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的發展史
1樓:蝶戀熙沫
1:關於漢字發展史的三個階段。
在漢字發展史上,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傳統的分期是以漢字字型變化為標準,即以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為標準劃分為四個階段。這項成果提出,字型變化不是漢字發展中的本質變化,不能說明漢字的歷史發展規律,而應從漢字的構造方法的變化來說明漢字的本質變化。
這項成果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漢字發展三階段的理論。即第一階段是圖畫文字階段。商代以前的文字應該屬於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是以表形文字為基礎,以表音文字為主體的表音文字階段。從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屬於這個階段。第三階段是以形聲字為主體,還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階段,從秦漢到現代漢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2:西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闢了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見之古籍記載,《後漢書·蔡倫傳》中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筒;其用縑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遂尊他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3:唐朝就有印刷,宋代畢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元代王禎創造木活字,又發明轉輪排字盤,明代銅活字出現,再到油印,發展到現在利用磁的性質來影印。
2樓:網友
他是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1992年,王選又研製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
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製特等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和1995年兩度列入國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國內唯一四度獲國家級獎勵的專案。他本人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並多次獲全國及北京市勞模、先進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稱號,1987年獲得中國印刷業最高榮譽獎——畢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獎,200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75年。,王選開始從事計算機漢字雷射照排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除擔任整個科研專案的領導人外,他還是該專案核心技術的研究者。從那時起的近20年時間裡,王選領導和制定了我國計算機漢字雷射照排專案的總體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案,直接承擔了該專案中的關鍵技術部分――漢字高倍率字形資訊壓縮演算法和照排輸出控制系統的研製工作。
除此之外,王選教授還是一系列重大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案的決策人和推動者。
與此同時,王選教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其技術成果為基礎的國產計算機排版系統以及相關印前技術,始終佔據著我國的出版行業的主導地位,保證了中國出版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發展,是我國計算機技術應用最為全面和成功的行業之一,也成為我國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典範。
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發展經歷了那幾個主要階段
3樓:曾萱寒
一、活字印刷術。
北宋仁宗慶曆元年至八年間,即西元1041-1048年間,一位名叫畢昇的普通勞動者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
二、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在唐朝中後期已經廣泛使用。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裡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鹹同九年四月十五日(西元868年)」等字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
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有什麼意義印刷術的發明有什麼重要意義?
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傳播知識的效率,使有用的東西被廣泛應用。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曆間 1041 1048 中國的畢昇 約1...
明清時期阻礙中國傳統印刷術發展的因素
這個問題,比較奇妙。當時的傳統印刷術,還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傳統印刷術?我國宋代開始,有兩種印刷術。一種叫雕版印刷術,一種叫活字印刷術。我們引以為豪的 活字印刷術 實際上在我國歷史上用的很少。原因也比較複雜,但是有個無法迴避的原因是 成本。活字印刷術的優點很明顯,就是可以重複使用這些活字。但是受限於當...
印刷術首先出現的時期是哪個時期?它主要是怎麼樣一步步發展的呢?
印刷術首先出現的時期是唐朝時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印刷術是怎麼要一步步發展為現代印刷技術的。起初印刷術是由拓石和蓋章印刷兩種方式逐步發展的,這兩種方式經過了很長時間慢慢合併為一種方式,並且積累了許多人的經驗之後才出現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首次出現在公元六百年也就是唐朝初期的時候,這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