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寫水的詩句
1樓:匿名使用者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唐·李白)
初驚銀河落,半灑雲天裡 (唐·李白)
波濤萬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綠淨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水萬物之本源也 (春秋齊國·管仲)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戰國趙國·荀子)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漢·班固)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 (清·查慎行)
那些詩句是描寫水的
2樓:似水年華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係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
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乙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衝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
這和作者在《西嶽雲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
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迴」,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3樓:網友
《流水詩》
唐寅淺淺水,長悠悠,來無盡,去無休。
曲曲折折向東流,山山嶺嶺難阻留。
問伊奔騰何時歇,不到大海不回頭。
浪淘沙》劉禹錫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4樓:世人看不穿
天門中斷楚江開,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列舉幾句描寫了水的古詩詞
描寫 水 的詩句有哪些?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 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此詩句出自李白的 將進酒 全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
列舉幾句寫了思鄉的詩句,寫兩句關於思鄉的完整詩句
思鄉詩有哪些 哪些是描寫思鄉的詩 靜夜思 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除夜作 唐 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寫兩句關於思鄉的完整詩句 ....
列舉幾句形容思鄉的古詩詞
描寫思鄉的詩句有哪些詞語形容思鄉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遊子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 鄉書何處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