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的傳說

2021-03-05 09:20:20 字數 4724 閱讀 7197

1樓:東子

黃鶴樓的傳說如下:

據《江夏縣誌》所說,從前有位姓辛的人,賣酒為業。有一天,來了一位身材魁偉,但衣著襤褸的客人,神色從容地問辛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

」辛氏不因對方衣著襤褸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過了半年,辛氏並不因為這位客人付不出酒錢而顯露厭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請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訴辛氏說:

「我欠了你很多酒錢,沒有辦法還你。」於是從籃子裡拿出橘子皮,畫了一隻鶴在牆上,因為橘皮是黃色的,所畫鶴也呈黃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牆上的黃鶴便會隨著歌聲,合著節拍,蹁躚起舞,酒店裡的客人看到這種奇妙的事都付錢觀賞。

如此過了十年多,辛氏累積了很多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著襤褸的客人又飄然來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謝說,我願意供養您,滿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著回答說:

我**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朵朵白雲自空而下,畫上的黃鶴隨著白雲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乘著白雲飛上天去了,辛氏為了感謝及紀念這位客人,便用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

後來便稱為「黃鶴樓」。

黃鶴樓簡介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

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2樓:精靈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

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還有一個傳說是有一位名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後乘黃鶴**。後來人們為懷念費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

而崔顥的詩與後一個傳說有關。

這是比較通用的說法。那麼,按照這個說法,換成白雲就

無理了。黃鶴樓的由來不管是根據哪個傳說,都與乘鶴

**有關,這樣詩人在即景呤詩的時候,應該也是扣住了

黃鶴樓的這個典故而做的。

再來說說律詩。你提到,頭三句都有黃鶴字,像古風而非

律詩,其實,古風中也有入律的句子,只是當時並沒有

律這個說法,而通常所說的律詩一般是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字數合律,二是對仗合律,三是平仄合律,如果三點

都符合,就是純粹的律詩,如果只符合前兩點,就是古風

式的律詩,也稱拗律。而且此詩本為臨景感慨之作,其實

並沒有太入正式的格律,但也並未出律,字數七言五十六個字沒錯,頜,頸聯的對仗也算工整,且有古風之韻,又何

必拘於近體律詩之格律呢?就算是要求非常嚴格的近體律

詩,也有變體,首句不入韻的情況存在呀。

再說第四句的白雲,我以為並不需要第一句也要有個白雲才

能引出來,這種說法未免牽強了,此二句的意思本為,飛去

的黃鶴一去再也不能復返了,唯有悠悠的白雲徒然千載依

舊。試問,如果沒有首句的故人乘黃鶴去,此句的黃鶴一

去不復返又是從何而出的呢?

與岳陽樓、滕王閣並列中國三大名樓的黃鶴樓,相傳即因仙人王子喬騎鶴經過,暫歇於此而得名。其實關於黃鶴樓的傳說很多,另一則更有趣:古時一位辛姓老闆,在山裡開了家小酒館。

某天,一個道士前來喝酒,臨去要結帳時,辛老闆執意不收錢。道士過意不去,便用橘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鶴,然後告訴他:「如有客人來,只要朝鶴拍幾下手,鶴就會從牆上下來舞蹈。

」辛老闆依言為之,果然吸引大批酒客,每天都生意興隆。十年後,那道士又來到小酒館,朝鶴吹奏鐵笛。鶴聞樂聲,從牆上躍下,伴隨節拍舞蹈,末了道士即跨上鶴背,乘鶴離去。

辛老闆為了紀念這段奇遇,便在江畔建樓,並取名「黃鶴樓」。

有人認為辛老闆遇見的那位道士,便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也有人認為其實取名「黃鶴樓」,是因附近有黃鶴磯的關係。不管它的建樓原因為何,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題詠詩,讓它成為「天下江山第一樓」,歷代文士在此作詩填詞的,多不勝數,由此可見鶴的魅力了。

關於黃鶴樓的傳說有很多。《齊諧志》記載,仙人王子安乘黃鶴經過這裡的一座山,因此山名黃鶴。後來有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樓,名為黃鶴樓。

《述異記》上說,荀環喜好神仙之術,曾在黃鶴樓上看見有仙人乘坐黃鶴從天而降,仙人同他一起飲酒,然後乘鶴而去。《鄂州圖經》說,費文禕登仙之後,曾經乘坐黃鶴到此休息

3樓:荀澄旗璣

武昌靠近長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棟尖頂飛簷、金碧輝煌的黃鶴樓。要問這黃鶴樓的來歷,那還得從呂洞賓跨鶴飛天說起哩!

相傳,呂洞賓遊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後,一時心血來潮,打算去東海尋仙訪友。他身背寶劍,沿著長江順流而下。這一天,來到了武昌城。

這裡的秀麗景色把他迷住了,他興沖沖地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頂上舉目一望,嗬!只見對岸的那座山好象是一隻伏著的大龜,正伸著頭吸吮江水;自己腳下的這座山,卻象一條長蛇昂首注視著大龜的動靜。呂洞賓心想:

要是在這蛇頭上再修一座高樓,站在上面**四周遠近的美景不是更妙嗎!可這山又高,坡又陡,誰能在這上面修樓呢?有了,還是請幾位仙友來商量商量吧。

他把寶劍往天空劃了那麼一個圈,何仙姑就駕著一朵彩雲來了,他連忙把自己的想法向她說了,何仙姑一聽就笑了:「你讓我用針描個龍繡個鳳還差不多,要說修樓,你還是請別人吧!」呂洞賓又請來了鐵柺李,鐵柺李一聽哈哈大笑:

「你要是頭髮昏,我這裡有靈丹妙藥,要修樓,你另請高明吧!」呂洞賓又請來了張果老,張果老搖著頭說:「我只會倒騎著毛驢看唱本。

」說罷,也走了。呂洞賓想,這下完了,連八仙都不行,**還有能工巧匠呢?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從空中傳來一陣奇怪的鳥叫聲,他連忙抬頭一看,只見魯班師傅正騎著一隻木鳶朝著他呵呵地笑呢。

呂洞賓急忙迎上去,把自己的想法又說了一遍。魯班師傅走下木鳶,看了看山的高度,又打量了一下地勢,隨手從山坡上撿來幾根樹枝,在地下架了拆,拆了架,想了一會說:「咱們明天早上再商議吧。

」第二天早上,雞剛叫頭遍,呂洞賓就急急忙忙地爬上蛇山,只見一座飛簷雕棟的高樓已經立在山頂上了。他大聲呼喊著魯班的名字,登上最高一層,可連魯班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看見魯班留下的一隻木鶴。這木鶴身上披著黃色的羽毛,正用一對又大又黑的眼睛望著他。

呂洞賓非常高興,一會兒摸模樓上的欄杆,一會兒看看樓下的江水,又取出一隻洞簫對著波浪滾滾的江水吹起了曲子。他一邊**,一邊又看看木鶴,這木鶴竟隨著**翩翩起舞呢!他騎到了木鶴身上,木鶴立時騰空,衝出了樓宙,繞著這座高樓飛了三圈,一聲鶴唳,鑽進白雲裡去了。

後來,人們就給這座樓起了個名字,叫黃鶴樓。(

4樓:匿名使用者

白雲千載空悠悠——黃鶴樓

很久以前,當黃鶴樓還沒有聳立在綿亙蜿蜒的蛇山之巔時,一位好心的當地人在山腳下開了個小酒店,為南來北往的客人接風洗塵,消除旅途的疲勞,人們都親切地叫他辛老闆。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裡,小店裡突然來了位不同尋常的客人——一個衣裳單薄而襤褸的老道。老道雙眼無神,目光呆滯,動作遲緩,他要了一碗酒,雙手抖抖索索地捧起後一口乾了,接著又口齒不清地叫了第二碗、第三碗……辛老闆跑前跑後,一直服侍到老道踉踉蹌蹌地跌撞出酒店後,他才驀然記起老人還沒付酒資。

第二天,老道又在同樣的時間來到小酒店,坐在同一張桌子前酌飲了同樣斤兩的酒,最後又未付酒資而去。就這樣一天天老道來而復去,一眨眼就過了大半年。辛老闆雙親早亡,一直以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為平生憾事,因此他把這位有許多皺紋在風乾的臉上肆意縱橫著的老人當作自己的長輩一樣尊敬,從來不曾向他索要酒賬。

一天,老道豐中拿著一塊橘皮走進酒店,在簡陋的壁上畫了一隻引頸凝望的黃鶴,唱了一句偈子道:「酒客至拍手,鶴即下飛舞」,便飄然而去。疑惑不解的酒客們和辛老闆試著拍了一回手,輕輕地哼著曲子,果然就發現壁上的黃鶴伸了伸它那優雅的長腿,扇動著美麗的雙翅從畫中出來,在空中翩翩起舞,所有的人都看痴了。

訊息傳出,有人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只為能一睹黃鶴舞蹈的風采,小酒店的生意由此越來越紅火,辛老闆也富了起來。

十年過去,道士復來,自腰間取出一支玉笛,雙手撫弄著,輕輕吹奏出悅耳的曲調,黃鶴似乎聽到了主人的召喚,徐徐展翅飛出牆壁,道士騎鶴直上青天,在雲端徘徊幾番才緩緩飛開,終於不知去向。

辛老闆為了紀念這位令人難忘的老道和他的仙鶴,便出資在蛇山黃鶴磯頭修造了一座巍然聳立的黃鶴樓。

始建於三國時期的黃鶴樓,1700多年來展毀屢建不絕。如今這座新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原型進行的藝術再創造,既保持了古樸遺風,又富有時代新意,它凝聚著我國當代眾多優秀設計師的智慧和心血。新黃鶴樓共有五層,為鋼筋混凝土仿古建木構形式。

72根大紅柱子沖天而起,60個翹角層層凌空,每個翹角上都掛著一個金色的風鈴,或清脆或渾圓的鈴聲隨風可聞。黃鶴樓整個屋面覆以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瀟灑大方。攢尖頂下,四面各起一座騎樓,正面懸一塊黑底金字匾,上書「黃鶴樓」三個大字。

遠遠望去,黃鶴樓宛如一頂將軍的盔帽,造成四宇飛張的氣勢,再配以直刺蒼穹的樓剎,重疊而上的樓身以及高大渾厚的按基,更顯得穩重端莊,氣度非凡。

黃鶴樓傳說是關於那位神仙的故事有關黃鶴樓的神話故事

紀念的是一位羽化昇仙的道士。據 極恩錄 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位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訴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此地蓋了一座樓,取名 黃鶴樓 據 極恩錄 ...

黃鶴樓崔顥,黃鶴樓(崔顥)注音

此詩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 世事蒼茫的慷慨,後四句描繪登樓所見,烘托思鄉之情,視野開闊,抒情真摯,為詠黃鶴樓的絕唱。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曾想寫詩,見到此詩佩服之至,並說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題上頭。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

古詩黃鶴樓的意思作者崔顥,古詩黃鶴樓的意思 作者崔顥

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黃鶴樓 登黃鶴樓 唐代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