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論語十則每則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2021-03-05 09:20:17 字數 1743 閱讀 3558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對學習就要象對遠方來的朋友一樣.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要不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後按一定時間去複習,怎麼不感到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來,怎麼不開心呢?別人不瞭解自己卻不生氣,怎麼算不上是有修養的人呢?"

第二則是為人處世,時刻反省自己以達到忠,信,仁的目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了呢? "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人會忽視一些東西,需要我們通過成長慢慢來彌補。不要輕視這種進步...所以我們要經常回顧(故)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從中獲得新的知識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法適從;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讓學業陷入困境。」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我教給你的東西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思想修養。人生態度,要於人爭,不要以為自己老是不如別人,他們能夠擁有的品質,我們如果學習,也一樣可以擁有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賢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學習他的長處,希望和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

第七則是學習態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短處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士人(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第九則是學習態度,強調要惜時而學。也可以理解為孔子在教他的**如何做人,要有松柏一樣的品質.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凋謝的。"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得到別人的理解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別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不要強行於別人身上。」

2樓:雙木子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於人,就如你本想過著平凡快樂的日子,可是你的親人有自己沒實現的理想,他們想讓你去替他們完成,儘管你有自己的理想

論語十則每則的意思,《論語十則》意思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複習,不也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修養的人嗎?曾子曰 吾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

論語十則每則的人生啟示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 學 與 思 的辯證關係。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 虛心求教的可貴。第六則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 思想...

誰能告訴我《論語》中的成語,誰能告訴我《論語》中的五個成語

1,犯上作亂 有子曰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學而第一 2,巧言令色 子曰 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第一 3,慎終追遠 曾子曰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一 4,溫良恭儉讓 子貢曰 夫子溫良恭儉讓得之。5,和為貴 有子曰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大小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