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一般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5-07-16 18:20:11 字數 1402 閱讀 4641

1樓:網友

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過錯。主觀故意或過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係是既聯絡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係: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係。

2樓:過雲回青易

實施了法律行為。

造成了一定的法律後果。

行為與後果有直接關係。

同時符合就構成了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3樓:惠企百科

1.有損害事實的存在、2.損害行為違反法律、3.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4.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係。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4樓:賈寶驊

【法律分析】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係五個方面。 1、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 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

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 (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 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係的特殊形式。 你對這個的評價是? 反法律規定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併適用。

主次責任一般几几分

主次責任一般認為有 之分,但事故中賠償中,主要責任通常需要承擔 至 的賠償責任,次要責任需要承擔 至 的賠償責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正彎交警部門判定舉返悶責任的時候只會認定你們為主次責任,如果你覺得不服可以申請復...

一房兩賣的法律責任,一房二賣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不是簡單的要求退回來,二是要追究開發商的法律責任和民事賠償。一房二賣的法律責任 1 不必追究工作人員的責任,要開發商承擔責任。2 收據可以作為證據。3 不管什麼情況,已付購房款和所謂的好處費肯定要退回並要加算利息。如果是其藉口工作人員失誤實為故意隱瞞導致的結果,還可以要求其承擔加倍賠償的責任。你可以...

環境侵權案件如何分配舉證責任,一般民事侵權賠償和環境損害賠償在舉證責任上的區別

環境侵權訴訟中,應適用嚴格責任。汙染者的加害行為應當排除 違法性 的適用,但在環境保護單行法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環境保 第41條第1款規定 造成環境汙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侵權責任法 第65條規定 因汙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汙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6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