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書怎樣正確引用法律中的條 款 項 目

2025-07-16 06:50:23 字數 2551 閱讀 8776

法律條文的引用格式

1樓:律漸

法律分析:有些人民法院引用法律、 法令等條文時,對於條、款、項、目的順序尚不明確。例如,最高人民法院1956年刑提字第2號判決書中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寫法,就不夠清楚。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的第七條和第十四條中並沒有並列幾款,所以不需要寫「第一款」,應寫為「第七條第二項」和「第十四條第一項」。現在對引用條文的寫法,提出下列意見,希注意:

一、引用法律、法令等的條文時,應按條、款、項、目順序來寫,即條下為款,款下為項,項下為目。

二、如果某一條下面沒有分款而直接分列幾項的,就不要加「第一款」,例如懲治反革命條例第十條只有(一)(二)(三)三項,就不要寫「第十條第一款第×項」。

三、過去頒佈的規範性的檔案中,如對條、款、項、目的使用另有順序,或另用其他字樣標明條款時,可仍照該檔案的用法引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引用法律、法令等所列條、款、項,目順序的通知》

一、引用法律、法令等的條文時,應按條、款、項、目順序來寫,即條下為款,款下為項,項下為目。

二、如果某一條下面沒有分款而直接分列幾項的,就不要加「第一款」,例如懲治反革命條例第十條只有(一)(二)(三)三項,就不要寫「第十條第一款第×項」。

三、過去頒佈的規範性的檔案中,如對條、款、項、目的使用另有順序,或另用其他字樣標明條款時,可仍照該檔案的用法引用。

引用法律條文規範寫法

2樓:張婉菁

法律分析:在製作法律文書時,我們經常引用法律條文,對「條」的引用不存在爭議,但涉及款、項、目的引用時則出現一些混亂,很容易使人誤解,影響了引用法律的準確性。一般來講,一件(部)法律由章、節、條、款、項、目組成,個別重要的法典還分編。

編、章、節是對法條的歸類,所以,在適用法律時只需引用到條、款、項、目即可,無需指出該條所在的編、章、節。因此,弄懂法律規範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適用法律規範的條、款、項、目,對於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如何引用法律規定中的條、款、項、目?

3樓:楊振軍

如何引用法律規定中的條、款、項、目?1.條是法律規定中具體條文的基本劃分,是構成具體法律規定的基本單位。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就是由六十條組成的。2.款是條的組成部分。

在一般情況下,每一款都是乙個獨立的內容或是對其前一款內容的補充表述。款的表現形式為條中的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為一款。

該自然段前不冠以數字以排列其順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有兩款,分別是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和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款前均無數字。

有數字排列的不稱為款。3.項是以列舉的形式對前段文字的說明。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定帳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定帳簿但未設定的;(三)(四)(五)(六),該六項是對前段文字中下列情形的說明。項前冠以數字以對列舉的內容進行排列。

根據立法技術的不同需要,項可以依附於條,也可以依附於款。即條中可以有項,款中也可以有項。4.

目隸屬於項,是法律規範中最小的單位。目的特性與作用與項相似,不同的是項對條或款的列舉式說明,而目是對項的列舉式說明。如《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規定,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3、違反法定程式的;4、超越職權的;5、濫用職權的。這五種情形,就是該項的五個目。拓展資料法律條文中的條款專案的區分,是由編、章、節、條、款、項、目構成的法律條款專案區分。

弄懂法律規範中條、款、項、目的含義,在執法活動中正確使用法律規範的條、款、項、目,對於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是大有益處的。百科法律條文中的條款專案的區分還有不懂的嗎?

引用法規條款如何書寫 -法律知識

4樓:張沂峰

法律分析:行文中引用法律條款應該是按照條、款、項、目進行引用。引用時應準確完整寫明法律、法規、規章的名稱、條款序號,需要引用具體條文的,應當整條引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範性法律檔案的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引用相關法律、法規等規範性法律檔案作為裁判依據。引用時應當準確完整寫明規範性法律檔案的名稱、條款序號,需要引用具體條文的,應當整條引用。

第二條 並列引用多個規範性法律檔案的,引用順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同時引用兩部以上法律的,應當先引用基本法律,後引用其他法律。

引用包括實體法和程式法的,先引用實體法,後引用程式法。

法律文書的字型我國法律文書的格式,字號。

內容來自使用者 微力課件庫 篇一 法律文書格式規範 法律文書格式規範 第一條適用範圍 本法律文書格式規範適用於一切以事務所名義對外出具的以法律服務為內容的書面或電子檔案,包括但不限於 1 顧問合同或委託 合同及其他協議 2 法律意見書 3 律師函 4 律師見證書 5 盡職調查報告書 6 法律服務方案...

法律文書的有效送達方式,法律文書送達的問題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 送達傳票 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檔案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 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 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檔案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

法律文書的理由部分包括哪些內容法律文書的理由部分包括哪些內容

理由,是依法對事實所作的分析 論證。從文章的結構佈局角度來講,理由是事實和結論之間的過渡橋樑,具有承上啟下的聯接作用。一篇好的法律文書,僅有充分的論據 事實 法律 正確的論點 結論 尚不夠,還必須具備嚴密有序的推理論證過程,以使最後的決定或結論建立在堅實的事實和法律基礎上,材料和論點達到完美 有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