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中修辭方式的綜合運用有哪幾類
1樓:gxx郭先生
常用的修辭格,約在三四十種,不常用的,還有三四十種。這七八十種修辭格,互相組合,綜合應用,可以變化幾百種形式。比如說僅用對聯對偶形式表現的修辭格,排列出來就有七八十種。
先舉乙個例子:
上聯:鶯歌燕舞(擬人)說驕傲(擬人),下聯:虎躍龍騰(比喻)誇自豪(擬人)。
注:這個對聯中,對偶是一種修辭方式,其中又包含了比喻和比擬的綜合運用。
結論:在現代漢語中修闢方式的綜合運用高達上百類之多。
再結論:各種修辭方式的綜合運用,是乙個靈巧的組合,真正掌握了多種修辭方法,寫作中自然而然就可以進行綜合運用了。無必要明確和牢記各種分類。
現代漢語中形象描繪類辭格有哪些
2樓:很二很二的二
是人物形象嗎?如果是人物的話,憨厚、敦厚、陽光、靚麗、猥瑣、清純、**、嫵媚。您參考下吧。
現代漢語:相似的修辭格的比較分析
3樓:遺灬莣誰
1.借喻:借喻,比喻之一。
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在這種比喻形式中,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以喻體直接代替本體。如「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魯迅《故鄉》)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
借代: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2.頂真: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的語句、片斷、章節首尾頂接,蟬聯而下,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主要用於整齊句子結構,貫通語氣,突出事物之間的環環相扣。
迴環:簡單地說迴環就是順讀逆讀乙個樣。例如,響水潭中潭水響;**谷里谷金黃。
3.對比: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
對偶: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 a.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 b.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
例如: c.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4、例如: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厭相對、不重複用字。如例句曲。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就可以,不很嚴格,如例句c。
4.排比: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 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主謂/動賓)或句子並排,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層遞:層遞法是把要表達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輕重、遠近等不同程度逐層排列的寫法。
5.設問:自問自答。
反問: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表達者的真意。
4樓:大愛詩爽
一共有十大類,四十五種,如下:
一、借喻類:比喻、諷喻和借代;
二、擬誇類:比擬、摹擬(摹狀)、示現和誇張;
三、比照類:對比(映襯)、對偶、排比和層遞;
四、復嵌類:反覆、復疊、錯綜和鑲嵌;
五、連珠類:迴文和頂真;
六、直言類:警句、設問、感嘆和呼告;
七、曲言類:雙關、婉轉、避諱、折撓、抑揚、反語和跳脫;
八、援引類:引用、用典、仿擬、省略、節縮和藏詞;
九、拈就類:拈連、移就、顧名、序換和倒裝;
十、別傳類:析字、飛白(非別)、轉類**品)、降用、易色和換算。
現代漢語~從綜合角度分析下文的修辭格~請專業老師解答
5樓:網友
學知識,不僅僅為了考試。知其然之其所以然。
第1題作者以排比形式表達了大理花的無與倫比,各排比分項又分別用頂釋形式讚美了大理花的品種、花色、花形、花香幾方面,而各頂釋形式的頂接部分再以誇張形式對上述幾方面給以渲染。
屬於辭格的套用。
整段文字的辭格結構形式是:排比(第一層次),包容著頂釋(第二層次),頂釋再含著誇張(第三層次)。
這種套用是得句子有活力、富有豐富的表現力。
第2題含有比擬、比喻。
第3題是不同辭格的連用,接連運用了比喻中的博喻和比擬中的擬人。
比較簡單,留給你自己學習。
現代漢語修辭方法
6樓:網友
把酒說成為「紹興」或「茅臺」,有人稱之為「杜康」,是借代,是以一物借來代替一物出現。有以下幾類:
一、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②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③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例③是特徵代本體,因為楊二嫂長得細腳伶仃,故稱之為「圓規」。例 ④ 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三、具體代抽象。
例如:⑤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例⑤中的「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裡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體。
例如:⑥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例⑥中的「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五、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⑦你們殺死乙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例⑦中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把酒稱為「杯中物」,沒有使用修辭。
修辭方法有幾種,修辭手法有哪幾種
一般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 比擬 誇張 排比 設問 反問 借代 反語等。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以下 對偶 比喻 擬人 借代 誇張 排比 反覆 比擬 象徵 寄寓 寄託 互文 設問 引用 呼告 反問 頂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為 明喻 暗喻 借喻 博喻 又名復喻 倒喻 又名逆喻 反喻 互喻 又名回喻 較喻 又...
現代月季可分哪幾種型別,現代舞有哪幾種型別?
月季原產我國,18世紀後期,先後傳入歐美。經不斷雜交選育,現今月季已超過10000個品種。按開花樣式,一般分下列五個型別 1 雜色芳香月季株高1米左右,棵形勻稱俊美,枝葉清新光潔,花體肥碩豐滿,花色豐富鮮豔,而且品種紛繁。如和平 明星 亞利桑那 金不換等。2 繁花月季株高70釐米左右,棵形潑灑,枝葉...
現代漢語中有哪些被誤解的諺語,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好處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根本不是歧視女性!聯是 男子有德便是才 而下聯才是 女子無才便是德 第一句 男子有德便是才 這話是希望一個有為的男人,要以德行為主,以才幹為輔的意思。為什麼要以德行為主呢?看看現今社會什麼希奇古怪傷天害理的事都有,這就是有了才幹卻缺乏德行的後果,總之,這句話是告誡每個男子要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