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禮樂制度在具體內容方面有哪些規定

2021-03-05 09:21:59 字數 4420 閱讀 7995

1樓:匿名使用者

禮樂制度是周代建國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為鞏固等級制社會,其次也是吸取商代滅亡的教訓,反對「淫樂」,採取「節樂」措施。禮樂制的實施鞏固了奴隸主階級的社會地位,促進了**的發展。但它又使樂成了禮的附庸,使**成為以禮為中心的模式**,並逐漸趨於僵化。

統治階級為了推行「統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煩瑣的禮儀和與之相配合的**。

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也不一樣。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周禮.

春宮》)兩君相見,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他國使臣則用小雅《鹿鳴》、《四杜》、《皇皇者華》、(《左傳.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

關於樂隊和歌舞隊的編制,也有嚴格規定。樂隊的規定是:「王宮縣」,即排列成東西南北四面;「諸侯軒縣」,排列三面;「大夫判縣」,排列兩面;「士特縣」,只排列一面。

歌舞隊的規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稱為「八佾」;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稱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稱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稱為「二佾」;(《周禮.春宮》及注);等等。

總之,所有這些關於禮樂的規定,都是為了加強人們的等級觀念,最後達到鞏固其統治的政治目的。要順利地推行禮樂制度,必須加強有關禮樂方面的教育,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周王朝設定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禮樂機構——春宮。

2樓:米奇

西周的禮樂制度就是等級制度

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禮」,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目的在於維護其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當時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貫串在各種禮的舉行中,依靠各種禮的舉行來加以確立和維護。

到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於庭」,孔丘斥責說: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按禮,天子祭祖唱《雍》詩來撤除祭品,這時魯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認為這種事不該出於「三家之堂」。按禮,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於泰山,這時季孫氏「旅於泰山」,孔丘又指責他不懂禮(《論語·八佾篇》)。

卿大夫這樣「僭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禮樂制度主要用來維護宗法制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荀子·禮論篇》說: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族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所說「禮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權,先祖代表族權,君師代表君權。後來統治者以天、地、君、親、師作為禮拜的主要物件,就是根據這個理論。西周春秋時代貴族講究的禮是比較多的,有籍禮、冠禮、大搜禮、鄉飲酒禮、鄉射禮、朝禮、聘禮、祭禮、婚禮、喪禮等等。

籍禮是用來監督平民在「籍田」上從事無償的集體勞動,以維護稱為「籍」的辦法的。冠禮是授予成年貴族種種特權,以維護貴族的利益和鞏固貴族成員之間的關係。大搜禮具有軍事檢閱和軍事演習性質,起著整編軍隊、檢閱兵力和加強統治的作用。

鄉飲酒禮在於維護一鄉之內貴族的宗法制度和統治秩序。鄉射禮具有以鄉為單位的軍事訓練和軍事學習的性質。朝禮在於尊重國君的權力和地位。

聘禮在於維護貴族內部的等級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於維護神權和尊重族權。婚禮和喪禮在於維護宗法制度和族權。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農田制度的變革,「籍」的方法廢除不用,這時籍禮只是統治者用來表示關心農業生產的禮儀。由於軍隊成分和戰鬥方式的改變,原來的大搜禮就失去作用。由於地方組織的改變,鄉飲酒禮和鄉射禮的性質也不同了。

這時由於**集權政體的建立,執政者統治的需要,重視的是即位禮、朝禮、祭禮和喪禮。《荀子》的《禮論篇》著重講究祭禮和喪禮,對喪禮講得特別詳細,就是為當時的禮樂制度製造理論根據的。

周朝的禮樂制度在當時還有什麼規定

3樓:匿名使用者

1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規定的時代,即所謂得制定禮樂。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頒行的。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周公所制定的禮,是維護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範和各項典章制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因此,「禮」並非「禮貌」,「禮節」那樣簡單。「禮」的本質是差異,用來顯示社會中各等級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貴與賤,尊與卑,長與幼,親與疏之間必須遵守各自的行為規範,絕對不可以混淆。

這樣就形成了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上下尊卑關係。周公把「尊禮」看作推行德政的重要內容。如果違背了「禮」,就是「僭越」。

所以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但是,一個社會只講究差異,不講和同,社會就沒法和諧。因此,周公在制「禮」的同時又作「樂」,使「禮」與「樂」相輔相成。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

「樂」,當然是**,但是它超越了**,帶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和社會色彩。「樂」的功能是,以**激起共鳴情緒。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別保持一致。

「禮」與「樂」不能混淆,有著本質的區別。《樂記》中說得好:「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意思是說,「樂」的和同使人們相互親愛;「禮」的差異使人們相互尊敬。「禮」,講究差異;「樂」,講究和同。

4樓:月雲星

周武王死後,周公攝行王政。為了鞏固其統治,他依照周國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維護奴隸制統治的制度。西周統治的鞏固,與這套穩定的制度很有關係。

其中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禮樂制、井田制。

周代的分封諸侯,是把「宗法」與「封建(封侯建國)」結合起來的做法,由此便形成了圍繞姬姓宗族的層層「大、小宗」的嚴密等級關係。 禮樂制度,正是對於這個嚴密的宗法等級網的強調和固定。某一等級的人,才能享用這一等級的禮樂。

就樂而言,等級的內容包含有對樂舞名目,樂器品種和數量,樂工人數等等的絕對限定,超出規格就是嚴重違法。在各等級貴族自己以及他們之間的活動中基本採用所規定的雅樂,,無疑能在一定時期內起到加強宗族觀點,形成「天下一家」思想的作用。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規定的時代,即所謂得制定禮樂。如果說商代人尊崇鬼神的話,那麼周代人尊崇的則是禮。據說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頒行的。

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周公所制定的禮,是維護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範和各項典章制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因此,「禮」並非「禮貌」,「禮節」那樣簡單。「禮」的本質是差異,用來顯示社會中各等級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貴與賤,尊與卑,長與幼,親與疏之間必須遵守各自的行為規範,絕對不可以混淆。

這樣就形成了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上下尊卑關係。周公把「尊禮」看作推行德政的重要內容。如果違背了「禮」,就是「僭越」。

所以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但是,一個社會只講究差異,不講和同,社會就沒法和諧。

因此,周公在制「禮」的同時又作「樂」,使「禮」與「樂」相輔相成。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 「樂」,當然是**,但是它超越了**,帶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和社會色彩。

「樂」的功能是,以**激起共鳴情緒。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別保持一致。「禮」與「樂」不能混淆,有著本質的區別。

《樂記》中說得好:「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意思是說,「樂」的和同使人們相互親愛;「禮」的差異使人們相互尊敬。

「禮」,講究差異;「樂」,講究和同。因此,「禮」與「樂」,亦即「異」與「同」,兩者缺一不可,否則社會就會失衡。西周的禮樂,也體現了當時的時代文明。

5樓:匿名使用者

分封制 宗法制 禮樂制

西周的禮樂制度是什麼啊?

6樓:易書科技

周公又「制禮作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將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的各種宗法封建制度合法化、禮儀化,以便平衡權利的分配製度。所謂「制禮」,實際上是將一種等級制度以「禮」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以及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加以嚴格的區分,確保了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所謂「作樂」,則是將樂舞與禮儀相結合、相配合。

祭祀、出征、會盟、飲宴、婚喪等都各有相應的禮儀和樂舞,而且根據等級的不同,又有嚴格區分。如祭祀,天子祭天地,祭五祀;諸侯祭山川、五祀,不能祭天地;卿大夫祭五祀;士祭先人;又如死,天子死日崩,卿大夫死日薨,士、庶人死日死。其禮儀制度對於各個等級的禮儀、居室、服飾、用具等都有嚴格的規定,違反規定,便視之為非禮。

周公用這種繁瑣的禮儀來灌輸各個等級的人群,使其能夠安分守己,各盡其職,循規蹈矩,永不犯上。儘管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繁瑣的禮儀逐漸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桎梏,但在當時,這種禮儀制度卻成為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準則,也構造了嗣後幾千年古代中國政治體制的實質核心,對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對於樹立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豐碑,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農政全書的具體內容農政全書的具體內容

農政全書 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 農政 思想。農政全書 共60卷,內容巨集富,計有農本 田制 農事 水利 農器 樹藝 蠶桑 蠶桑廣類 種植 牧養 製造 荒政等12目。全書既大量考證收錄前代有關農業的文獻,又有徐氏自己在農業和水利...

7S的具體內容是什麼,7S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儘量詳細具體。

1s 整理 定義 區分要與不要物品 將不要之物品處理。目的 騰出空間,提高生產效率。2s 整頓 定義 要的物品依規定定位 定量擺放整齊,明確標識。目的 排除尋找的時間浪費,一目瞭然。3s 清掃 定義 清除工作場所內灰塵 髒亂,並 防止汙染的發生。目的 使不足 缺點顯現出來,是品質的基礎。4s 清潔 ...

持戒的具體內容,詳細點,佛教的戒定慧的具體內容?

戒律最基本的是三皈依戒,然後是五戒十善,然後是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三皈依戒,從受皈依起,就應遵守。五戒十善等,都是隨份而受,你願意受幾戒就受幾戒,一戒不少,五戒不多。應先受戒再學戒,未受戒不學戒。在家人不看出家人戒書。受戒就要嚴謹持戒,戒是用來保護我們身心的,我們持戒,能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