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國時期有「吃飯,睡覺,打鄭國」這一說法?

2025-07-13 13:35:03 字數 3525 閱讀 8242

1樓:甜娛八卦

在短高伍短二三十年內,晉國一共帶念仿打了鄭國五次,而楚國一共打了二次,鄭國基本上是被打殘了,所以蠢纖後來很多人在談到晉楚爭霸時,都喜歡這麼說。

2樓:放手的田園

這是因為在戰國時期,鄭國它的位置比較特殊,是處於楚國和晉國之間,而這兩大國會頻繁打仗,所以鄭國就會察中受到影響,就會賀啟有這禪沒如一說法。

3樓:菲比的小花貓

因為當時的鄭國夾在了兩個大國之間,這兩個大國是晉國和楚國,兩國都想要爭霸,於是位於源察兩者之間的鄭國就成搏消了被打的物件,這其實也是兩國在炫耀武力雹銀茄。

」吃飯,睡覺,打鄭國「這句話是何意出處在**?

4樓:網友

當時的鄭國也是非常可憐了,地理位置不太好,位於兩個大國的中間,這兩個大國相互爭鬥,總會波及在中間的鄭國。

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鄭國被夾在了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的中間,而兩個大國又經常會打仗,所以鄭國總是會被無緣無故的波及,有事兒沒事兒就要被爭霸的那一方打一頓。其實鄭國一直處於捱打的地位,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相傳在晉文公落難逃到中國的時候,鄭文公對落難的晉文公沒有以禮相待,反而催促他趕緊離開,後來晉文公回到晉國,就新兵攻打鄭國,弱小的鄭國怎麼能夠打贏靖國呢?同時在這次戰爭之後,鄭國還曾經出兵幫助楚國,所以晉文公,在這之後決定率領晉國的軍隊,一舉將鄭國攻滅。但是奇蹟的是燭之武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退了秦國的軍隊,秦國退軍了,鄭國得以存活下來,但是在此之後,鄭國卻只能小心翼翼的附屬於晉國。

但是鄭國並沒有就此老老實實的依附於晉國,在楚國的楚莊王繼位之後,楚國的國力迅速強大起來,而見風使舵的鄭國也倒向了楚國。這樣乙個牆頭草一般的國家怎麼能夠不討人厭呢?所以在後來晉國一找到機會就會攻打鄭國。

鄭國也是經常被幾個國家攻打而毫無還手之力,要是鄭國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發展自己國家的國力,應該就不會這樣討打了吧。

5樓:小陳侃社會百態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夾在兩個國家的中間,這兩個國家商量好了,沒事就給鄭國來個背後襲擊。

6樓:冬之寒十

這句話出自鄭國周圍的兩個大國,因為當時的鄭國被夾在兩個國之間,有事沒事就被想要爭霸的那一方揍一頓。

7樓:大朋友不是很大

這應該是後人編出來的玩笑話,就是鄭國很弱小,又在兩國之間,沒事就會捱揍。

8樓:網友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鄭國被夾在兩個大國中間,有事沒事就被想要爭霸的那一方揍一頓。

9樓:管理云云

鄭國處在兩個大國之間,夾縫求生,大國一有什麼動作,遭殃的肯定先是鄭國,自古弱小的都是被欺負的。

10樓:網友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鄭國被夾在兩個大國中間不過夾在其中的兩個大國之間自然過得非常的戰戰兢兢。

11樓:從前有坐靈劍山

因為鄭國比較弱小,卻又佔著重要的商業通道,才有國家一直攻打鄭國。

12樓:伊冊說影視

這句話也是十分的有趣了,因為鄭國被夾在楚國和晉國兩個大國之間,所以兩軍交戰時總會被波及到,十分可憐。

13樓:大王不巡山

鄭國因為佔據了幾條比較重要的商業通道,所以才會被其他的國家一直惦記。

14樓:啊羨

春秋戰國時期的鄭國也算得上是大國了,不過夾在其中的兩個大國之間自然過得非常的戰戰兢兢。

15樓:帳號已登出

這是因為中國比較小,能力比較弱,而且他佔據的位置又非常重要,所以其他國家就要想佔領他,

「吃飯睡覺打鄭國」,為何提到晉楚爭霸,總會有這樣的段子呢?

16樓:雷子說歷史

其實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在晉楚爭霸的時候,當時的鄭國就是乙個動不動就會被其他國家胖揍一頓的國家,因為當時的鄭國是夾在了兩個的大國之間,國力不強盛,只能被捱打,所以後世就有了「吃飯睡覺打鄭國」的這個段子。

當年晉文公重耳流落到了晉國,當時的鄭文公不但沒有以禮相待,反而是要重耳趕緊離開。後來晉楚兩國又爆發了城濮之戰,最後也是晉國取得了勝利,但是不幸的就是當時鄭國是出兵幫了楚國,這樣晉國是不能忍了,就叫上秦國一起打鄭國。幸虧又燭之武退秦師,才沒有被滅國。

後來楚國的楚莊王即位以後,楚國也開始慢慢變得強盛。牆頭草的鄭國就慢慢的倒向了楚國,然後楚晉兩國開戰,晉國為了解盟友之困,就去攻打鄭國,還好後來楚國和鄭國聯合才防禦住。

沒過多久,晉國看到了鄭國是楚國的附屬國了,為阻止楚國向北發展,出兵攻打鄭國。

西元前607年,楚國叫鄭國攻打宋國,宋國打敗,晉國為了給宋國報仇,出兵攻打晉國。

西元前606年,晉國又出兵攻打鄭國,這個時候的楚國因為內亂,不能出兵幫助鄭國,鄭國無奈投降,並和晉國接下盟約。

西元前599年,楚國北上,首先攻打的又是這個鄭國。還有晉國及時出兵,幫助了鄭國。

西元前597年,楚國又去攻打鄭國,圍困了鄭國17天。最後鄭襄公向楚王請罪。

在短短二三十年中,楚國攻打鄭國兩次,晉國攻打鄭國五次。以至於鄭穆公受不了打擊一命嗚呼,鄭襄公立下了「惟強是從,晉來從晉,楚來從楚」的國策。

17樓:

確實是這樣的,鄭國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處於兩強晉國和楚國之間,並且國力較弱,當強國相爭的時候總是想著先滅掉小國來增加自己的實力,因此捱打的總是鄭國。

18樓:社會路痴的福利

這應該歧視鄭國比較弱,晉楚爭霸是鄭國兩邊討好,不專一,且軍事實力比較弱,是別的國家出氣的物件。

19樓:d**id烏霆殲

因為晉楚爭霸,鄭國是必經之地。身處於兩大強國之間。鄭國也是身不由己。一旦發生戰亂就會裹挾其中。

20樓:小婭看電影

誰叫鄭國比較倒黴,剛好位於楚國和晉國的中間,晉楚爭霸的時候就難免經常打到鄭國了。

21樓:不喜歡吃烤包子

因為當時的鄭國的各個方面的條件都很不好,大家都會多少來欺壓鄭國。

22樓:啊羨

因為鄭國確實地理位置非常的不好,夾在兩個大國中間,而且偏偏他又沒有什麼能力,自然是任人欺負。

23樓:沐春居士

不僅因為鄭國地理條件不好,國家實力較弱,還有一點就是鄭國是第乙個打周國的國家,而且打贏了,你敢打周王朝,那大家就出師有名心照不宣了,所以鄭國是典型的欺軟怕硬。

24樓:d**id烏拉拉

因為鄭國正好處於晉國和楚國的中間。而且鄭國本身的實力又十分弱小。所以晉國和楚國打仗最先倒黴的卻是鄭國。

25樓:和藹的小銘

因為 當時的鄭州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不好,所處的位置在很多的朝代之中,所以就處於這樣的結局。

26樓:高中陳老師

因為這個鄭國得罪了身邊的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就協商好,有事沒事的來騷擾鄭國。

27樓:司徒煌燁

鄭國的地理位置所致,我們很難說,兩大國也有吞併的想法。

春秋與戰國時期有什麼不同,戰國與春秋的區別?

戰國初期從三家分晉開始,春秋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小國,魯國,宋國,中山,等等,到了戰國時期,就剩下來7個,本來是5個,晉國勢力最大,後來被本國的三個上大夫給分了,三個上大夫的姓氏也就是後來的趙,魏,韓三國。這也就是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成語的來歷。春秋和戰國同屬東周範疇。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 春...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都喜歡開楚國人的玩笑

春秋戰國時期 包括之前 是以周人為主流意識形態的社會,楚國在南方是有自成一體的文化的,自周昭王南征失敗後,楚國名義上是分封的諸侯國,其實根本是另搞一套。往往圖謀爭奪中原 問鼎就是楚王乾的 在中原 諸夏 看來,楚人是令人害怕 也是令人鄙夷的 蠻夷 同樣受到此等待遇的還有宋國人。因為宋人是殷商的後裔,屬...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錢幣開始出現文字 20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錢幣開始出現文字?你知道的,那個時候才有這種技術條件嗎!春秋戰國時 幣有哪些 有四種 布幣,刀幣,圜錢 圜金 蟻鼻錢 鬼臉錢 戰國七雄秦 楚 齊 燕 趙 魏 韓的錢幣由為布幣 刀幣 環錢和蟻鼻錢 鬼臉錢 四種組成。是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布幣,鏟形,由農耕經濟的農具 錢 鎛 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