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採取的形式,明清科舉制度的形式是什麼

2021-03-03 21:51:47 字數 5898 閱讀 1232

1樓:匿名使用者

八股取士

寫八股文.八股文又稱四書文、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制義。(注:「股」與「比」是對偶的意思),是中國明、清皇朝考試製度中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

2樓:匿名使用者

八股文 範圍在四書五經

3樓:喜塔拉縵綾

八股取士! 是歷史題嗎?

明清科舉制度的形式是什麼

4樓:love逍遙無情

明代特別重視科舉考試選拔**的制度,因而制度尤為完備,而且只設進士科取士,並且成為定製。《明史選舉二》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

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為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

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

分一、二、三甲以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狀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

二、三甲第一為傳臚雲。子、午、卯、酉年鄉試,辰、戌、醜、未年會試。鄉試以八月,會試以二月,皆初九日第一場,又三日為二場,又三日為第三場。

""廷試,以三月朔。"清代也基本沿用此制。 鄉試在各直省貢院進行,會試在京師,試卷前先書三代祖考姓名、籍貫、年齡、所習本經 所司印記。

不準夾帶、講問、冒名頂替,不準冒籍,不準自敘門第。文字中要回避御名、廟號等。考場的小格考房稱號房,每個考生一格,並有一號軍專門盯守。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鄉試中解元,會試中會元,殿試中狀元,被稱為"連中三元",即是人生金榜題名中的最高境界,但這種機遇太少了。明清兩代一共產生過200位狀元,明代88位,清代112位,僅有3位是"連中三元"的幸運兒。他們是:

明正統十年(2023年)乙丑科狀元商輅,浙江淳安人。清乾隆四十六年(2023年)辛丑科狀元錢檠,他是江南(江蘇)解元。嘉慶二十五年(2023年)庚辰科會試,廣西解元陳繼呂也是連中三元。

明代各省的鄉試中,要對"五經"的考試,每經取單科考試第一名,共取五名,稱為"經元",也稱"五魁"。解元必須在五魁首中錄取。清代則不再分經單科取元,但人們仍習慣地把解元以後的第二至第四名稱為"經元"、"亞魁",也把所有鄉試中舉者都稱"文魁"。

為了讓後學之士能有所借鑑,清代各省常把鄉試、會試中式卷彙整合冊,刊印發行,**試秀才們作為範文參閱。如第一室中的《順天鄉試墨卷》(光緒壬午科);《江南闈墨》(光緒丁酉科)。第二室中的《嘉慶乙丑科會試魁卷》,收錄了該科狀元彭俊、榜眼徐筵、探花何凌漢的會試卷,還有《光緒庚辰科會試硃卷》。

第三室中有《直省鄉試墨粹》,山西、河南、山東、湖南四省各一本。

明、清代每科都要刻"進士題名碑",立於北京國子監內,至今仍完好地保留著。也有自己組織印製"同年"通訊錄者,把同科進士依名次或年齡為序,包括每個人的名次、籍貫、三代祖考名等,彙編成冊,人手一本,便於日後在官場中相互照應。第二室中的《欽定朝元卷》即是清代歷科會試中式者的通訊錄,也有鄉試同科舉人通訊錄,如第一室中的《四川鄉試同門錄》(光緒壬午科),這些儲存完好的文字珍品原跡,都真實地記載著當年科舉制度中各個方面的文化內涵。

明清代的科舉制度,達到了封建科舉制的頂峰,但科場舞弊者也屢見不鮮。夾帶、槍替、冒籍、漏題,甚至主考**串通作案等時有發生,第四室中介紹的順治丁酉科場舞弊案、康熙辛卯案、咸豐戊午案,是清代考場舞弊的三大案例,史冊彰彰,遺臭萬年。展櫃中還擺放著清代科舉時的"夾帶"《片玉四書備旨》、《四書備旨》等,長寬僅5釐米的小冊子上,競能容納十幾萬字。

除如實反映了當年科場舞弊的手段日益高明外,也使我們看到了考場舞弊的需求對印刷技術提高的促進,真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

歷代科舉中式,是通向仕途的最好捷徑,清代對狀元初授翰林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初授翰林編修(正七品),其餘進士要在殿試三日後,由吏部舉行進士朝考,優秀者選作翰林院庶吉士,人庶常館,修業三年期滿後再行考試,合格者留用,授編修、檢討之職,否則改授主事或外放知縣。在翰林院任京官,日後擢升**是有優勢的。第四展室中介紹了宋代的蘇軾、歐陽修、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是以科舉出類拔萃而成為國家棟梁的。

明清代鄉試、會試中式後,真是高朋滿座,蓬蓽生輝,多有名人為之題送匾額,以示祝賀,博物館中的匾額實物也不少。如清光緒三年(2023年)丁丑會試,嚴永壽得中第六十一名進士,咸豐皇帝的五弟,和碩親王奕諒題"進士第"匾額相贈,在當時也算莫大的榮耀。而明清代許多科舉不第者,或對科舉不屑一顧的文人,也有很多傑出人才。

如尊經閣一層內介紹的《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他們雖無功名,但作品永垂千古,成為一代名著。說明科舉制度除選士做官外,並不是衡量人才價值的惟一標準。

明清科舉中,鄉試中舉者,直省總督、巡撫要禮請他們赴"鹿鳴宴"。會試、殿試後,禮部要禮請全部中式進士赴"瓊林宴"。所謂"鹿鳴宴",始於唐代,當時鄉貢考試後,州縣長官要宴請中舉者,宴會上要歌《詩.小雅『鹿鳴》,因而得名。

明清時期也沿用之,歌《鹿鳴》,跳魁星舞。乾隆前菜餚豐盛,後漸至只有清酒一杯,徒具形式而已。"瓊林宴"源於宋代,宋徽宗政和二年(2023年)前,每科新進士都要被邀請到"瓊林苑"(汴京城西的名苑)赴宴,元代以後雖不再在瓊林苑設宴,但一直習慣地把宴請新科進士之宴稱為"瓊林宴"。

清代科舉制度形式

5樓:簡單途中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

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膳生員,有一定名額,由**提供津貼和生活日用的學員;其次是增廣生員,也有一定名額,為候補廩膳生之屬;新「入學」的稱為附學生員,為增廣生之預備。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

童生試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裡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6樓:匿名使用者

清代在不同時期的科舉制度形式不同,具體如下。

清朝初期2023年時科舉制度,清**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2023年,加設經濟特科,薦舉經時濟變之才。同時,應康有為等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嚴禁憑楷法優劣定高下。

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下令所有考試悉照舊制。

2023年9月清廷實行「新政」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4時,科舉考試已改八股為策論,但尚未廢除。

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張之洞所奏,將育人、取才合於學校一途。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分離。

擴充套件資料

科舉制度的歷史背景

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負責。

7樓:喵喵喵

清代的科舉考試製度是最完善的,它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為「童試」,清代應考的考生無論年齡大小統稱「童生」,先參加州、縣級考試,由州、縣長官主考,通過以後在州、縣學習的稱「生員」,後指入州、縣學習之「生員」為「秀才」。獲得「秀才」資格的才能參加高一級的考試。

第二步為「鄉試」,是地方性的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稱「大比」。因考期定在農曆八月,故又稱「秋闈」,科舉時代稱考場為「闈」。每場「鄉試」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考官一般由皇帝臨時任命,多由進士出身的京官和教官擔任。

主考多是翰林(唐以後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出身。「鄉試」通過者稱「舉人」。考中了「舉人」,可以進京參加全國性的考試。在全國性的考試中即使不能考中進士,也具備入仕的條件了。

第三步為「會試」,是全國性的**級考試,於「鄉試」後第二年的農曆二月在京城舉行,所以又稱「春闈」。「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從翰林和教官中任命主考二人,同考八人。

錄取名領由皇帝臨時決定。「會試」錄取的稱「貢士」。

如果「會試」未被錄取,可入國子監做「監生」,以後有條件時可授予京郊小官或州、縣的官職。「會試」有副榜,上副榜的「舉人」,不算正式錄取,但可授學校教官。

第四步為「殿試」,也稱「廷試」,一般在「會試」之後的農曆四月舉行,皇帝親自主持,由大學士(文臣之首)、尚書(各部大臣)、都御史(最高行政監察官)、大理寺卿(最高司法長官)等擔任讀卷官,由御史(負責監察的官吏)監試。

殿試」只考策問一場,要求考生當場交卷,封卷後送讀卷官審閱。凡參加「殿試」的「貢士」均能獲得「進士」資格。「殿試」考中稱「甲榜」或「甲科」。

出榜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考試中選)三名,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編修。

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為「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二、三甲「進士」可以參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試,考取後稱「庶吉士」,「庶吉士」是「進士」中文學和書法優良者,學習三年後,補授翰林院編修等重要官職。

擴充套件資料

科舉內容

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中說:

「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

「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明清時期詩詞為什麼流傳不多,明清時期的優秀古詩詞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文學藝術形式,唐宋是詩詞高峰,作者倍出,流傳下來就很多。明清時期人們的欣賞習慣發生變化,話本,等漸趨盛行,達到高峰,詩詞作品便不多見了。不是流傳不多,而是明清時期科舉不用考詩詞,元朝後戲劇 比之更有趣。明清時期的優秀古詩詞 1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

簡述明清時期的繪畫特點,明清時期的繪畫有哪些特點?

明代繪畫的發展大致可分為早期 中期 晚期3個階段。清代初期畫壇上正統派的代表人物有被稱為 四王 的王時敏 王鑑 王翬和王原祁,他們在藝術上嚴格遵循古法,加上另外兩位正統派畫家吳歷和惲壽平,被稱為 清初六家 唐代懷述 常達,後梁彥冉,宋代晤恩四位高僧明末清初的南京畫壇是畫家雲集之地。著名的有龔賢 樊圻...

明清時代特徵,求明清時期的時代特徵

政治上 君主 加強 明朝開始廢宰相設內閣,清朝雍正設立軍機處 經濟上 明朝中後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思想上 科舉考試開始出現八股取士,禁錮人們思想對外 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基本走上海禁和閉關鎖國的道路。很簡單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時代特徵沒那麼多,就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皇權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