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行。但問驛吏,吏紿言雖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頗險惡多虎,心識之。
抵關,已昏黑,退無所止,即遣人驅山下郵卒,挾銅徵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百尋,仰視不極灶畢。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
仍相約謹胡,有警,即前後呼噪。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徵哄發,山谷響動。行。
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計此關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遊雖險,而奇當為平生絕冠。
夜二鼓,抵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自幸脫險即夷,無復置慮。
行四十里,渡後河。見面山隱隱,問從者,雲:「當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已而,日冉冉過峰後,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
古昭關也。去香林院尚三十餘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虎也。
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避易;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復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疾徐。
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昔嘗厄於此關,豈惡地固應爾耶?盡二鼓,抵香林。
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犯虎穴,雖瀕危而倖免焉,其亦可謂不祥辯攔審也已!
謹志之,以為後戒。[1]
夜渡兩關記的作者簡介
2樓:帥6子
程敏政(1445年—1500),字克勤,明代休寧篁墩(今屯溪)人,時人稱為程篁墩。程敏政自幼聰明好學,酷愛讀書,從小就有「神童」之號。1466年(成化二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右侍郎。
程敏政博覽群書,熟悉歷朝典籍,多次參加明英宗、明憲宗兩朝實錄編寫、校正。任侍講學士時,能聯絡實際講解經史大義,陳述利弊,直言不諱,盡職盡責,受到朝廷器重,皇帝稱其為先生。史書上稱他「學問該博,為一時冠」。
程敏政在文學上與李東陽齊名,傳世之作有《宋遺民錄》、《篁墩文集》、《明文衡》等。程敏政熱愛鄉土,關心地方修志,他編寫的《新安文獻志》,對研究徽州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夜渡兩關記的作品賞析
3樓:小毛驢獺
作者把描寫自然景物和書寫主觀情感結合起來,揭示姿做冊出遇險跡巨集畏縮則一事無成,視險敢闖才能渡險如夷的深刻哲理。 《夜渡兩關記》是一篇紀實散文,記載了作者因省親心切,夜渡清流關和昭關所遇驚險之事。兩次都是虛驚,同樣都是夜渡地勢險惡而又多虎的關隘,但在作者筆下,卻各有不同的寫法,都寫得扣人心絃,其情其境,讓讀者身臨其境。
作者用筆跌宕起伏,曲折回合,極盡騰挪之妙,但胡兆這又是通過極自然的文字、巧妙的佈局來完成的。
夜渡兩關記的介紹
4樓:阿瑟鱪
夜渡兩關記是古鏈仿蘆代散文優秀之作。作品出大態處:《篁敦程先生文粹》棚帶。
南宋渡後什麼意思,樓船夜雪瓜洲渡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北宋被滅,南宋過江建立政權 北宋於公元1127年被金國所滅後,宋徽宗第九子趙構 宋高宗 在長江以南重新建立宋朝,史稱南宋,相對於以汴梁 開封 為首都的北宋,以臨安 杭州 為首都的南宋,只能被算作南渡了 泥馬渡康王 在山東肥城一帶,有一個神話傳說 北宋末年,時為康王的趙構赴金營為人質,金兵押其北...
清明假期女生去十渡 兩天一夜 怎麼玩?住哪啊?玩什麼啊有什麼諮詢電話什麼的麼
我也住大興,但家是十渡的。一般我回家的話就是坐631快到六裡橋南,走著到六裡橋東,坐到十渡的917或者寫著東湖港,有直達的。或者有一趟黃向專線,可以從大興坐到良鄉的閆村在坐917.路線嘛你要不是很清楚那就上網查查。農家院的話現在的價錢不一定,有些剛開張就便宜些。不過也便宜不了多少。大概80 120。...
香港兩天一夜香港兩天一夜
第一天 坐地鐵到尖東或尖沙咀,遊覽星光大道,然後從尖沙咀碼頭坐天星小輪到達灣仔碼頭,下船後看看紫荊花廣場和香港迴歸紀念碑,再步行到軒尼詩道坐叮噹車 香港特色,100多年曆史了 到來去中環轉轉,看看香港立法會 中銀大廈等香港影片中的標誌建築。午後從中環坐1路小巴到山頂,到平臺俯瞰一下維多利亞灣兩岸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