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後,北洋軍閥為啥不將對手消滅反而握手言歡?

2025-07-11 02:01:05 字數 1950 閱讀 5945

1樓:紫城麼

北洋時期,中國政治有乙個奇觀:軍閥們無論在位時打得多麼殘酷,只要一方失勢認慫下野,安心養老,勝利一方就不再追究,見面還稱好兄弟,甚至勝利一方還會好吃好喝供養對方。交戰雙方恪守交戰原則,頗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風。

當然了,也有例外,如徐樹錚殺陸建章,孫傳芳殺施從濱,但絕大多數軍閥哪怕像張勳那樣犯下復辟大罪的軍閥都可以安度晚年。中國曆代政治鬥爭講究乙個「狠」字,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一般都要物理消滅敵人才徹底放心。

那麼,為何到北洋軍閥這裡竟然如此和諧?

下層打仗,上層談笑。

一是傳統文化薰陶。北洋軍閥們大都從滿清體制走出,雖然裝備是西式的,可骨子裡還是傳統中國人。突出代表是吳佩孚和段祺瑞,一向以文人自居。

窮寇莫追」「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些傳統思想對他們影響很大。老北洋守信義,一般不把事情做絕。

二是彼此感情深厚。北洋軍閥大都脫胎於袁大頭小站練兵喊明,徐世昌、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曹錕、段芝貴、張勳、王佔元、王懷慶等等,這些人都曾經在一口鍋裡吃飯,上下鋪兄弟。一起扛過槍,一起打過仗,一起玩過命,感情很深。

即使後來鬧鄭念告翻了,也不至於全然不顧戰友情。馮國璋去世後,段祺瑞還親自前往弔唁,唏噓不已。

失敗之後當寓公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是相互關係複雜。各派系關係極其複雜,亦師亦友、亦兄亦弟,亦親戚亦親家。張作霖和張勳、曹錕、靳雲鵬是兒女親家。

頭天打仗,今天和好,屢見不鮮。

複雜的北洋軍閥關係。

四是體現寬巨集氣度。軍閥打仗主要是搶地盤。地盤搶到了,目的也就達到了。

給別人以後路,既體現心胸開闊,也樹立榜樣招降納叛。孫傳芳和張宗昌壞了規矩,殺了降將,結果被其子女怒殺。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佩孚因馮突然倒戈而大敗。

吳佩孚窮途末路之際,老冤家段祺瑞卻高抬貴手,允許吳佩孚從海上乘船逃離。

五是留條生存後路高源。近代鬥爭太頻繁,今天他下野,沒準明天你就下野了。做事不做絕,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軍閥都是老油條,這些道理自然懂。江浙戰爭後,盧永祥通電下野,逃亡日本。齊燮元請曹錕下令通緝,曹錕怒罵:

通緝什麼?要通緝,我們都要被通緝!」曹錕與盧永祥同屬北洋自家兄弟,只是拉攏不成才不得不用兵。

等到次年,奉系張宗昌在江蘇境內發動猛攻,齊燮元戰敗,結果與盧永祥一樣東渡逃亡日本。

2樓:愛貓咪的葉子

這是因為當時有鋒大搭很多的軍閥,如果貿然消滅對手的話,很有可能會銀拿引起其他軍仿鋒閥的反抗,所以通常最後會選擇和解。

3樓:愛小樹苗

因為雖然戰勝了對滑鎮手,但是想要完全消滅對方也不太可能。而且各個軍閥的上層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枝磨關係,不好信搭粗把事情做絕。

4樓:三棵樹

首先,因為當時雖然裝正滾備是舉碰餘從西方引進的,但畢竟是中國人,心中都有信義,並且,當時北洋軍閥的首領都曾經當過戰友,關係非常好,所吵空以沒有將對手消滅。

北伐軍為什麼能夠勝利進軍,沉重的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5樓:最後線索

北伐軍能夠勝利進軍,其原因可概括為5點:

1、有國共兩黨合作的牢固基礎;

2、得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的熱烈支援;

3、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在北伐軍中的骨幹作用和先鋒作用;

4、有較為鞏固的後方根據地;

5、有較為正確的軍事指揮策略。

6樓:刑部刀鋒

一、詳細一些的:在北伐時,各路軍閥勾心鬥角,為北伐軍創造了外部條件;而在內部,民眾的不滿,資本家的搖擺,層層剝削,新興軍閥爭權,間諜的配合等等都為北伐軍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簡單一點的:

1.人民的支援。

2.國共兩黨的合作。

3.北伐軍戰士的英勇作戰。

7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有:

1】、國共兩黨的密切合作;

2】、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援;

3】、北伐軍將士們的奮勇作戰。

北洋軍中的袁世凱嫡系是第幾師

當時的北洋六鎮,除第一鎮因是旗兵不能控制外,其凳磨滑餘五鎮都是袁世凱一手帶出的嫡系部隊。各鎮的主棗臘要將領也幾乎都是由袁世凱一手選定,個個都是小站出身 第一鎮統制先為鳳山 後為何宗蓮 第二鎮統制先為王英楷,後為張懷芝 第三鎮統制先是段祺瑞,後為曹錕 第四鎮統制吳鳳嶺 第五鎮統制為吳長純,後改為張永成...

北洋軍,工農紅軍,日軍的五角星帽徽是否一樣

不一樣,北洋 軍是五色帽徽,紅軍是紅五星,下面這張 回是日軍帽徽答圖。辛亥革命後的北洋軍的五角星每個角對應著當時的五色旗有五種顏色 工農紅軍是純紅色的五角星 日軍的是黃色的 抗戰時期關內的偽軍軍服帽徽是跟 一樣還是跟日軍一樣,還是和北洋軍一樣?自己甄別吧 五色星帽徽的那是日本人在華北扶植的皇協軍,而...

岳家軍最終沒有取得抗金的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徽 欽二帝還活著,一旦抗金勝利,就存在著權力分配的問題。金兵見到岳家軍一戰即敗,有怎樣的典故呢?年農曆七月初八,岳家軍和金軍 在郾城北戰鬥。岳飛派出主力部隊迎戰敵軍,殺傷大量金兵。雙方從下午惡戰到天黑,金軍大敗而歸。金兵見岳家軍一戰即敗典故 由此而來。此後幾天,岳家軍多次擊敗金軍 迫使完顏宗弼撤...