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徵收農村承包土地補償糾紛有哪些

2025-07-18 01:00:16 字數 3661 閱讀 6611

1樓:昔曉慧

你提到的情況既不屬於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又不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用於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額提起民事訴訟的情況。因為,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是承包方(農戶)與發包方(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因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發生的糾紛。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用於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額提起訴訟,涉及到行政主體和行政法律關係,不作為民事訴訟受理。

你可以先提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訴訟(被告是你代耕土地的親戚)。如法院確認你對此土地擁有承包經營權,補償費自然歸你了。

涉及徵用農村承包土地 補償的問題?

2樓:8巴豆

農村土地是村集體所有,農戶以家庭為單位承包經營,一般村組在徵地補償的分配上都用第二種方式,因為方法簡單,合情合理合法,土地是人家承包耕種的 補給耕種者沒有什麼大的異議。

第一種方法也可以,但要村班幹部要作大量的工作,1、要定下這樣分配的具體方案,並要有延續性,一直執行下去,一但下次不按以前定的方案執行 ,前被徵地人就會有意見,2、分配方案要有普惠性,大家都受益,土地補償徵地方一般一次支付,包括承包地上的青苗賠償、土地補償、安置費三項,不管怎麼分配青苗賠償是一定要給承包耕種農戶,其餘兩項可用作公益事業,建議分配到承包農戶,村組織可留一小部分作公益。

農村土地以承包,如果徵收我會得到什麼賠償?

3樓:匿名使用者

合同如下:1.經村民表決同意賣次荒溝給我,並有集體簽字並按手印。

合同內容有買賣、又有租賃,究竟實質如何,取決於法院認定,如果認定是土地買賣,那麼土地不允許買賣,行為無效,合同無效。如果認定是土地租賃,那麼由於你遺失了村民簽字,合同又只有法定代表人簽字無村委會公章,如果再無其他證明,也可能會影響到對合同效力的認定;因為現實,村委會均有公章,以村委會名義從事的行為均加蓋村委會公章,而村委會公章通常由村委會秘書而非法定代表人掌管,因此,如果村民主張將土地買賣或租賃給你係法定代表人的個人行為而未經村委會同意,而該主張又被法院認可,那麼你的行為、合同也會被認定為無效,因為三荒地出租、發包,只能由集體進行。所以,你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確立並通過訴訟使法院支援你的主張,打好官司。

只有明確你的行為、合同有效了,才涉及到土地徵收補償問題。關於土地徵收補償,土地的補償歸集體所有,地上青苗、附著物補償、安置補助等歸承包戶所有。

4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以下為對您問題的回覆:合同有效。如果你承包的土地被徵收,有如下賠償:

1、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土地徵收補償費和安置費的80%支付給承包戶,20%補償給村集體;2、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該費用全部支付給所有權人。

3、耕地開墾費;4、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5、被徵收土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補貼部分。

解決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糾紛有哪些

5樓:土流集團

我國的土地流轉是建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的法律基礎上進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或者縣級以上人民**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更是為了進一步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其中第五十一條規定: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由此可知,農村土地糾紛首先應該找鄉級人民**或者縣級以上人民**處理。如果對人民**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另外在200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中對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中適用法律的家庭承包糾紛案件、其他方式承包糾紛、土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等問題進行了解釋。

農村耕地被徵用,農民該獲得哪些賠償?依據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對此是有檔案具體規定的,拆遷部門應當公示。

縱橫法律網 劉裕庭律師。

**徵收農民土地有哪些補償?有沒有乙個標準:

7樓:巴渝一小金

分地區,分位置的。有個標準。不過不高。而且層層下來拿到手很少了。

給你舉個現例項子。新聞沒報,我就不說了。新聞上說40w一畝地。實際拿到村民是2w。。

村民鬧,然後**知道你家人都在哪上班。還鬧就全回家。堵路都不可以。。

8樓:達州劉江

有乙個標準 就是土地法以及土地法條例。

9樓:傅棟樑

第一,目前,各省制定有統一標準。

第二,具體要以省**或者***批准的徵收方案裡的規定為準。

徵用承包地補償標準

10樓:待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乙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第四十八條。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承包土地補償款糾紛,承包土地糾紛

你把土地轉包給別人時,只對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進行轉包,沒有把過水溝一起轉包,但過水溝是包括在你的承包地內的,青苗補償應歸受轉包人,過水溝的補償應歸你。青苗補償費的受償主體是所有權人,故歸承包人所有。現在誰種的地應該給誰吧 畢竟是人家種的。承包土地糾紛 摘要。親,老闆好,承包土地糾紛解決方法 一是雙方當...

徵收土地補償安置費,土地徵收安置補償費

徵用耕地的 安置補助費 標準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乙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 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

徵收土地補償條例的內容是什麼?

土地徵收補償法律規定是什麼?土地徵收補償法律規定是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範圍 土地現狀 徵收目的 補償標準 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世汪所在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