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遊記》中「紅裝而蹇者」的紅裝是不是名詞動用

2025-07-19 16:10:11 字數 1513 閱讀 2487

1樓:網友

是的,在古漢語中,如果兩個名詞放在一起,必然有乙個活用為動詞,因為「紅裝」與「蹇」都是名詞,則「紅裝」是名詞做動詞,穿紅衣服的意思。

2樓:網友

是的,穿著豔裝騎驢的。

紅裝而蹇者的蹇字的活用類別並解釋

3樓:網友

紅裝而蹇者中,蹇字的活用類別是名詞用為動詞。蹇,驢,這裡是騎驢的意思。

4樓:芥末留學

一波萬波。

發音 yī bō wàn bō

釋義 比喻事情開端後的不斷發展變化。同「一波才動萬波隨」。

示例 無。

《滿井遊記》中「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中三個「而」字的用法是一樣的嗎?

5樓:阿東

不對。第乙個應該是表承接,後面兩個表修飾。

6樓:網友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汲泉煮茶喝的人,拿著酒杯唱歌的人,身著豔裝騎驢的女子。三個「而」字的用法是一樣的,都是表修飾的。

情耳鳴者累而歌者紅裝而蹇者的理解

7樓:濟南海之聲

建議諮詢語文老師。

8樓:海之聲農林

可以上網看看的。哦。

《滿井遊記》詞類活用

9樓:網友

詞語活用:

1)作則飛沙走礫: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走:動詞使動用法,使…走。

2)鱗浪層層:鱗:名詞作狀語,像魚鱗似的;

3)泉而茗者:泉:名詞作動詞,汲泉水;茗:名詞作動詞,煮茶喝。

4) 罍而歌者:罍:名詞作動詞,端著酒杯。

5) 紅裝而蹇者:紅裝:名詞作動詞,穿著豔裝;蹇:這裡指驢,名詞作動詞,騎驢。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請語文高手解答:泉而茗者 而 表修飾還是承接??

10樓:網友

我認為是表修飾好。這裡的「泉」課本中講作「汲泉水」,是動詞短語,與後邊的「烹茶」構成並列關係。可是這裡的「泉」我們可以講成「用泉水」,這樣與後面的「烹茶」就構成了修飾關係。

講成修飾關係,既與後文兩句結構一致,同時也合乎當時的情景。這裡要表現的是一種輕鬆愉快,極富情趣的郊遊場景,如果費勁巴力的才把水打上來,就影響恬然自得的氛圍了。

11樓:羽戈

我認為是修飾,茗,就是煮茶,用什麼煮?用泉水;歌就是唱歌,怎麼唱呢?端著酒杯唱,這裡的而和後面的而一樣,都是修飾那些動作,另外,在這裡泉、罍、紅裝等是狀語而且動詞之間的關係也並非只有承接或並列,要看它在句子中作的具體成分而定。

12樓:妖孽昇仙

修飾 把而字去掉 意義其實還是一樣 只是讀起來有區別。

《滿井遊記》原文,滿井遊記原文及翻譯

1 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餘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

滿井遊記閱讀答案

滿井遊記 複習 一 文學常識 滿井遊記 作者是明代的袁巨集道,字中郎,號石公,湖北公安人,他和他的哥哥袁宗道 弟弟袁中道主張用平易近人的文學語言進行寫作,不必厚古薄今,人們稱他們為公安派。本文選自 袁中郎集箋校 二 朗讀課文,完成基礎練習 1 給下列加黑的字注音。燕地寒 輒返 倩女 靧面 花朝節 呷...

滿井遊記的比喻句,要說出表達效果被動句並說出賓

倒裝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賓語前置句,未之知 就是 未知之 句意 才知道郊外未嘗沒到春天,只是居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罷了 以人比物的比喻句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以物比人的比喻句 若脫籠之鵠 以物比物的比喻句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滿井遊記中的比喻句有什麼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