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湧長鈺
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
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注:橋)以渡織女也。
故事已初步形成,並與七夕習俗相結合。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提交回答傳說相連,這是乙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概括20字左右
2樓:假面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乙個非常古老的神話故事,它的流傳早於七夕節的形成。早在遠古時代,古人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有現存文字記載的牛郎織女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地域分野最早見於漢代史籍。
我們用「牛郎織女」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2、精衛填海:
出自《山海經北山經》,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
今天常用它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3、八仙過海:
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
回程時鐵柺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
4、女媧補天: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
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今天人們用這個典故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鬥爭精神。
5、夸父逐日:
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故事出自於《山海經海外北經》。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其中乙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裡面,於是就開始逐日。
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準備往北邊的大湖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夸父山。後來人們用「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3樓:鳳舞五嶽
周天之內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正地之上有五人:
聖·真·上·散·凡。周·圓也;正·方也。又有四靈(麟·鳳·龜·龍)、四象[青龍(蒼龍)·白虎·朱雀·玄武]混世。
此四靈、四象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
4樓:稚否
《神農氏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五氏之一,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嚐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中國 民間故事 簡介30字以內
5樓:乘半凡
2、神農嘗百草,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遠古人民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反映中國原始時代由採集漁獵向農耕生產進步的情況。
又傳說他遍嘗百草,發現藥材,教會人民醫治疾病。
3、牛郎織女,窮苦孩子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無意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生兒育女過著幸福的生活。王母娘娘派神仙把織女抓回天庭,牛郎只好每年的7月7日在喜鵲搭的橋上見織女上一面。
6樓:天魚八部
只給30字啊!這怎麼可能講得了故事 除非文言文。
嫦娥偷吃了王母娘娘給后羿的不死藥 飄離人世 羽化登月 過著悽清的生活 哈哈 可以不~
7樓:漆豆鄂雅彤
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題材廣泛的敘事體故事。它們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某種關係。就像所有優秀的創作一樣,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
它們往往包含著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份。經過人們一次又一次宣傳,民間故事被改成了各式各樣的劇本。表達著人們美好的願望。
8樓:書以柳
牛郎織女。 從前有個群苦的孩子,你不能給老子經作業,我已經寫了天上的織女人情頭義和,可是這裡的閨蜜不同意我還沒。
9樓:咎榮
盤古開天地,傳說混沌未開的時候,在混沌的**,像雞蛋一樣,盤古在雞蛋中醒來,把天地劈開,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骨骼化為山川,撥出的氣變成白雲。
神奇地點。盤古睡了18000年。
結局盤古劈出天地,死去。
10樓:棟靈安
還可以吧,我們老師讓我們抄這個,然後我就寫了好久。
11樓:齋禧
公積金啊剛看見阿茶看見。
歐洲民間故事簡介20字?
12樓:金融雨嵐解答
厄同駕太陽車的故事 :
日神的兒子法厄同糾纏他的父親,要求駕著日神的飛馬在空中馳聘一天。慈愛的父親諄諄告誡他的兒子:你的要求太過份了,你的力氣和年紀都辦不到,它的名字叫作「災難」。
但是法厄同不聽他的話,還是提出原來的要求。無奈的父親只好引他到烏爾岡所造的高大的車輦前面。
年輕的法厄登上了輕車,興高采烈地握住韁繩。日神的四匹快馬感到車輦的載重和往常不同,就亂奔起來,離開了原來的軌道。發愁的法厄同從天頂往下看,臉色發白,兩膝發軟,後悔不該駕他父親的馬。
太陽車一直向前衝去,就像風中的船,船上的舵手把不住舵,索性放了手,讓神去擺佈。
最後軸脫輻散,破車的殘軀斷片散落一地。法厄同,火焰燒著了他的赤金色的頭髮,頭朝下栽下去,拖著一條長尾巴在空中隕落。遠離故鄉,在天的另一邊的厄裡達諾斯河收容了他,洗淨了他餘煙未息的臉。
13樓:默一學長
934年,瑞典學者卡爾·威廉·馮·西多提出了乙個有關傳說的概念「神奇記憶」。這一概念具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字面的含義,memorate來自於拉丁語memoratum,是「記憶」(remembered)的意思;二是詞的意指意義,指一種經驗的敘事,它是對個體(非本人)或敘事者本人所經歷的、與他關係密切的超自然現象的一種描述,「有關人們自己純粹個人經驗的敘事」。
馮·西多對傳說的分類分兩步進行。在之前於1931年所發表的**《關於民間傳說》(「om folkets 」)中,他以內容為標準把傳說分成了5類:記憶(紀念)性傳說(memorial legend)、起源傳說(legend of origin)、(宗教)見證性傳說(witness legend)、家庭或家族傳說(family legend)、英雄傳說(hero legend)。
接下來在1934年的文章《散體民間文學的分類》(「kategorien der prosa-volksdichtung」)中,馮·西多的分類標準有了較大的變化,他根據傳說的不同屬性對其進行了層級化的分類(見表1):
神話故事二十字
14樓:網友
《大禹治水》
遠古的時候,江河提防失修,洪水成了人們的災害,於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15樓:網友
,神農氏是五氏之一,有一次。
16樓:網友
發個哦放假天天方法不大好的。
17樓:網友
還是在說我們家人一起玩耍的人類社會人士力架!
18樓:網友
人人人人人人x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一人人人人人。
19樓:我好愛順宇寶貝
她是我們1了嗎哦,?。路路通過**給你,筆kkk看了。
民間故事大全左右,民間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神話傳說 河伯馮夷受命治理黃河,但操勞一生沒有把黃河治好,到年邁時,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畫了一幅黃河水情圖,又歷盡千辛萬苦,找到了大禹,將水情圖交給了他。大禹根據河伯授給他的這一幅圖,疏通水道,終於治理好了黃河。民間故事 有個小夥子叫黃河,英勇無比.戀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親看不起他,所以處處刁...
《孔乙己》故事梗概,《 孔乙己 》300字故事梗概
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篇幅不長,但是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 吃人 的本質。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這部 自發表之後即被選入教材,長時間...
民間故事大全,民間故事大全100字
有個小夥子叫黃河,英勇無比.戀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親看不起他,所以處處刁難他。一次他一箭射向女子的父親,沒射中,因為他從來不虛發,就到深山去修煉.一次意外射下一隻鳥,鳥告訴他那姑娘自殺了.小夥子很悲哀,就淚水不停地留下來,形成了現在滾滾的黃河.歷史人物故事 民間故事100字 35 有一對情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