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純音分量組成的窄帶噪聲即臨界頻帶的掩蔽作用最明顯。

所謂臨界頻帶是指當某個純音被以它為中心頻率,且具有一定頻寬的連續噪聲所掩蔽時,如果該純音剛好能被聽到時的功率等於這一頻帶內噪聲的功率,那麼這一頻寬稱為臨界頻頻寬度。臨界頻帶的單位叫巴克(bark),1bark=一個臨界頻頻寬度。頻率小於500hz時,1bark約等於freq/100;頻率大於 500hz時,1bark約等於9+41og(freq/1000),即約為某個純音中心頻率的20%。

通常認為,20hz--16khz範圍內有24個子臨界頻帶。而當某個純音位於掩蔽聲的臨界頻帶之外時,掩蔽效應仍然存在。

2.掩蔽型別

(1)頻域掩蔽

所謂頻域掩蔽是指掩蔽聲與被掩蔽聲同時作用時發生掩蔽效應,又稱同時掩蔽。這時,掩蔽聲在掩蔽效應發生期間一直起作用,是一種較強的掩蔽效應。通常,頻域中的一個強音會掩蔽與之同時發聲的附近的弱音,弱音離強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離強音較遠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

例如,—個1000hz的音比另一個900hz的音高 18db,則900hz的音將被1000hz的音掩蔽。而若1000hz的音比離它較遠的另一個1800hz的音高18db,則這兩個音將同時被人耳聽到。若要讓1800hz的音聽不到,則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45db。

一般來說,低頻的音容易掩蔽高頻的音;在距離強音較遠處,絕對聞閾比該強音所引起的掩蔽閾值高,這時,噪聲的掩蔽閾值應取絕對聞閾。

(2)時域掩蔽

所謂時域掩蔽是指掩蔽效應發生在掩蔽聲與被掩蔽聲不同時出現時,又稱異時掩蔽。異時掩蔽又分為導前掩蔽和滯後掩蔽。若掩蔽聲音出現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發生掩蔽效應,則稱為導前掩蔽;否則稱為滯後掩蔽。

產生時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腦處理資訊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異時掩蔽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會衰減,是一種弱掩蔽效應。一般情況下,導前掩蔽只有3ms— 20ms,而滯後掩蔽卻可以持續50ms—100ms。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由於耳蝸的共振引起的,耳蝸是一個盤旋的,很像蝸牛殼的東西。

它的每一段粗細都不一樣,外面的最粗,裡面的最細,所以每一段震動頻率都不一樣。

在這裡先把共振解釋一下:物體a的震動頻率如果和物體b的震動頻率一樣,那麼,當a震動(發出聲音)時,會把振幅通過空氣傳給b,b則也會震動,這就是共振。 如果a,b兩無震動頻率不同,那麼a震動,b則毫無反應

人之所以能聽出各種聲音,是因為耳蝸的「由粗到細」的形狀,這個形狀包含了所有的頻率(人能聽到的聲音範圍)。當外界聲音訊率高時(尖銳的聲音),耳蝸的較細的一端就能引起共振,當外界聲音訊率低時(沉悶的聲音),耳蝸中比較粗的一端就能共振。

最後,把這些頻率資訊傳給大腦,至於大腦怎麼處理的,我就不知道了。。估計也沒人知道,呵呵

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希望樓主能看懂。。呵呵

3樓:匿名使用者

音色是由於發聲物體的質地(如:金屬,塑料等)決定的.

所以不同的物體在我們聽來就會有不同的聲音.

每個人的聲音為什麼不一樣呢?

那是因為每個人的dna不一樣.

不同的dna會造就不同的發生器官(如:舌,喉,肺,等等)不管是任何人都有細微和明顯的差異.

就算我們聽起有的兩個人的聲音很象,但在精密儀器下,他們的聲音也是有差距的.

聲音就是震動在空氣或其他介質中傳播到我們耳膜,讓它震動產生的.

樹葉能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是因為什麼

樹葉能唱出不同的歌曲,是因樹葉在風的吹拂下沙沙作響,所以發出了不同的美妙的聲音。有葉脈,這個原理,就是物理學裡面的氣流共振原理,普通的葉子有不同的葉脈在發生聲音就會很奇妙 出句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仿句 當他撫弄琴絃,琴絃便像畫師一般繪出各種不同的色彩。ps 出句有一錯...

咒語是什麼,為什麼學佛人都要持誦各種不同的咒

是佛菩薩傳授的一種特殊語音。佛經上說,聽聞和唸誦佛咒,都可以得到無窮無盡的功德利益。常見的有 大悲咒 大明咒 十小咒 楞嚴咒 這個呀!和對症下藥差不多吧!超度念地藏!往生淨土念阿彌陀佛!因為佛教咒語,具有不可思議的正能量!咒語是什麼,為什麼學佛人都要持誦各種不同的咒語 咒語是佛菩薩累世修行功德的集合...

為什麼說讓我們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爸爸的話 家中有女,年方13。和所有父母一樣,我和妻子也總是希望孩子出色 優秀,不管是學習 生活 教育上都很嚴格。孩子也參加了不少各類的興趣班,從小學到中學一路走來,家庭生活中有開心 有煩惱,通過努力,孩子也考上了當地的重點初中。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青春期的來臨,家長與孩子的矛盾 摩擦也開始頻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