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至道的至道什麼意思

2021-03-05 09:22:00 字數 2700 閱讀 9514

1樓:116貝貝愛

雖有至道的至道意思是:最好的道理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

「學(xiào)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

「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

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

「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白話釋義: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後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後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然後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後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

《兌命》上說:「教導別人佔自己學習的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五百家的"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太學。〔太學〕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

第一年考查學生斷句分章、弄清**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學生是否專心學習和親近同學,第五年考查學生是否廣泛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業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想觀點堅定不移,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達到這一階段的學習標準〕叫做「大成」。唯其這樣,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古書上說:

「〔求學的人〕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示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在一開學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勵學生;入學授課之前,先擊鼓召集學生,整齊威儀,然後開啟書箱;同時展示戒尺,來約束他們的儀容舉止。

〔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學生,使學生內心從容不迫;時時觀察卻不說,讓問題在學生的心中積聚;年幼的學生只聽老師講解而不隨便發問,學習不逾越難度。這七點,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古書上說:

「大凡學習,若學習做官,就先學習與職務有關的事;若學習做士,就先學習學士應有的志向。」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大學施教的方法,在學生的錯誤沒有發生時就加以防止,叫做預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齡特徵而進行教育,叫做循序漸進;互相取長補短,叫做觀摩。這四點,是教學成功的經驗。

錯誤出現了再去禁止,就會牴觸抗拒,格格不入;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後補救,儘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雜亂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學業就會搞亂而無所成;自己一個人學習,不與友人討論,就會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從事一些不正經的交談,必然荒廢正課學習。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原因。

寫作背景:

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孔子教授**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載體,但是文古義奧,不易通讀,因而多做解讀以輔助理解,六經中的「《禮》」,後來稱《儀禮》,主要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諸禮的「禮法」,受體例限制,幾乎不涉及儀式背後的「禮義」。

而不瞭解禮義,儀式就成了毫無價值的虛禮。所以,七十子後學在習禮的過程中,撰寫了大量闡發經義的**,總稱之為「記」,屬於《儀禮》的附庸。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後,西漢能見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寫的「記」依然不少,《漢書·藝文志》所載就有「百三十一篇」。

文章賞析:

本文多使用對偶句,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思路清晰,文勢流暢,層層遞進,文氣貫通,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2樓:匿名使用者

雖有至道——雖然有最好的學說。

至道:指最好的學說、道德或政治制度。

這句話出自《禮記·學記》:「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譯文為:

雖有好的熟魚熟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學說,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正確。

參考資料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 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過別人之後才會知道自己也有理解不透徹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 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

“未至,道渴而死。”的“未至”咋翻譯捏

未至 還沒有到達。翻譯 京城裡有一個擅長 的人。正趕上 一家 大擺筵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寬的屏風,表演 的人坐在屏風後面,裡面只有一張桌子 一把椅子 一把扇子 一塊醒木罷了。眾多的賓客相聚而坐。一會兒,只聽得屏風後面醒木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一個敢高聲說話的。遠遠聽到長長的巷子裡...

IN什麼意思,「BL」什麼意思?「BG」什麼意思?

流行,處於流行中 舉個例子,有些雜誌會說 今年最 in 的打扮,就是今年最流行的打扮反義詞 out of date 落後了 肯定對哦 in in prep.在.之內 上 在.期間,從事於,符合,穿著adv.進入,朝裡,在家,已到達 來臨 adj.在裡面的,執政的 n.執政者,入口 域 india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