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觀後感500字,北京十三陵墓看了有何感想?

2025-07-27 06:46:29 字數 2619 閱讀 9754

1樓:釐

定陵坐落在一片青山中間,莊嚴而又神秘。我從一座硃紅色的大門走進去,一條石板路通向陵園的深處,路兩邊是一排排柏樹,綠油油的,還有好多石頭雕刻的小動物,好玩極了。爸爸告訴我:

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的墓」。沿著長長的階梯而下,我們來到了地宮,裡面很寬大,象一間間開會的大房間,最裡面就放著萬曆皇帝的棺材,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棺材,而且還是皇帝的棺材,外面一間放著白色的「寶座」和一些好看的花瓶,最外面一間擺放著許多寫滿字的石碑。地宮裡的顏色白白的,陰沉沉的,我急著想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的空氣……

參加社會大課堂有感作文十三陵水庫500字

2樓:永遠喜歡溫柔

你知道嗎?有一位名叫魯濱遜的人,乙個頑強而孤獨的冒險者,乙個奮勇向前的勇士,乙個積極樂觀的智者。令我一生受益匪淺!

魯濱遜是英國作家笛福筆下的《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頭號主人公。這部**講述了乙個叫魯濱遜的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風,船翻了被漂流到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但是,樂觀向上的他沒有向命運屈服,在孤島上不畏艱險,戰勝重重困難,生活了28年終被獲救的故事。

表現了魯濱遜不畏艱險,正視現實,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

是啊!魯濱遜身陷孤島求生存,不愧是個樂觀拼搏的英雄魂!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他沒有絕望,沒有妥協,而是勇敢的正視現實,用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同困難作鬥爭,創造了不朽的傳奇!

他憑藉著自己頑強生存的可貴品質,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這是多麼漫長,多麼艱苦,多麼難熬的28年啊!這簡直就是乙個神話,乙個勇敢者創造出的神話!

記得有一次,媽媽夜裡加班,爸爸出差在外。把我乙個人丟在家裡,我像個縮頭烏龜一樣,戰戰兢兢的等媽媽回家。但當我想到魯濱遜時,忽然充滿了力量和勇氣,想想他乙個人在孤島都沒有被生活所迫,更何況我僅有的幾小時呢?

我要學習他那種精神,他那種勇氣。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同學們,陽光總在風雨後!魯濱遜的經歷告訴我們:

面對挫折與挑戰不要輕言放棄,摔倒了,爬起來;受傷了,不哭泣。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要揚起自信的風帆,勇於拼搏,堅持不懈,鑄就輝煌的人生!

北京十三陵墓看了有何感想?

3樓:鹽山小夥啊

是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

同時也看到佔這麼大地,多值錢啊。

當皇帝的都是比較奢侈的。

現行社會比較好,不用跪拜,自主性強,而且自由了很多。

寄小讀者觀後感500字作者冰心小學三年級的觀後感怎麼寫?

4樓:雪域籃心

今天剛讀完《寄小讀者》這本書,《寄小讀者》是冰心奶奶寫給自己的小讀者的信,褲正這個星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看。下面就是我的讀後感。

寄小讀者》這本書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第一章——遙寄稚子、第二章——歲月緒語、第三章——凝思靜品和第四章——樂幽人生。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章——遙寄稚子。

第一章裡有初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十三陵工地上的小五虎等等……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再寄小讀者。這裡面主要講了冰心奶奶到世界各地去遊玩的時候的所見、所聞、所想的事,我雖然足不出戶,卻可鎮敏以領略到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威尼斯家家戶戶,面臨著水街小巷,一開起門來,就看見盪漾的海水和飛翔的海鷗;倫敦的公園設計是:

亭臺樓閣少,而樹木花卉多;埃及的房屋像我們南方的「天井」一樣,有窗有門,卻沒有屋頂……讀著讀著我就像身臨其境似的,跟著冰心奶奶一起來到世界各地遊玩 。

讀完《寄小讀者》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句話胡旅悔——「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只有讀透書,博覽群書,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有如神助一般。

明十三陵的相關資料

5樓:努力努力再努力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城西北約40多公里的昌平區天壽山麓,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所在地,陵區面積達120平方公里,距今已500多年,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儲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周圍的軍都山餘脈,在陵域東、西、北三面形成環抱式天然屏障,北部的天壽山主峰三峰並峙,中峰海拔760餘公尺,是陵區最高峰。環山之中,是洪水沖積形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匯後,蜿蜒東去。

陵區南部的龍山、虎山一左一右,虎踞龍盤,把守門戶。佇立平原北望,群山巍峨,層巒疊嶂;登高南眺,河水瀠洄,川原開闊。如此磅礴壯觀的地理環境,正是中國古代風水學說極力推崇的「四勢完美」、「山川大聚」的帝王陵寢吉壤。

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幽雅,陵寢建築規模巨集大,體系完備,整體性突出,陵寢制度獨具風貌,是明朝200餘年歷史中中國建築藝術的傑作和陵寢規劃與建造的最高代表。而其歷史遺存,又從另乙個側面記錄了明王朝的盛衰興亡,記錄了明朝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眾陵以上陵為中心,神路自南端陵門直達長陵。

在長達7千公尺的主神道上建有石牌坊、大官門、碑亭、華表、石像生、龍鳳門等建築。這些不僅是皇威的象徵,由此也用以造成謁陵氣氛。十三陵墓區很大,一般遊人主要遊覽其中的兩個陵墓,乙個是建築規格最巨集偉的長陵,乙個是將地下宮殿發掘出來的定陵。

十三陵那個看風水的是真的嗎

6樓:三僚風水文化

那肯定是真的,這還能有假。

明朝官方史書,明實錄有記載:十三陵風水乃明代江西贛州三僚風水大師,廖均卿設計。他是風水祖師楊筠松的嫡系傳人。

如果現在你去明十三陵旅遊,長陵大殿裡有專門關於,廖均卿堪擇明十三陵的經過和歷史資料。

明十三陵旅遊明十三陵好玩嗎

明十三陵,明代帝皇的墓葬建築,坐落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京城約50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 1409年 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 2位太子 30餘名妃嬪 1位太監,是全球儲存完整皇陵墓葬群,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概況明朝...

北京十三陵在什麼地方,明十三陵位置在哪裡?

昌平區一帶,挺不錯的!有空去看看,明十三陵位置在 明十三陵位置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特區 名稱由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 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 建文帝 因其叔父朱棣以 靖難 為皇帝解除危難 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 這在明朝...

十三陵內定陵地宮的構造是什麼,明十三陵定陵地宮裡有什麼值不值得買票下去參觀

長陵的墓室至今沒有發掘,但從定陵我們可以見到明陵地宮的基本風貌。定專陵是明神宗和他兩個皇后的陵屬墓,經6年才建成,規模較大,但是地面上的建築幾乎破壞無存,只剩下後面的方城明樓與寶頂兩個部分。定陵地宮位於寶頂下面27米深處,由前 中 後殿及左右兩間配殿組成,共5個墓室。整個地宮全部用石料建造,各個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