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譜和高解像度衛星影像,有什麼區別呢?

2025-07-12 07:45:39 字數 3306 閱讀 5913

1樓:網友

高光譜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電磁波。

波鄭虧橋段從感興趣的物體獲取有關資料。解像度為奈米級。

高解像度衛星影像是指影象空讓即使我們所說的tm/etm影像等。

高解像度衛星是指空間解像度。

很高的衛星,例如:ikonos 全色喊猛1公尺,quickbird 全色公尺,geoeye-1 全色公尺。

2樓:麗池公園

高光譜段肢把光的波段分的更細,一般有幾十甚至上百個波段,不像spot,landsat這些陸地資源衛星只有幾個波段。

高分高基辨率衛星例如:ikonos 全色1公尺戚燃謹,quickbird 全色公尺,geoeye-1 全色公尺,是指空間解像度很高的衛星。

3樓:匿名使用者

高光譜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電磁波波段叢團從感興趣的物體獲取有關資料。解像度為奈米級。

高解像度衛星影像是指影象即使我們所說的tm/etm影像等。

個人覺得高光譜應該包括高解像度衛星影像。即它是統稱。還包括利用光譜儀在地面測量的資料。滲橘橘伍迅。

4樓:賞竹悅康騫

高光譜把光的波段分的更細,一般有幾十甚至上百個波段,不像spot,landsat這些陸地資源衛星只有幾個波段。

高解像度衛星例如:ikonos

全色1公尺,quickbird

全色公尺,geoeye-1

全色公尺,是指空間解像度很高的衛星。

衛星遙感影像解像度選擇有哪些衛星影像?

5樓:我眼裡的多彩世界

解像度是用於記錄資料的最小度量單位,一般用來描述在顯示裝置上所能夠顯示的點的數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乙個像元點所啟吵表示的面積。

遙感衛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4000km~600 km之間,影象解像度一般從1 km~1m之間。

當解像度為1km時,乙個像元代表地面1kmx1km的面積悄凱侍,即1平方千公尺;當解像度為30m時,乙個像元代表地面30m×30m的面積;當解像度為1m時,也就是說,影象上的乙個像元相當於地面孫基1m x 1m的面積。

具體選擇解像度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應用來確定。

下圖有部分高分辨遙感影像的解像度,可以參考一下。

6樓:匿名使用者

1:衛星**北京攬宇方圓上面顯示:30cm解像度好蔽衡可用衛星 worldview-3衛星 2:

40cm解像度可用衛星 geoeye-1衛星、worldview-2衛星、worldview-3衛星 3:50-60cm解像度可用衛星pleiades衛星 、geoeye-1衛星、quickbird衛星、worldview-1衛星、worldview-2衛星、worldview-3衛星4:80cm解像度可用衛星 ikonos衛星 5:

辨率可用衛星 spot6衛星 辨率可用衛星 spot5衛星、資源三號衛星、高分一號衛星 alos衛星 7:並帶5m辨率可用衛星 spot5衛星、rapideye衛星 8:10m辨率可用衛星 spot1衛星、 spot2衛星、 spot3衛星、 spot4衛星、 spot5衛星 9:

15m辨率以上可用衛星landsat5 衛星landsat7 衛星 友做這些tm衛星和etm衛星。

成像系統解像度和光譜儀解像度的區別

7樓:書中某頁

成像就是生物樣本的造影技術,依照樣本尺度大小可以概分為組織造影與細胞分子的顯微技術。這些大致都需要光學技術配合生物樣本的特性發展,少數會使用光以外的波動性質,例如核磁共振。

超音波等等。

解像度:解像度和對比度。

是成像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解像度指成像系統所能重現的被測物體細節的數量,對比度則是成像系統所產生的被測物體與其背景之間的灰度。

差別。攝像頭、鏡頭和燈光是決定解像度和對比度的重要因素。

成像系統所需最小畫素解像度。

可由下式計算:

最小解像度=(物件最長端長度/最小特徵尺寸)×2

以條形碼。為例,假如最長端長度為60mm,最小特徵尺寸是,那麼根據上式可算出其最小解像度應該是(60/

鏡頭焦距。是解像度另一種表現形式,視野(fov)指物體最長端長度,工作距離(wd)是物體到鏡頭的距離,探頭大小是攝像探頭的尺寸,以mm表示。上述幾項有如下關係:

焦距=s×(wd/fov)。

失真是另乙個影響成像質量的因素,它指由於鏡頭光學誤差引起幾何偏差,從而在成像平面上造成物體錯位,在計算時可以把測量失真考慮進去。

成像系統使得網路使用者可以從**影象儲存系統中儲存和呼叫影象文件。網路提供了訪問這些檔案的方便方法,這樣使用者就無需親自跑到辦公室的儲存區和從遠離現場的位置申請這些檔案。成像是文件處理和工作流應用程式。

管理文件在組織機構內傳送的方式)的組成部分。

光譜解像度為探測光譜輻射能量的最小波長間隔,而確切的講,為光譜探測能力。

基本定義:光譜解像度指成像的波段範圍,分得愈細,波段愈多,光譜解像度就愈高,現在的技術可以達到5~6nm(奈米)量級,400多個波段。細分光譜可以提高自動區分和識別目標性質和組成成分的能力。

波段寬度。光譜解像度是指探測器在波長方向上的記錄寬度,又稱波段寬度(band width

光譜解像度被嚴格定義為儀器達到光譜響應最大值的50%時的波長寬度。

感測器的波譜範圍,一般來說識別某種波譜的範圍窄,則相應光譜解像度高。舉個例子:可以分辨紅外、紅橙黃綠青藍紫紫外的感測器的光譜解像度就比只能分辨紅綠藍的感測器的光譜解像度高。

一般來說,感測器的波段數越多波段寬度越窄,地面物體的資訊越容易區分和識別,針對性越強。

8樓:網友

成像系統的解像度是指幾何空間解像度,光譜儀的解像度是對光的波長分辨能力。

9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成像光譜儀的解像度,有兩個:

1、空間解像度:也就是望遠(顯微)能力的大小。它與鏡頭引數、探測器畫素大小、畫素數目直接相關。普通光譜儀(非成像光譜儀)沒有這個引數。

2、光譜解像度:與普通光譜儀(非成像光譜儀)光譜解像度相同。與波段寬度、色散係數(對於色散型儀器來講)、探測器探測器畫素大小、畫素數目直接相關。

衛星影像的影像解像度

10樓:手機使用者

象素是構成數字影象的最小單位,數字影象的解像度是用於描述構成影象的畫素密集程度的單位,一般以dpi(每英吋的影像所包含的象素數)來表示,可以看出,解像度越大,象素則越小。以電腦螢幕為例,800*600個象素與640*480個象素比較,前者象素小,解像度大,畫面更細緻。遙感影像的地面解像度是指在影像像上能夠分辨地面最小景物的大小,一般以乙個象素代表地面的大小來表示,通常所講的2公尺解像度就是指1個象素表示地面大約2公尺x 2公尺的面積,對於遙感影像而言,解像度通常是指地面解像度。

單反鏡頭解像度有沒有比DC高的

一般畫幅越小,鏡頭解像度就越高,就正如畫幅鏡頭解像度普遍不如畫幅一樣,現在dc鏡頭是比單反的狗頭解像度高的,但是單反鏡頭稍高檔一點,解像度就比dc高。鏡頭解像度的單位是 lp mm 線對 公釐。佳能在f下達到最高 是lp mm。而佳能現在仍然賣萬千元的ef 解像度在下達到最高 是lp mm lp m...

flash 解像度和尺寸有什麼區別

解像度是指原始影象,而尺寸是指放映裝置大小。這就象一橡納副 的圖畫即可在寸的顯示器上 也可在寸的顯示器上 一樣,不在於螢幕大小,而在於螢幕能支援多大的解像度。因此輸入的文件尺寸自然是畫素了,而且理論上越大越好。具體輸入什麼尺寸枝磨才好得看這塊梁搭沒led的引數。用flash 匯出gif,會寬讓改失真...

對於顯示器解像度和鋸齒的疑問

首先乙個畫素肯定只能有乙隻顏色。這是肯定的。解像度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如過顯示卡可以提供 的解像度,但是顯示器只能提供 的。即顯示卡可以分別在行和列什麼發射和個畫素點,但是顯示器只能顯示其中的和那麼解像度還是 所以精細的程度和顯示器是有關係的。這裡在說乙個抗鋸齒。其實抗鋸齒就是顯示卡在兩個相鄰的畫素間填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