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你指的是許世友在孟良崮戰役戰前摔**?在濟南戰役前爭奪戰役指揮權並改變主攻方向那兩件事嗎?
應該這麼說,並不是粟裕怕許世友,而是粟裕這個的性格因素決定的。另一方面就是太祖爺的態度。
粟裕這個人比較淡泊,對這種東西看得比較淡,不會主動立威或者和下屬打成一片,和**比較相似,但他又沒有**的資格。
另一方面,華野的組成比較雜,大致可以分成三塊:1、粟裕率領的新四軍部隊1師系統(後變為縱)和其他新四軍部隊(主要是韋國清的2師系統和成鈞的7師系統);這部分比較穩定,比較聽指揮。
第二部分是原115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山東八路軍部隊,主要是縱。
第三部分是以膠東為代表的八路軍部隊,如縱。
山頭比較多,而且各個山頭的老大都是有資格的主,許世友就屬於其中之一,土做寬皇上當慣了,又自恃太祖撐腰,自然一開始比較傲,不聽指揮。
實際上不光是許世友,陳士渠(井岡山上下來的,115師參謀長)也一直不服氣,淮海之後才徹底服氣。
孟良崮以後,粟裕可以說到了第乙個高峰,可惜之後的南麻、臨朐兩戰沒打好,隨後又在太祖命令下進行了7月分兵,大傢伙又散開了,威望沒有得到鞏固。
等納型到粟裕在中原開啟局面,回頭準備打濟南的時候,太祖爺實際或多或少有安撫許世友的考慮,主要支援他的方案,打下濟南後,許和尚尾巴上天了。
可隨後馬上要進行淮海這個戰略大決戰,為了獲得勝利,太祖純茄亮爺無條件支援粟裕,請去查一下歷史上的第二次曲阜會議。
這次會議是華東局在淮海戰役前主持的,華東局書記饒漱石親自為粟裕站臺
會議兩大主題,乙個是戰線進一寸,生產長乙份,一切為了前線。
還有乙個就是大批山頭主義,集中批許和尚,批了半個月,順帶把陳士渠也點名了。
之後,許和尚灰溜溜地靠邊站,呆在山東訓練民兵。
粟裕直接指揮下屬縱隊,包括後來的渡江戰役,許和尚也沒參加。
所以說,所謂的粟裕害怕許世友純屬地攤文學的說法。
2樓:網友
你怎麼知道的??!毫無根據!首席大將怎麼會怕上將?!
3樓:冷侃娛文
一、粟裕害怕許世友是道聽途說的,若是指許世友在孟良崮戰役戰前摔**,還是在濟南戰役前爭奪戰役指揮權並改變主攻方向這兩件事。
1、據王德回憶,殲滅敵第7軍、第48師的命令下達後,為隱蔽企圖,華野司令部要求各縱停用電臺。結果,決定改殲第74師後,新命令無法通過無線電通知各縱。粟裕只好採用最原始的方式,派出傳令兵,「有的騎馬,有的騎自行車,還有的跑步前去」許世友的回憶印證了王德的說法:
我縱在夜行軍途中接到華野摩托通訊員送來的命令……」連許世友自己也沒說曾接到粟裕**,何來摔**故事?
2、在濟南戰役中,許世友以攻城總指揮自居,不服從整個戰役的戰略指揮,不服從命令,毫無戰鬥協同意識,搞什麼「助攻」變「主攻」,預備隊變主力等等不計後果、不顧及全軍的配合協調,導致我軍**萬餘人。所以在濟南戰役後,許世友被調任山東軍區司令,沒有參加淮海戰役等大戰。
所以,認為粟裕怕許世友是一家之言,不可盡信。
二、兩人簡介:
1、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
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2、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歲。
4樓:網友
你哪隻眼看到粟裕怕許?粟裕是副司令,**是司令,下面將領有意見他根本不會說什麼,因為有**;當他是代司令政委了,一把手誰敢惹就處理誰,不要說他看起來很書生,他指揮千軍萬馬的人會軟弱?敢兩次對**大戰略決策抗命的人會怕許?
粟裕與許世友的恩怨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歷史的原因,華東的部隊開始實際由四部分組成:蘇中,淮南,魯中和膠東。粟裕能夠調動的只有蘇中部隊。
即便後來**指定陳,粟統一指揮華東全軍時,也多次遭到臨沂方面的陳士渠,唐亮(八路軍系統),膠東方面的許世友,***(八路軍系統)的抵制。
6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粟總決定改變原來的坐戰計劃(消滅桂系之第7軍和48軍),改打張靈甫之整74師。這樣就要求9縱部隊原路返回,因此許世友有牢騷,說了牢騷話。
隨即9縱參謀長又回電"堅決執行命令".
因此事,粟總批評了許。陳老總又警告了許。
希望對你有幫助。
許世友如何評價粟裕
7樓:毅發不可收屍
許世友評價粟裕:粟裕是地球誕生46億年以來人類中最傑出的將領,沒有粟裕就沒有新中國,如果粟裕是國民黨的人,那我們共產黨就要被粟裕消滅,我和***都會被粟裕活捉。
8樓:網友
許世友一直不服粟裕。
在孟良崮摔**,濟南戰役前仗著太祖支援擺架子。結果在濟南戰役結束後的第二次曲阜會議上,被批地狗血臨頭,只能灰溜溜地留守山東,山東兵團所屬部隊由粟裕直接指揮參加淮海戰役。
三野後期的淮海、渡江、寧滬杭戰役許和尚都沒有參加,只能呆在山東訓練民兵。
他對粟裕的態度一直不好。
日後,粟裕回憶錄的撰寫人員曾拿著草稿請各位老將軍寫意見,許世友就拒絕寫前言。
說明他還是過不了這個節。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好看看歷史吧,粟裕是一名好的將領,但是太吹他了。許世友的戰績比他強很多。
許世友如何評價粟裕
10樓:網友
許世友沒有公開評價過粟裕,昔日軍科院撰寫了粟裕的回憶錄後,曾廣泛徵求各大區負責人的意見,結果許世友拒絕發表意見,說明和粟裕的基毀樑子沒有解開。
昔日許和尚自詡有太祖撐腰,不把粟裕放在碼局眼裡,屢屢頂撞。濟南戰役時,更是延後才到指揮位置。
結果淮海戰役在即,太祖無條件支援粟裕,讓許世友留守山東,原山東兵團部隊由粟裕統一指揮。
一直到渡江,許世友都窩在山東搏模備。
事後,太祖為了制衡三野實力,讓自己的嫡系許和尚掌管南京軍區,擺明了就是摻沙子。
你覺得在這種情況下,許世友對粟裕會有什麼樣的評價。
許世友晚年撰寫回憶錄 為何幾乎不提粟裕?
11樓:網友
因代司令代政委在濟南戰役時,還沒任命粟擔任。那時三野沒成立,粟是三野代司令政委,而不是華野的。以**黨內地位,他可遙指華野東西兵團。
包括粟裕。粟陳關糸好,只是讓粟**自己職能。就象總經理出差了,助理經理可代自己職能,總經在外地可搖指助理的工作。
粟裕為什麼最怕許世友
你指的是許世友在孟良崮戰役戰前摔 在濟南戰役前爭奪戰役指揮權並改變主攻方向那兩件事嗎?應該這麼說,並不是粟裕怕許世友,而是粟裕這個的性格因素決定的。另一方面就是太祖爺的態度 粟裕這個人比較淡泊,對這種東西看得比較淡,不會主動立威或者和下屬打成一片,和 比較相似,但他又沒有 的資格 另一方面,華野的組...
為什麼男人最怕女人哭了
第一是因為這個女人非常愛這個男人,但男人也不是沒有感情的 是不想讓她再傷心了 第二是因為這個男人非常愛這個女人,不想讓她受到任何委屈,她哭了自己就覺得沒能夠保護好她 首先男人肯定是愛這個女人的,女人一哭,男人就會從心裡覺得疼惜,所以男人是不會讓心愛的女 眼淚,看著她傷心掉淚的 女人的眼淚是一種智慧。...
文竹最怕怎樣養植呢?為什麼?
溫暖環境養植。因為這種植物不喜歡溫暖的環境,半陰半陽的環境很適合它們生長。最怕養殖在陽光太過充足的地方。因為這個植物是非常害怕暴曬的,陽光太過充足會讓這個植物死亡的。最怕的養植方式就是讓太陽暴曬。因為文竹這種植物是喜陰的植物,不應該讓太陽暴曬。最怕的養殖方式就是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因為這是一種喜陰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