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蔡倫造紙的看法認識怎樣評價蔡倫造紙的重要意義

2021-03-05 09:21:38 字數 5113 閱讀 3172

1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說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還是說他是造紙術的改良者,造紙都是我國的偉大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這一歷史定論是無可非議的。由於蔡倫的努力,人們掌握了用樹皮、麻頭、破麻布、舊魚網等廉價的原料,生產出適於書寫的植物纖維紙,並使這種生產技術推廣流傳開來,這是勿容置疑的蔡倫的重要貢獻。後來人們沿用蔡倫生產紙的工藝,採用竹、藤、稻杆等其它原料,生產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紙,這是歷史的事實。

蔡倫總括出來的造紙工藝很快地隨著紙張一齊外傳了。至遲在公元285年傳到了朝鮮,後又傳到了日本。大約在唐朝,我國的造紙術傳到了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傳至歐洲,在造紙木的外傳中,世界人民部承認這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他們也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蔡倫在其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最早在唐朝,張懷難在《書斷》中說:「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北宋的《負宣野錄》中也說"紙,舊亦有之,特蔡倫善造爾,非創也。

」北宋的蘇易簡在《文房四譜》中說:「漢初,已有幡紙代簡,成帝時有書詔,至後漢元興,中常侍蔡倫以敝布及魚網樹皮而作之彌工,如蒙括以前已有筆之謂也。」南宋的史繩祖在《學齋拈筆》中也說:

「紙筆不始於蔡倫蒙括,……但蔡、蒙所造,精於前世則有之,謂紙筆始於此二人,則不可也。」由此可見唐宋以來,確有一些人認為:紙並非始於蔡倫。

這一觀點到了當代,爭論更為激烈。原因是一些出土的新發現為上述觀點提供了新的論證。

本世紀以來,我國考古工作者先後發現了十多次古紙出上。其中有2023年在新疆發現的「羅布淖爾紙」2023年在西安灞橋古墓中出土的「灞橋紙」,2023年在甘肅發現的「居延金關紙」,2023年在陝西發現的「扶鳳紙」,2023年敦煌出土的」馬圈灣紙」。這些出上的紙被一些人認為是西漢麻紙,即在蔡倫以前就有的紙。

主要是根據這些材料,一些人認為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造者,而不是發明者。另外一些人不同意這一觀點,堅持認為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其理由如下:

上述古籍中有關「紙非始於蔡淪」的敘說是因為對紙的定義認識模糊,不加辨別地把前漢與後漢兩個不同朝代、把絲織「紙」與植物纖維紙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紙」混為一談所造成的。

上述出土的所謂「西漢昧紙」,因為斷代不明確,證據不足,迄今仍無「片紙隻字」證明它們是西漢麻紙。其次歷史文獻上也沒有任何有關西漢麻紙的記載。

雙方爭論最集中的是圍繞著「灞橋紙」的,雙方都運用了現代的科技手段對漏橋紙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前者認為灞橋紙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後者認為灞橋紙不是紙,而是一些廢舊麻絮、繩頭等散亂纖維的堆積物、不適於書寫,更談不上代替帛。

這兩種不同的學術觀點爭鳴是正常的,通過學術上的爭論,通過考古的新發現,歷史上這一懸案終究會清楚的。無論爭論的雙方情感是多麼激動,言語是多麼激烈,但是他們都承認蔡倫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造紙技術的發明或發展上的卓越貢獻是不容抹殺的。

不管說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還是說他是造紙術的改良者,造紙都是我國的偉大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這一歷史定論是無可非議的。由於蔡倫的努力,人們掌握了用樹皮、麻頭、破麻布、舊魚網等廉價的原料,生產出適於書寫的植物纖維紙,並使這種生產技術推廣流傳開來,這是勿容置疑的蔡倫的重要貢獻。後來人們沿用蔡倫生產紙的工藝,採用竹、藤、稻杆等其它原料,生產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紙,這是歷史的事實。

蔡倫總括出來的造紙工藝很快地隨著紙張一齊外傳了。至遲在公元285年傳到了朝鮮,後又傳到了日本。大約在唐朝,我國的造紙術傳到了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傳至歐洲,在造紙木的外傳中,世界人民部承認這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他們也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蔡倫在其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樓:趫級の迯暒亾

東漢的時候,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

,改進了造紙術,這種紙的原料很容易找到,又很便宜,只來那個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蔡侯:即蔡倫。蔡琳曾被東漢**封為 龍亭侯。

3樓:黨桂枝端鶯

意義與價值

有了文字之後,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

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髮明出來了。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怎樣評價蔡倫造紙的重要意義

4樓:小暢丫頭

1.節約造紙成本

2.節約造紙時間

3.使紙張輕便易攜帶

4.使文化流傳久遠

5.傳播簡單廣泛

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意義

5樓:學院派魚多多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不僅促進了自身文化、教育和科技的發展,同時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尤其是近代化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18世紀以後,隨著文化、教育與科學事業的發展,歐洲各國的耗紙量與日俱增。由於單一生產麻紙,已使原料**出現嚴重短缺,人們在不斷尋找替代物。與此同時,他們再一次將目光投向造紙術的發明地——中國,尋求中國造紙技術發展的新資訊,使得中國造紙新術直接傳入歐洲。

6樓:平航漫

東漢和帝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對文化的傳播至關重要!

7樓:課文你來說

1、節約造紙成本和造紙時間。

蔡倫紙是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2、使紙張輕便易攜帶;便於書寫。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

雖然蔡倫之前有絲質纖維所造的「灞橋紙」,但因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沒有經過剪下、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這種紙也沒有蔡倫紙好用。

3、對世界的文化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書寫,便利了文化的儲存和交流,不僅推動了我國文化發展,而且也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二、蔡倫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最初出自《東觀漢記》及范曄《後漢書》記載。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

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製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

8樓:小冉子哈

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廉價的紙張很快取代了歐洲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沒事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歷史書上是這麼寫的……

9樓:田嶽

這是文明史上的一大革命,對普及教育,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10樓:匿名使用者

蔡倫造紙的意義是什麼。

造紙術的意義 10

11樓:go不留痕跡

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促使人類文化轉播的重要大發明。

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裡提到「紙」從「糸」。紙的發明、發展及傳播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造紙術的發明對於人類文明的傳播有巨大的作用,它使得文明的傳播速度更便捷、傳播成本更低,它促使了紙質書的出現,所以說這是一項極其偉大的發明。

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63-121年)所改良,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使造紙的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促使人類文化轉播的重要大發明。

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髮明出來了。

12樓:弘瓊英學楚

造紙術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

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發明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自從造紙術發明之後,紙張便以新的姿態進入社會文化生活之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傳播開來,以後又傳佈到世界各地。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參考資料

蔡倫是怎樣改進造紙術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意義

古代造紙術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原料的分離 打漿 抄造和乾燥4個步驟。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即篾席撈...

對唐僧的評價,對唐僧的看法

是一個內心善良意志堅定的人,因為對一個仙來說,十萬八千里並不算遠,可是對一個凡人來說,路途就非常遠了。但是唐僧一直堅持走到了西天大雷音寺,求得真經。雖然經歷了bai種種磨難,但是,他去du 西天取經的信念zhi一點也 沒變dao,一直在不停地走。他是專抱著讓大唐僧眾都能屬耳聞目睹大乘正宗佛教的信念去...

對李商隱的評價,對李商隱無題詩的評價或看法

李商隱 公元八一二 八五八 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 今河南沁陽縣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4306435人。開成二年 八三七 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補巨集農尉。年輕時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賞識,可是李商隱卻與涇源節度使王茂元之女結婚。當時牛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